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土豆赛金豆 1亩收入6000元
2017-12-11
2017年9月12日 18点,为了赶在上冻前收回地里1.5万亩、4.5万吨的土豆,张海和很多员工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突然张海发现了问题:一部分土豆捂坏了。麻袋中的土豆好多都变绿了。变绿的土豆含有龙葵碱,人吃了会中毒。
原来,两天前的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大雨,汽车进不去地,挖出来的200多吨土豆运不出来,只能放在袋子里,被太阳一晒,全部变绿了。
看着这一袋袋的土豆,张海很心疼,如果扔掉,将损失不少。
张海:200吨,1260元一吨,25万元,这个季节非常关键,不但要及时收出来,还要及时运回去。所以整个安排,每年收薯的时候是最紧张的一个月,稍微安排不周到就会出现这些情况。
当天夜里,张海回到公司,就着手处理这些变绿的土豆,龙葵碱溶于水,经过淀粉加工处理可以去除有毒物质,最后张海决定将变绿了的土豆,以0.25元一斤的价格卖到淀粉厂,虽说价格低了点,但能减少一半的损失,处理完,张海总算松了一口气。搞企业辛苦。每天都是半夜一两点睡觉。
5个小时后,张海又出现在土豆地里,他有1.5万亩土豆,产量4万多吨,都要在一个月内收回来运进仓库。如果延误了时间,赶上上冻,就要损失很大,收土豆,对于张海来说就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争。
要收获这1.5万亩的土豆,放在以前,需要600人干上45天才能收完。可如今,张海只需要十几个人用30天就能挖完,单人产出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近百倍,只因为他有个秘密武器——马铃薯联合收获机。6台收获机一同开始作业,收获机是通过碎土和挖掘装置将地里的马铃薯挖出,经过两次的土薯分离,彻底将马铃薯和土、碎石、茎杆分离,整个过程大概就是11分钟,两个人就能操作完成。
2012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张海以一台机器100多万元的价格,购进了6台这样的收获机,仅用30天,就能把上万亩的马铃薯全部收获。
今年的冷空气来的早,这给张海的收获时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张海每天都和收获机手一起加班赶点,渴了就喝上一瓶凉水,饿了,就在地边吃上一口热乎的焖土豆。一位机手一天收30多亩地。
在当地,农民种一亩土豆能卖八九百元,可是张海这一亩地能卖到五六千元,而且他的土豆有1.5万亩,他是如何做到的?
对于熟悉张海的人来说,张海本可以没必要这么辛苦。他有自己的金矿,年销售收入将近1亿元。2008年,张海经营着这座金矿。可突然有一天,他却投资1亿元种起了土豆 ,这个决定,遭到了大家的反对。矿业利润率高挣钱快,农业利润率低,挣钱太慢。
原来,经过考察,张海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他觉得这个比矿业还能赚钱。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又是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国家,而当时国外对马铃薯全粉的需求量很大,河北省当时又没有大规模的马铃薯全粉加工厂。
张海决定建一座马铃薯全粉加工厂。马铃薯全粉,是将新鲜的马铃薯作为原料,经过清洗、去皮、挑选、切片、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而得的细颗粒状、片屑状或粉末状产品。 马铃薯全粉,既是制作薯片,薯泥的重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面包,方便面,膨化食品等。
张海:马铃薯粉营养非常丰富,加水直接冲调以后变成土豆泥了,你看它含膳食纤维非常高,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吃,这白色的一斤6元钱,这叫紫美人,比白色的价格高一倍,大概每吨2.4万元钱。1斤12元钱。
张家口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平均海拔1500多米,昼夜温差较大,又是沙性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产出的马铃薯不仅品质好,干物质含量也极高。马铃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在当地,这样的马铃薯,给当地人带来了另一种便利。把马铃薯切成细丝,放入干净的水中搅动1分钟。土豆丝用来炒菜,水放置几个小时后,沉淀出的淀粉就能勾芡。很多当地人都自制淀粉。
