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上海历史风貌,共建卓越全球城市
2017-12-11
※背景情况※
两个月前,上海发布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到2040年建成卓越全球城市的宏伟愿景,强调要更加重视对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激发城市文化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上个月的十届市委十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韩正再次强调,要建立健全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加强成片、成街坊、成区域的历史建筑与文化风貌保护,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问题及分析※
坐落在静安区南京西路的张园,就是按照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风貌成片保护的原则,进行商、旅、文、居一体化保护开发,通过“拆、改、留”并举,促进保护区域新旧融合发展,努力将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打造成上海地标性历史风貌保护区。据调查,像张园这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全市共有44个。还有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167条风貌保护道路,119个风貌区保护街坊。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客观限制,并不是所有历史风貌区都像张园一样得到了切实有效地开发与保护,这项工作仍面临诸多现实难题。至少三个方面亟待进一步破解:
一是权属关系复杂,有效保护难。尤其是中心城区的一些里弄建筑、花园洋房等,居住人口密度较大,“72家房客”居非混用、违章搭建改建等现象时有存在,导致部分历史建筑被过度使用,内在文化价值逐渐湮没,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是开发模式单一,综合利用难。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开发大多以商业模式用作零售、餐饮为主,像新天地和即将改造的张园这样商、旅、文、居系统更新的成功案例较少,一些里弄建筑的保护开发也多采取居民外迁的方式,导致原生态文化流失。
三是权责不够明晰,精准监管难。目前虽有不少政府部门对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负有监管责任,但权责关系不够明晰,有些职能叠床架构,统筹协调难度大,导致实践中“谁都能管”但“誰都管不全”,监管工作难以到位。
※建议※
在市政协有关领导的指导下,我们静安区政协从张园这个点上进一步放眼全市,就加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是“四全一多”:
一是全方位梳理,健全保护开发分级标准。建议按建筑物文化类别、典型性程度、集中程度、损坏程度、已开发程度以及产权复杂情况、周边配套情况、整体规划情况等,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的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分级分类建立保护标准和开发预案,健全测评指标体系,切实提升保护开发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
二是全领域互动,完善保护开发实施细则。可参照北京市去年刚出台的《“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思路,把保护开发工作放到上海五个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考量,进一步出台有关《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与思想阵地建设、文化生活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贸易传播等相关领域有机结合,形成联动联手、互促共进的保护开发链。
三是全过程监管,强化保护开发主体责任。结合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梳理历史风貌保护开发工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建立市、区两级专门协调机构,强化牵头部门的主体责任和统筹协调权,将监管落实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指导和督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依规、高效到位地行使监管职责。
四是全社会协同,构建保护开发共治格局。保护上海历史风貌,珍爱城市共同家园,是每一名上海市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要大力加强上海历史文化的普及教育和历史风貌保护相关法规政策的普及宣传,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人人知责、人人尽责”,切实增强自觉意识、参与意识、共治意识,不断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五是多模式探索,创新保护开发长效机制。要坚持“动态保护”与“多元开发”并重,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探索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合作开发的新方式、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对历史风貌区的关联性、创意性、综合性和非物质性开发利用,从最大程度上保留好城市文化的原生面貌,努力走出一条历史风貌保护与特大型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的“上海路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