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动力机制:理论与启示
2017-12-09吴寿平
吴寿平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创新》编辑部,广西 南宁 530022)
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动力机制:理论与启示
吴寿平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创新》编辑部,广西 南宁 530022)
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内在表现,二者间存在内生融合发展机制和外生驱动机制,是由内生融合的推动力和拉动力以及外生驱动的催化力共同作用,促使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今后,应从健全市场经济制度、搭建要素流动平台、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等方面增强推动力和拉动力,并且规范政府经济职能,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催化力,形成良好的融合动力机制,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动力机制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城市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者的良性互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国外,恩格斯早在1847年就提出了城乡融合概念[1],钱纳里(Hollis B.Chenery)和赛尔昆(Moises Syrquin)1989年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2],巴顿(K.J.Button)解释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经济学成因,认为工业化的聚集经济促进城镇化的发展[3]。随着中国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4]。国内学者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进行了一些研究。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及郝华勇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间具有相互协调的关系,工业化通过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快速发展,城镇的发展又为工业化提供发展空间。[5,6]尹继东和张文、沈可和章元则分析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指出劳动力转移、户籍管理制度与土地制度等因素导致城镇化与工业化失调。[7,4]刘盛和、陈田、蔡建明及李国平认为这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失调,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瓶颈”。[8,9]吴寿平指出,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是一个逐步跃迁的动态过程,随着融合阶段的不断跃迁,各阶段历经的时间逐渐缩短,融合初期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调试,达到初中级融合阶段后,则较容易短期内跃迁至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10,11]
从现有文献来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融合发展机制,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工业的发展将会改变人力资本、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进而助推工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产城融合发展,也就是说,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而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载体。但是,国内学者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协调关系、互动机制和发展阶段研究,更多侧重于探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12]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少,很少深入探讨二者融合动力机制,因此有必要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动力机制研究进行有益增补。
一、理论分析框架
我们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动力有推动力、拉动力和催化力(如图1所示)。我们又将其划分为内生融合动力和外生动力,内生融合动力机制涉及到推动力和拉动力,外生因素动力涉及到催化力。工业化方面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聚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创新以及城镇化方面的生产聚集、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共同促进要素结构和交易费用(成本)发生变化,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产业组织结构变化、垂直专业的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城镇化方面的供需结构和人口结构变化共同通过经济组织变革、产业融合发展、结构优化和专业化经济来拉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而外生因素动力机制不仅能够影响内生
融合动力机制还能够直接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外生因素动力机制由政府干预、制度变迁和外部环境变化组成,三者形成循环,政府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工业发展或城镇建设政策、市场政策、劳动力转移制度等,进而催化要素结构、交易费用、经济效益、经济组织、结构优化和专业化经济的加速变化,是推动力和拉动力的催化剂。接下来,我们对各动力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图1 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内生融合动力机制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截面数据或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可得出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从演进次序看,二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13],并分为超前、同步、滞后三种状况,且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在水平上处于同步,在质量、效率与效益特征上未必相同[14],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出二者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的系统。
1.推动力
根据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工业化进程就是生产要素不断集聚的过程,而城镇化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并为其提供配套基础设施,使其产生集聚效应,二者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均是生产要素转移的过程。工业化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的转移,而城镇化是地域范围的转移,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高的要素收益。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行业(地域)向高生产率行业(地域)转移,促使工业企业成为当地经济支柱,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14]此外,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会改变城乡居民的收入、影响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向,更多社会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加速工业和城市发展。工业企业的发展吸引着大量农业劳动者向工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并逐渐市民化,使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进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城镇人口的增加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诉求不断提高,加速城镇发展,进一步吸引人才、资金,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交互作用,向更高层次发展。[15,9]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对金融服务、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起着刺激作用,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工业与城镇共用基础设施,降低了生产成本,拉近了企业间的距离;通
