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2017-12-09张建会��
张建会��
摘 要: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科目作为一门公共课,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中,作为基础科目,不可缺少。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提升文字的解读能力,对于即将成为的专业人才来说,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在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效率方面,总结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兴趣;方法;能力
一、 结合专业,提高兴趣
由于现代科技的冲击,手机成了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少有人愿意拿着纸质的东西阅读,中专生更是如此。游戏的诱惑远比书本大,那些必修的篇目无论如何有内涵,都不能调动他们的兴趣。由于阅读能力的低下,他们也许理解不了。心不在焉,漫不经心,或者是起起伏伏,即使有了兴趣,也不能持之以恒。面对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校本阅读篇目,选择和专业联系紧密的文章,还要有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去掉那些远离现实生活的内容。目标要简单明确,收获要学生总结,一节课一篇心得,心得没有字数限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兴趣和快乐,久而久之,他们的阅读兴趣就被激发了!
二、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研究性阅读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深入领会文章的含义。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是研究性阅读的开始,实际上是明确了研究探讨的对象。发现问题是研究性阅读的关键。研究性阅读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学习才有研究的对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问似乎很少,学生是不是没有问题呢?提不出问题其实就是问题很多。学生慢慢地丧失了发现问题的本能,慢慢地变成了洗耳恭听的听众,不再是研究问题的参予者。教师成了问题的设计者,整堂课自始至终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篇课文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整堂课成了“满堂问”,教师和学生成了问答式的对垒,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权利,慢慢地学生变成了思考问题的机器,而不是创造问题的机器,因此,研究性阅读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提问,由学生阅读、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 自主学习,发散思维
中等专业的阅读教学与基础教育阶段有个显著的不同,就是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彼此之间的交流。目的在于调动他们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多设置一些问题,迫使他们不得不去思考。由于学生先天的思维方式差异,后天的文学素养积累不同,造成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基于这些原因,阅读教学应该遵循多元化的原则,从允许学生对相同文本的不同理解,多元化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当然个体的差异,造成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同,作为教师,要在默认这种多样阅读理解的存在,只要有感悟就鼓励。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仅如此,还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表见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 创新阅读,提高能力
有了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才会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所以,对文本的阅读,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应该深入其中,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所有文章,都是依托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字表面,直击作者的内心世界,从冷漠的文字本身,体会它的妙处,也可以对它进行质疑、思考。思考质疑它的必要性和恰当与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读出常人不能读出的东西来。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思维整合的过程,要体现创新精神。阅读教学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批判,比如词语的运用和文意的表达方面,改写文章,这样进行创意的阅读。在这种创意阅读中,学生走进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觉得文章距离自己不那么遥远,不是神圣不可侵犯,从而增强了创作的自信心。可以大胆的想,哪怕是异想天开也好,慢慢地就有了创新,有了推动力!
五、 学科渗透,提高能力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就是为其他学科服务的,有句话说得好“文史哲不分家”。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只要学习好语文,其他学科也不会差多少的。因为它有助于促进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要打通学科界限,有心理研究表明,越是能把各学科联系起来,知识的掌握就越是牢固。可以随时提取相关知识,在需要的时候手到擒来,得心应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对于文章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课的提升,比如能更快的理解专业知识,甚至提出创造性的建议,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自信心的增强,創新能力的培养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潜移默化中,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创新的能力形成了。反过来,阅读也成了一种习惯,阅读不仅作为一种享受,而且是在质疑批判中的感悟!
六、 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压力,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就课本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辩论,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如讲到《愚公移山精神还要发扬》一课时,男生女生分组辩论。当时我把男生设为正方,女生作为反方进行辩论。辩论的中心就是“当今,愚公精神还要不要发扬?”。只见同学们一个个踊跃得很,不仅搜集自己脑海里储存的知识,还努力配合小组成员,给以援助。不仅有道理论证,更有事实论据。从古到今,旁征博引,从根据地的创立到长征的开始;跋涉踪迹的创业者;火箭的研制开发;美国蓝鲸的试验……气氛异常活跃,一个个面红耳赤,青春的活力彰显出来,好胜心的驱使,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一节课收获满满,下课后还意犹未尽。学生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表现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理解能力,通过辩论不仅加深了文章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将语文学科渗透进专业课。在阅读教学中,慢慢地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习惯,不仅使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而且那种质疑和创新的精神将会让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