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谈几点体会
2017-12-09王永林��
王永林��
摘 要:数学导学案的编写要明白此堂课要達到的目的,编写出易于操作的方法案例,编写的台阶要有助于大胆的猜测,编写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内容不能过偏,要充分考虑到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精中求精,有助于拓展知识,使强化训练的操作性增强,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清晰。在具体编写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合并、重组、补充说明,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要在学习高效率目标的要求写,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切合实际设计题型。
关键词:数学导学案;编写;内容;形式;探究
一、 三维目标的设置和教学重难点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要明白此堂课要达到的目的,目标包括三个:任务目标、过程目标和效率目标。任务目标是学习的重点,要理解哪个公式定理,过程目标就是要掌握的公式和定理。效率目标就是完成任务的情况。在编写的过程中,目标一定要细化并且便于测试。这样编写导学案有利于更好的指导课堂操作,实用高效。其次,在具体的案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编写出易于操作的方法案例。最后,在提升到重点难点的编写中不但要强化记忆,而且要将重点难点编写在各类具体的题型之上,在设计案例时,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可以分散到各个小环节,每一例必须突出重点,适可增加难点。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本堂课宗旨,掌握本堂课内容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发散思维,同以前学习的知识达到一个更好的衔接。在认知程度上上一个新台阶,形成新的理论并且可以萌发大胆的猜测,为以后的学习拉开序幕。
二、 “新课导入,基础检测”环节的编写
数学学习要循序渐进,基础检测环节不可或缺。基础检测的内容可以是以前学习过的,也可以没有学过的。检测出题可以是提问的形式,也可以是填空的形式,或者演算的形式……练习的内容可以是数学概念,可以是公式公理的运用,题型的难度可以是一般性的,难度要逐渐提高加大。训练的内容不能过偏,要充分考虑到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 “合作探究,例题讲解”环节的编写
合作探究的形式多样,对于合作探究的质和量要求精中求精,在量上要求多种题型综合体现。对于量上的要求也不能同类太多或者太过琐碎。要做到发散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三位一体。另外应鼓励学生多做交流,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可以互相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解题思路,可以展示自己的成熟作品,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提升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探究的内容往往可以是既定的题目,比如课本上的定义、例题或者定理推理等,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得来的新命题,可以分成两组对于新命题展开讨论,从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收获目标。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又能使知识在小组中快速的传播分解和消化。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对于既定的命题,小组互动过程中可以让导师参与,也可以学生之间直接组成。由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存在差距,所以在组成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讨论的双方实力均衡,这样才能使小组双方达到一个好的互动交流的目标,包括对例题的解析,对旧知识的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数学理论的深刻认识。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题目类型的多样化需求,适当地进行自我补充和自我调控。题量不用太大,两三题即可。在导学的例子中,此处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必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有利用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架构,懂得自己的弱项与强项。从而实现对于自身认识的提高。
四、 “拓展练习,强化训练”环节的编写
拓展训练有助于加深巩固。拓展训练有助于掌握的重点知识,训练设计要求举一反三实现拓展训练的目标。编写的层次要清晰,要循序渐进。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给予点拨。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编写题目时应注意重点突出基础知识,加强在拓展训练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延伸、拓展和引申得到一个合理的引导,循序渐进。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积累过程是一个“课本从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
五、 “新课导学,作业布置”环节的编写
在“新课题引导学习”的环节可以直接点拨出下堂课要学的知识,也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总结本堂课的主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下节课将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使知识之间自然的连接,也可以使学生学习整章内容的时候融会贯通起来。“作业布置”的模块要注意根据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在量和难易程度上适当把握,使作业布置既体现同类型,同重点,又体现个别化、个性化设置。“知识小结”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可以总结自己的解题思路,思维障碍中的灵感启发,甚至态度转变等。此环节结束后老师要积极响应,对于各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或者技巧,适当帮助梳理,形成系统的数学思想。在总结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方法和思想,也要牢记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引起所有学生的的注意。使以后的解题道路更加平坦。
六、 在具体编写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 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合并、重组、补充说明。
2. 对于具体的情况包括难易程度,题量大小可以适量的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合并、重组。
3. 在互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时间自由发挥,创造性的学习。谈论的主题不宜太多,在大方向上给予指导。
4. 如果能实现各科的融会贯通,就是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比如用哲学来思考数学。
5. 数学是基础科学,应广泛地联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用数学更好的服务生活、服务工作。
6. 学案内容要循序渐进,不能粘贴复制教材内容,习题只在量上堆积。这样只能加重学生负担也达不到学习高效率的目标。
7. 国家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程度以及大脑发育情况而定,不可在难度上任意放大。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切合实际设计题型。
参考文献:
[1]王杰航.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的实证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04期.
[2]邓艳君.浅谈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年06期.
[3]翟云芳.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反思[J].山西电教,2008年02期.
[4]陈昌炯.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