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卅年藏砚其乐融融

2017-12-11陈国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砚台中华

原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主任陈国源先生,藏砚十分丰富,砚学理论、造诣也很深。虽已年近八十,然很健谈,我们与与这位风趣又幽默、清癯而健朗的古稀老人,开展了一问一答的采访。

问:您三十多年来,与砚不离不弃,如此喜爱,为什么?

答:为什么喜欢砚台?这是每一个藏砚家首先要遇到又必须回答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我主要被中华名砚之魅力所陶醉而折服。中华名砚有哪些魅力呢?多数藏砚家认为砚台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两性”上:一是它的实用性。几千年来,笔、墨、纸、砚,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普遍书写工具;二是他的观赏性。中华名砚不仅有人工雕刻之精美,还有天生的石品花纹之秀美。如端砚有天青、青花、石眼、鱼脑冻、蕉叶白等名贵的石品花纹,观后让人赏心悦目。而我个人认为这“两性”反映砚之魅力,还是不够的,真正打动我的是中华名砚的多种价值观。当代砚之实用性已被钢笔、电脑所替代,它由普遍的书写工具,演变成为书画家们的专用工具。然而,它几千年来却始终经久不衰,魅力四射(当代砚的开采、制作以及雕刻的人数,都超过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总数),其原因何在?因为中华名砚除了实用性之外,它还集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研究、收藏、投资等诸价值于一身。拿“历史价值”而言,一是砚与笔、墨、纸一起,记载和传承了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史(世界上有五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前四国古文化已消失,只留下古遗迹;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记载和传承是保存得最好的,这是文房四宝的功劳)。二是它们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三是人磨砚,砚磨人。因此,它们成就和培养了历朝历代像王羲之、李白、杜甫、苏东坡、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纪晓岚以及当代的徐悲鸿、齐白石等一大批大文学家、大书画家、大艺术家,甚至大政治家和他们的传世作品。四是笔墨纸砚从它们诞生之日起,就直接为我们中华民族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所服务。而中国多数实用、观赏性艺术品(如瓷器),它们都是为我们中华民族生活所服务的。因此,其地位和档次是不一样的。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意义上讲,笔、墨、纸、砚,无愧为国之瑰宝。它们推动了中国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世称“文房四宝”。

问:要成为一名藏砚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在砚界虽然对藏砚家没有提出具体的条件,但和各行各业都一样,藏砚家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因为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藏砚家,谈何容易?!要历尽千山万水,登上砚山寻根探宝;要尝遍天下之苦,收藏、保护国之物华天珍;还要深入书海,求索博大精深砚文化之奥秘;最后还要终生不渝为实现弘扬砚文化之目标而努力奋斗。因此,我在编著的《砚台收藏指南》中称:“收藏家是最了不起的人!”我认为一个藏砚家要具有“七力”的基本功:火眼金睛之眼力、识砚开悟之智力、舍得投入之财力、破釜沉舟之魄力、卧薪尝胆之毅力、始终不渝之精力和百折不挠之体力。“七力”具备则名砚可得。就“魄力”而言,你虽有眼力也有财力,见到能传世之名砚,捧在手里,光喊着“宝砚、宝砚”,就是下不了决心,没有魄力去购买,结果失之交臂,后悔莫及。再讲“毅力”,就是要有耐心,等待时机和条件,一旦成熟,“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二十多年前,在北京琉璃厂文化街的“安徽四宝堂”里,见到一方“蝉形兰亭澄泥砚”,它古朴典雅大气,做工也很精美。由于我主要收藏石砚,另外它价格比较高,八万元以上,使我迟迟没有下手。这样年复一年,20个春秋过去了。然而我总忘不了它,“人有人缘,石有石缘;砚源砚缘,今生有緣;人间真情,石见知音。”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把砚抱回了家。“抗战才八年”,而这方砚我等了三个“八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问:许多爱砚的收藏者总喜欢问:“什么样的砚算好砚?有没有最好的砚?”您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在砚界属于最基本的常识,又是需要普及的问题。什么是好砚?也就是说,好砚的标准是什么?按传统的说法有三条:一是石质上乘(用手抚摸似孩儿面、美人肤一样);二是石品名贵(如龙尾砚有眉纹、罗纹、金星、金晕、玉带等);三是雕工精湛,寓意要好。能够达到这三条的,可以算精品之砚和珍品之砚了。为了说明问题,我再拟人化通俗比喻:石质如同人的肌肤,石品如同人的五官(因为一方砚,最先看到的是石品花纹),而雕工如同人的服饰。优良的石质、名贵的石品,再加上精湛的雕工,天人合一,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赋予砚石以艺术的生命力。

