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音实验家

2017-12-11张凡

中华手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区制作者音色

张凡

钢琴,1709年出现;小提琴,16世纪已经传遍欧洲。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尔;竹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距今大约4 000多年前……如今,人们使用的乐器,不管是西方派还是东方流,从发明到享誉世界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但在本世纪初,两位瑞士人发明了一种名叫“Handpan”的乐器,中文名叫手碟。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全世界新潮的年轻人都为它着迷。

张桦,国内为数不多的手碟制作者之一,毕业于中国美院雕塑系,他将现在的工作称为“声音的雕塑”。

玄音诞生

促使张桦从手碟爱好者转变为制作者的原因,是因为手碟的稀有。“在需求量的顶峰,每只手碟售价在 2 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13 300元)以上,到eBay转卖,价格还能翻番。即便如此,手碟还是供不应求。”张桦感叹。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他没有像其他发烧友一样四处寻找货源,或是高价购买二手乐器,而是首先想如何靠双手把手碟制作出来:“是不是可以通过外形反推出它发声的原理?”

手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国外晚了10年,演奏的人不多,更不用说制作了。资料不完整、没人能指导,更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张桦只能查找图片,通过肉眼观察,推敲出造型和声音之间的关系,然后一点点反复琢磨。使用的工具也是自己制作,包括调音台、工具和设备,都是在学习制作手碟的同时,一步步完善。

手碟的外形非常奇特,看起来就像两个倒扣在一起的铁锅。黝黑的颜色加上金属的材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來自外太空的UFO。乐器底部的中心位置有个孔,称“Gu”,为低音部。手碟的上部有7个音区,样子有点像缩小版的陨石坑。每个音区都有一个独立的音,环绕顶部中心点基础音Ding排列开来。

制作手碟,调音是最难的一步。手碟的发声原理是敲击钢片振动发声,但因为各音区都在同一块钢片上,彼此相隔不远。所以其中一片发声,另一片也可能跟着共鸣。要想把每个音区的声音调准,又让音色圆润不尖锐,是非常困难的事。

手碟的演奏不用鼓槌,通常就放置在演奏者的双腿上徒手演奏,它温暖柔和的音色区别于传统钢鼓的明亮与刺激。顶部的音区根据演奏手法的不同,发出尖锐似铃、明亮如钟、温暖如琴的音调,许多人形容它为“来自异星的声音”。

制作出第一批手碟原型后,他带着其中3只原型去北京找唐岩老师。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张桦只知道唐岩拥有手碟。这些未氮化的原型与真正的手碟虽然有差距,但也得到了老唐的认可,这对张桦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张桦为自己的手碟品牌取名“玄音”,因为这是一种难以捉摸又无穷变化的乐器,很有东方特色。

雕塑声音

制作手碟难免会产生声音,张桦怕影响邻居,搬过好几次工作室。现在在杭州富阳的一幢独立农居房里,窗外是一片山林。采访他的日子,正是杭州的盛夏。骄阳似火,透过葫芦架洒在院子里。旁边的枣树上,结满了果实。张桦站在藤蔓下,招呼大家进去,神情悠闲得很。

这幢屋子,被他分隔成3个区域。一楼主要堆放原材料以及放置大型设备。三楼是黏合操作间和手碟仓库,那些客户翘首以盼的手碟都存放在这里。二楼是他主要工作的区域,四面墙上都贴了厚厚的隔音材料,手碟音区制作和调音就在这里完成。这是他想过的日子,不为商业雕塑单子所累,一心敲打钟爱的手碟。

手碟音乐是独特的一个支流,从一个人冥想、即兴,到两三个人的合奏,小范围的沙龙演出,大型音乐会,甚至是电影配乐……专业的演奏家还能同时驾驭两只、三只,甚至更多的手碟,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能与各种乐器、人声配合,创作出不同寻常的音乐。创新的手法,挖掘出手碟新的音色,丰富演奏;与舞蹈、诗歌、绘画等其他艺术结合起来,又融合出新的艺术形式。“手碟不同于其他乐器,是艺术品和乐器之间的一种存在。制作过程就好比做雕塑,只不过以前是在推敲造型、塑造形体,而现在是在寻找音色、塑造声音。当我期待的声音出现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在西方国家,手碟出现最多的地方是街头,作为新生乐器,极大丰富了街头艺术。在欧洲国家,常能看到艺术家以各种形式演奏Handpan,与路人互动。现在,全国大概有几百人在玩手碟,但精通的不足10人,手碟制作者更是稀少。张桦作为国内少数掌握手碟制作工艺的制作者之一,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电视剧《好先生》中孙红雷演奏的手碟就出自他的手。

手碟作为乐器家族中的一个新生命,仍然在成长、变化。张桦明白,真正的制作者不会停下来,而是永远保持“实验性”。手碟的调音是纯手工的,每位制作者都有自己的诠释,所以风格多种多样。“模仿前人和重复自我是制作者永远要警惕的,始终遵循内心的节奏,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是‘玄音未来要走的路。”

现在,向张桦定制手碟的发烧友里,有一半是专业的音乐人,还有一半来自公务员、建筑师,有的还是在读高中生……身份职业各不相同。尽管国内的手碟圈子非常小,但足够狂热。他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手碟的最新动向。渐渐地,张桦在不知不觉中也从信息搜索者变成了被搜索的人。

张桦曾经十分急切地想让更多人了解手碟,但在制作了200个手碟之后,他变得淡然了。对于中国手碟的未来,他更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好的制作者、好的演奏者、好的交流平台、好的玩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区制作者音色
Sugar Painting 糖画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卷雪茄
关于女生声种的鉴定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探究圆号各音区的练习方法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琴声无边,乐韵悠扬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