过面对面的交谈以及知识的溢出效应,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聚集经济的形成,不仅促使企业在空间上接近而降低运输费用,而且可以降低固定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提高工业企业效益。此外,工业化的过程就是经济活动的集聚过程[16,17],必然引起人才、资金、技术的相对集中,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时,城镇就形成了。而城镇化的发展将促使生产聚集,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多,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这些又将推动聚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要素结构、交易费用的变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动着要素结构和交易费用的变化,并且形成聚集经济,并获得聚集经济效益。同时,技术创新是驱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能加速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地域间的流动,助推聚集经济的形成。另外,产业通过生产活动在空间距离上的彼此接近,实现资金周转、商品流通、劳动力培养、产业的技术创新升级与竞争等方面的集中运行,从而获得效益。产业集中在一起,产业间互为市场,彼此提供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产品,不仅生产协作方便,供销关系固定,而且距离缩短,运输费用降低,从而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也就是说聚集经济不仅是生产要素聚集、产业规模变化和技术创新变化,同时也是生产聚集、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的过程,即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是通过改变要素结构、降低交易费用和聚集经济效益来实现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生产要素聚集、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变化是工业化方面形成聚集经济效益和要素结构变化、交易费用变化的推动力,而生产聚集、市场规模变化和基础设施完善是城镇化方面形成聚集经济效益和要素结构变化、交易费用变化的推动力,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在要素结构、交易费用和聚集经济三个重要方面结合起来,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密切联系,推动二者融合发展。
2.拉动力
工业化进程中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推动城镇化,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刺激市场需求[6],推动工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18]。聚集经济和专业化经济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14],聚集经济将提高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而专业化经济促进劳动分工,提高经济效益[19]3,推动产业间的融合。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够节约交通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另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促使人口结构和供需结构的变化,人口规模的扩大将提高市场需求,进而刺激企业生产,加速企业竞争,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形成聚集经济以求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条件。[20]城市不断扩张、建设性的投资需求增加、生产要素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更广的空间。
城镇化进程会对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起调整作用。[2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加速劳动力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并形成专业化经济带动工业化,而工业化通过发展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等拉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及劳动力流动,为城镇化奠定经济基础。[15]同时,工业化水平提高,市民收入也相应提高,吸引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增加城镇人口,提高城镇化率。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产业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密切,产业间逐渐出现交叉、渗透,并融合出现新产业。同时,供需结构的变化催生出新的产业和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产业融合发展拉动着工业与城镇的同步化,促使工业和城市规划同一化,产业融合成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产城共建”成为新方向。
综上所述,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工业化方面促使经济组织变革、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和形成专业化经济的拉动力,而供需结构和人口结构变化是城镇化促使经济组织变革、产业融合发展和形成专业化经济的拉动力;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拉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实现经济组织变革、产业融合发展和形成专业化经济,促进二者在更为深层次上的联系,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拉动力。
(二)外生动力机制
历史发展表明,市场经济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的媒介,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受市场环境的约束。[22]发达的市场经济能够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集聚。另外,制度变迁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社会环境及国际环境)相应地对制度进行调整,特别是户籍制度和工业政策的调整对城镇和工业的影响巨大。在城乡二元经
济结构背景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势必引起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23]为应对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主要流入地的大中城市在这种刚性需求推动下,政府先后采取了发放暂住证、改变“农转非”政策、尝试“蓝印户口”、发放居住证等措施。改革总体趋势是适应历史潮流,通过以增量改革为主、存量改革为辅的路径,逐步扩大城市户籍的供给,以满足更多农村人口对城市户籍的需求。暂住证制度、蓝印户口政策、居住证制度等制度创新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市户籍供给,适应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城乡人口转移形势。[24]政府通过制定新的政策,间接地改变外部环境,同时依据环境的变化再对政策或制度进行调整,从而使政策或制度适应发展的需要。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提高经济发展的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25],并且制度变迁影响工业结构的收益协调效应和创新效应[26],由此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更有研究显示,市场制度的完善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持续的促进效应。[27]市场化水平是经济活力、经济改革的显示器,反映生产要素、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另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这会加快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结构变化。市场化水平高时,更有利于要素结构的改变、交易费用的降低、聚集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加快经济组织的变革、产业融合的发展和专业化经济的形成。制度变迁特别是市场化水平催化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影响专业化分工。虽说市场制度对工业化、城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且无法自行调节,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此外,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因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加快工业、城镇发展,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综上分析,政府干预、制度变迁和外部环境变化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的外生动力,也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的推动力和拉动力的重要催化力。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动力机制的启示