至于有没有最好的砚,也就是最高档次之砚,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根据我三十年来藏砚的经验,我将其总结为“六名”砚。即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前“三名”为上苍恩赐;后“三名”乃人艺佳作。因此,这“六名”如果落在一方砚(古砚或新砚)上,实为天工人工两臻其美之砚,应该称为最高档次之砚了。清代广东第一名砚“千金猴王砚”,应该称为“六名砚”;当代我四百方藏砚中的“镇宅之宝”——“星湖春晓砚”,也应该算是“六名砚”。记得1990年在北京复兴门新建的工艺美术馆里,见到“星湖春晓砚”时,我被其美、其精、其奇、其神、其情、其趣的艺术魅力所打动,多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然其标价为五万元,对我这个月薪不足千元的军队团职干部来讲,简直是天文数字。我整整“跟踪”它四年,直到1994年7月14日,我“倾家荡产”地拿出全家所有的积蓄3万元,又借了2万元高高兴兴地抱着“美砚”归,它成为我的镇宅之宝,于是我将自己的“百砚室”改名为“星湖春晓砚斋”,敬请书法泰斗启功老先生题写斋名。

有人要问“星湖春晓砚”为什么能称为“六名砚”。我的回答是:它是中华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它是端砚中三大名坑之一的特级麻子坑石;它有名贵的石品:天青、青花、鱼脑冻、鸲鹆眼,更为罕见的是“冻上带眼”(鱼脑冻上有三颗鸲鹆眼);它是当代砚雕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为亚太地区手工业大师黎铿的成名和代表作;它有中国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题名;最后,作为收藏人的我乃是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主任、中华砚文化联合会专家组顾问、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顾问、中国砚研究会终身顾问、北科院中国国学院客座教授、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价格认定专家,也算小有名气吧!endprint

问:收藏不易,要反复尝遍“酸、甜、苦、辣、咸”的滋味,而您却说“五味”过后,乐在其中。这是什么道理?

答:收藏,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种高尚的文化品味,更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走收藏之路,实属不易,要吃尽天下之苦,要反复尝遍“酸、甜、苦、辣、咸”的滋味。然而,资深的收藏家都懂得收藏中的“五味”,也是有滋有味的。如同大厨师做菜一样:“中国八大菜系中,关东美味,盐为主;山西烹调,醋当先;江浙佳肴,甜丝丝;四川火锅,麻辣辣……”,各具特色。而走遍天下、吃遍天下之人,才是其乐无穷的人。因此,反复品尝“酸、甜、苦、辣、咸”,是对藏砚家的磨练,也是藏砚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纵观古今大收藏家,都是先苦而后甜的。我曾经说过:“藏砚家是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人。”然而普天之下,又有几个能捧着“金饭碗”吃饭的人?30多年来,我虽然是一直负债购砚的,但是我也是先苦而后甜,尝到了收藏的甜味和乐趣。

首先,第一次品尝到“甜味”,当然要算“星湖春晓砚”。自1994年把“她”请到了家中,成为我的“镇宅之宝”,二十三年的朝夕相处、相濡以沫,我对“她”的了解更深了,可以用“六个第一”来概括:她是中国第一位砚雕工艺美术大师黎铿的成名代表作;她是第一个把广东肇庆驰名中外的“七星岩”风景“搬到了”砚台上的(如今有成百上千的模仿砚);她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一等奖;她也是当代第一个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元帅)的诗句刻在砚台上的;她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当代“六名砚”(名砚、名坑、名品、名师雕刻、名人题铭、名家收藏);她也是第一方现代名砚,被各种媒体,如书、报、刊、杂志、电视等多次报道过并被制成邮票发行的砚台。因此,收藏砚必须是认识它,了解它,研究它,弘扬它,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位藏砚家,否则就是保管员。