这种干物质含量高的马铃薯,给当地人带来了便利,张海却从中看到的是商机。2008 年,张海多方筹资4.6亿元,建起了一座占地1000亩的马铃薯全粉加工厂,和一座能够仓储9万吨马铃薯的冷藏仓库,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原料,2009年张海又承包了3万亩土地开始轮作种植马铃薯。
张海:从事这个行业,其实就要立这个志,一定要做中国的品牌,做中国品牌的企业,一定要在世界上打造一个中国品牌的马铃薯企业。
种上1.5万亩马铃薯后,张海是照顾有加,他用上了大型的喷灌设备,还找了专人进行看护。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劳作,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从地里挖出的马铃薯却让他傻了眼。挖了半天,只挖到了三个马铃薯。
张海:特别旱的时候缺水多,喷灌圈来不及浇,就影响它的产量。
2009年到2011年,张海的马铃薯遇到的就是缺水干旱,马铃薯产量极低,连续3年,都没有达到理想的产量,这下让张海着急了,因为这时,全粉加工厂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经可以投入生产了。而加工厂却无米下锅。
如何让马铃薯加工厂正常运转起来呢?张海用了两招,就把马铃薯的产量从亩产1000多斤提高到了近6000斤。
2012年,又到了马铃薯种植的季节,工人突然发现自家的地块发生了变化。以往种地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可是現在却都变成了圆形。原来,张海发现一些长方形边角地块喷灌圈浇不到水,影响了总体产量,他将大的地块全部改成了圆形种植,而对于另外一些浇不到水的山坡地,张海引进了浇灌设备。
而在张海的公司里,也发生了变化,厂区不能随便进出。但凡进入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而这么做,张海也是为了保护一种值钱的东西:经过茎尖剥离培育的马铃薯脱毒苗,一管值四五百元钱。脱毒苗生命力越强,它的产量越高,质量越好。
自从种上土豆后,张海发现,从外地引进的马铃薯苗并不适合本地环境,2012年,张海找到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专门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培育出了适合当地的马铃薯脱毒苗。经过培育,就成了原种。好的种子,加上好的生长环境,张海把土豆亩产从1000多斤提高到了6000斤左右。
这个乡镇种植的都是张海的高产马铃薯品种,张海在这里组织了一场薯王争霸赛,最终,近3斤的马铃薯个头最大,种植这个马铃薯的小伙成了今天比赛的获胜者。而获得第二名的这位还有些不服气,他家里最大的土豆有4斤,只是这会没起土豆呢。
从2012年开始,张海每年都要种植1.5万亩的马铃薯,他的工厂每年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达1万吨,由于他用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高,品质好,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年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
2013年,在马铃薯入库时,张海发现了一个让他很头疼的问题。个头小的马铃薯,无法进行全粉加工,在机器筛选过程中被淘汰了,大量的小马铃薯堆积在厂区无法处理。扔了可惜,每年大概损失五六百万元。
2014年,张海把小马铃薯以0.1元一斤的价格卖到了淀粉厂,可他还是不甘心。一年后,张海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把这些浪费的马铃薯废物利用,靠这些马铃薯一年卖出4000多万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2015年,张海建起了万头猪场,将这种小马铃薯运到养猪场喂猪,马铃薯富含膳食纤维,提高了猪肉的品质。每年出栏育肥猪2万头,销售收入大概在4000多万元。卖猪挣钱,同时还种了200多亩的蔬菜,蔬菜主要利用养猪的猪粪,经过发酵以后变成一种农家肥,蔬菜效益也非常好,每年大概收入在200多万元。
马铃薯需要轮作,在当地,别人都是种植玉米,黄豆或者水稻,一亩地一年只能收入一两千元。张海的3万亩地,一半种植马铃薯,另外一半种植的是藜麦、燕麦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藜麦平均亩产200多斤,经过加工包装后,张海卖到了80元1斤的价格,1亩地能收入1万多元。
到2016年底,张海靠着马铃薯销售额达到1亿多元。
沽源县兴顺店村是当地的深度贫困村, 2017年年初,张海流转承包了这个村1000多亩土地。张海还准备在河北省沽源县扩大一倍的产能,使自己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 万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