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6.1%,已处于城镇化快速增长期和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劳动力流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等特性显著。但是,目前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还遇到诸多的制约因素,有制度、人才、资本、观念等方面的束缚。针对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第一,健全市场经济制度。加强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将是催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内生融合的关键,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发育与市场需求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市场发育的快慢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否畅通、合理,影响着城市和区域的兴衰成败与发展前景;市场需求,包括国内和区域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3]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能够确保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流动、技术创新、经济组织变革和专业化分工等要素的良性运转。
第二,搭建要素流动平台。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聚集。有效地促进要素流动,是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动力。要积极搭建要素流动平台,加强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口和资本的空间聚集,确保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持续性。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契机,以大园区、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优化要素结构。
第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调整现有经济结构状况,特别是城市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的调整,使其合理化、高度化,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需要,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提供强大的拉动力。
第四,规范政府经济职能。政府在干预市场经济的时候,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的情况,导致资源配置无效化,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规范政府经济职能,科学制定政府干预规范,确保制定的制度和政策适用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时,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转变政府行为方式,深入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促进转型升级。
第五,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特色小城镇,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加强推进和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并加快完善财政、土地、社保等配套政策。
[1][德]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2][美]H·钱纳里,M·赛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李小青,雷鸣山,齐亦农,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3][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M].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沈可,章元.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视角的解释 [J].金融研究,2013,(1):53-65.
[5]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重庆例证[J].重庆社会科学,2012,(12):12-19.
[6]郝华勇.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52-64.
[7]尹继东,张文.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演进——基于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实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90-95.
[8]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省际差异[J].地理学报,2003,58(6):937-946.
[9]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5):6-12.
[10]吴寿平.城市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的实证检验[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12):6-14.
[11]吴寿平.城市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测算与比较——基于耦合理论的视角[J].开发研究,2016,(2):50-59.
[12]吴寿平.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基于广西数据的实证检验[J].鸡西大学学报,2015,15(11):72-78.
[13]查新毅.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测度 [J].对外经贸,2012,(2):118-120.
[14]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初探[J].经济学动态,2004,(4):63-66.
[15]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23(5):1-6.
[16]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7]洪名勇.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64-71.
[18]吴磊.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0月下旬刊):307-309.
[19]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0]付保宗.“工业化”、“城镇化”:讲述互动成长的故事[N].中国经济导报,2010-05-26.
[21]朱红根,康兰媛,谢元态,等.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07,(10):160-161.
[22]周振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J].经济研究,1995,(1):3-10.
[23]周伟林,郝前进,等.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4]李志德.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城市户籍的供需均衡与实现[J].经济体制改革,2010,(4):25-29.
[25]陈丹丹,任保平.制度变迁与解决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J].当代财经,2010,(1):17-23.
[26]王云平.工业结构升级的制度分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27]吴寿平.市场制度、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工业结构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广西实证检验 [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5):101-104.
(责任编辑 张 转)
A Study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U Shou-ping
(Editorial Office,Nan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anning,Guangxi 530022,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the internal manifestation of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There are endogenous fus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exogenous driving mechanism,which are driven by endogenous fusion driving force and exogenous driving force.To promote a high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driving force and pull force in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setting up the flow platform of the factors,adjust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speeding up the urbanization rate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population.And efforts should also be made to regulate the economic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enhance the catalytic force and form a good integration of dynamic mechanisms,achiev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fusion driving mechanism
F29
A
1673-1972(2017)01-0013-05
2016-10-09
吴寿平(1985-),男,湖南郴州人,助理研究员、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理论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