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冷”处理
2017-12-10唐亚男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7年12期
文/唐亚男
消费升级,“冷”处理
文/唐亚男
双十一刚过,双十二又来了,已经连续几个月一片群情激昂,欢乐祥和的“消费盛世”了。
有朋友问:这全社会大吹“消费主义”真的好吗?
这是很多朋友开始想的一个问题,一时间感觉周围都是消费情绪高涨,自己竟然有些不理解,他们在“嗨”什么?
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年轻人有很多词来形容自己,如果说带有哲思的“断舍离”已经过时了,那新晋的有“丧”,“低欲望社会”,以及“佛系”—无以不指向一种“冷淡”的态度。
这种“冷淡”的态度与消费升级的背景相悖吗?
也并不是如此,甚至正是这种“冷淡”给了消费升级一个思路。
有人说,今年的双十一优惠规则那么复杂,很明显是设置了一个门槛—把嫌麻烦的“有钱人”拦在外面,真正的优惠要给“穷人”。这不是商家“兼济天下”的恩惠,而是,明明可以更高价卖给富人,干嘛非要降价?他们嫌麻烦不参与解方程式般的抢购,但是你可以提供给他们更优质,更便捷,以及更戳心的产品与服务啊!
这可不就是消费升级的真正诉求?
更在意品质,更在意方便,更在意情感诉求。在意价格吗?也在意,但是能更理性地看待价格。
往年双十一的热销代表商家优衣库在今年也有很好表现。除了销量表现,还有他更“冷淡”,他并没有参与天猫平台那么多“满减规则”,活动规则简单,好参与。
很多网友已经预备好了要“抢”,结果发现,完全不难,不过折扣也没有那么多。但优衣库的线下门店的热销氛围却从双十一前一个月到双十一后一个星期持续着,而为了配合这个热销季,店内的“爆款”羽绒服上新力度比以往几年都大。这除了与马云提出的“新零售”趋势契合,还大大提高了门店的销售热度。这是一种“成熟”的做法。
消费升级的大环境,大家都很“嗨”,但是别只顾着情绪上“嗨”,忽略了技巧上的冷静与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