继“星湖春晓砚”之后,我又陆续收藏了400多方砚。这一方方精美绝伦、背后还有故事的砚,在星湖春晓砚斋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令我赏心悦目、其乐无穷。

第二次尝到甜头,使我的收藏发生了质的变化。1996年是我退休的第二年,8月份为了纪念我军建军69周年,我在故宫东隅“皇史宬”内名砚斋里,第一次举办“星湖春晓砚斋百砚展”,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最让我感动的是8月20日,中国古典文学家、文物鉴定家、书画泰斗启功老先生冒雨前来观展,他老人家慈祥的笑容、谦逊的风度、醒世的妙语、通俗的哲理,都令我终生回味、一世受益。临别前,他又欣然命笔“砚林集胜”四个大字,成为我藏砚生涯终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藏砚让我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滚滚红尘”的社会中,也是我修心养性的最好良方。我为心爱的名砚写了160多首砚铭,其中不乏是我思想、道德的修养。例如:

论人,讲人品;论砚,讲石质。品质二字,一脉相通。人品高洁,涉砚必雅。

质、品、艺相统一,为砚之大品矣;心、言、行若一致,乃人之大德也!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然而,余认为以砚为镜,可以悟人生。

品砚,可以励志。砚石不附人仰俯,不隨俗浮沉,不会春荣冬枯,也不似朝花夕殒。人们在赏砚中悟石也悟道,悟石德而养性,通石理而修身。

散尽万金求名砚,两袖清风亦逍遥。

荷花出污泥而香远,称奇;玉藕陷污泥而不染,堪绝!

赏砚、玩砚,实乃培养人对真、善、美之悟性矣!

悟砚,似读“无字天书”。所谓读石如读史,品砚亦论道。宋代诗人陆游说得好:“石不能言最可人”,正所谓:“石不言自重,花不语自香”。

哲人称:地球上只要有石存在,火种是不会灭的;而藏砚家则认为:中华大地上只要有砚传世,翰墨丹青,便源远流长。

问:您常说一个有志有为者,心中装着一座“金字塔”,激励自己不断攀登,您是怎么做的呢?

答:我年轻时,读到《聊斋》作者蒲松龄写的一首自挽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多么豪迈,壮志凌云,很受启发。作为一个藏砚家所走的心程:因为喜欢,而收藏;因为了解,而鉴赏;因为研究,而著书立说;因为传承,而发扬光大。我把藏砚家划分为四个等级和类型:收藏型的藏砚家、鉴赏型的藏砚家、学者型的藏砚家、弘扬型的藏砚家。一步一个脚印向“金字塔”上攀登,最后要努力成为四种综合型的藏砚家,这也是我一生藏砚的追求。为此我也写过两首砚铭:“有志者终身与‘追求‘享受为伴。‘追求是攀登,是进取;‘享受是境界,是巅峰。然,追求美,欣赏美,皆为获得美,享受美。在收藏领域中,尤为如此。一个藏砚家,孜孜以求,攀登座座高峰,才真领略心旷神怡之境界,享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之乐趣!”“中华儿女当有华夏瑰宝,人皆藏之;世间尤物,人皆赏之;中华文明,人皆传之的共鸣、共识和使命感。”我至今已收藏400多方中华名砚,被一些专家学者誉为“京城收藏现代砚第一人”;我发表过50多篇学术性文章,刊登在全国专业性收藏刊物上;自2004年4月以来,我出版了《砚林集胜》《砚台收藏指南》五部专著,近100万字,很多方面已突破千百年来已形成的砚学理论体系,受到藏砚界的好评,我亦被称为“专家和学者型的藏砚家”。藏砚,也使我真正成为一个幸福的老人。什么才算幸福的老人呢?我认为应该是健康的、快乐的、长寿的,而且还应该是有为的,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幸福老人!

2017年7月14日endprint

猜你喜欢

砚台中华
如何鉴别砚台
砚缘
一方砚台散墨香
墨锭和砚台
爱我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爱你,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