APP下载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

2017-12-11叶浩源

关键词:作业设计高中物理

叶浩源

【摘要】 物理课程是高中重点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基础性作用。物理作业是物理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后强化基础,提高对课堂知识的整理和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强化课堂所学的重点难点,构建学科知识系统。传统高中物理作业是教学活动的补充,存在重复、低效等问题,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要求高中物理进行综合性的改革,提升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以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物理作业的设计,成为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创新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应当挣脱传统束缚,结合课堂内容和学生自身需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后重塑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94-01

0

1.传统教学环境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误区

传统教学环境下,物理作业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以提高学习成绩,在应试中取得良好成效。传统物理作业旨在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形成一定的习题解答方法,是应试教育下的重要复习手段。实际上,传统高中物理作业的设计自有其优势,其操作性强,能够增强学生记忆力,达到“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问题,成为了阻碍课堂改革的障碍。首先,传统高中物理作业设计让学生千人一面,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作业的统一使得基础强的学生难以提高,基础弱的学生又很难完成,学生的差异性无法得到尊重,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的发展。并且,教师通常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部分学生受自身基础的影响,会出现难以完成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师的要求,会有学生产生抄袭现象,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传统作业重视最终反馈,而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较为宽松,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交流,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认识有限,也会影响接下来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价值观念,如不革新传统作业设计,一味削足适履,就会产生反效果。

2.提高高中物理作业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2.1 让学生走出被动练习的消极情绪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程度的影响。高中物理学科内容较为复杂和枯燥,很难引起部分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学业压力较大,对于需要繁琐练习的解题过程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果作业设计缺乏吸引学生的“点”,学生就会在日以继日的被动练习中逐渐对物理学科抱有厌倦心理,进而谈物理色变。要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对物理作业产生探究兴趣,就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接受作业内容,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关注点,革新作业的导入方式。

2.2 让学生认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

高中生具有成年人相仿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要让学生提高作业的效率,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后作业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观念,让学生明确课后作业的意义:不在于提高学习成绩,而在于让学生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习题练习中增加物理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物理学科并非无根之水,它来自于一代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中生是社会人才的预备军,物理学科更是与学生今后的高等教育打基础。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学生制定开放式作业,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意义。

2.3 让学生分层递进强化物理技能

高中生物理学科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缩短学生的差异,就要制定较优的作业方案,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积累基础,强化物理技能。布卢姆指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过于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习目标过于困难,学生又很难完成,进而对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身心发展差异,为学生设置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作业,在鼓励和引导中,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范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4 让学生的作业真正落到实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概括性的结论不是从生活实践中抽取出来的,不是建立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的,那么死记和背诵它们的结果,就是学生并不能运用他们花了很多劳动得出来的知识。”高中生处于好奇心旺盛、注意力难以较长时间集中的发展过程,通常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但很难保持长久的、旺盛的好奇心。要让学生的作业方案切实产生效果,学生作业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教师多分析、多研究,确保學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真正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展开预习,并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言、自由提问的时间,让学生在设问中展开探索。预习问题如“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的理论和概况是什么?”、“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差异是什么?”“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是否一致?”等,学生在查阅资料、预习教材的同时,不仅能够积累一定的学习基础,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玉荣.高中物理学习的知识、方法[J].理科考试研究,2014(13).

[2]王卫.高中物理“作业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李雀飞.谈高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

[4]李育成.浅谈个人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看法[J].文理导航:中旬,20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