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育二孩对不同地区女性工资率的影响
——基于匹配法及Oaxaca-Blinder分解的分析

2017-12-09熊海珠袁国敏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二孩禀赋生育

熊海珠 袁国敏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生育二孩对不同地区女性工资率的影响
——基于匹配法及Oaxaca-Blinder分解的分析

熊海珠 袁国敏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文章根据中国社会综合调查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析了生育二孩对我国不同地区已婚女性工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生育二孩对已婚女性的工资率有明显地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在东部地区,生育二孩导致女性工资率下降14.1%,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育二孩对女性工资率的负向影响分别为8.61%和6.76%。除此之外,女性的个人禀赋特征、家庭特征及其配偶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释这一生育选择对已婚女性带来的工资差距。

二孩;女性工资率;倾向得分匹配;Oaxaca-Blinder分解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的增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低生育水平的消极影响下,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差异加剧等问题日益加重,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渐消失。[1]因此,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人口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实施。但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诸多适龄女性生育孩子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她们的工作时间及精力。因此,探讨二孩与已婚女性工资的关系,对进一步解释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男女收入不平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孩确实对女性工资具有影响吗?国外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成熟,具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Bergmann(1974)认为,生育孩子的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工资较低的工作,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家庭,这样一来,“生育代价”就产生了。[2][3]Neumark(1994)等人利用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存在一种“生育代价”。[2]随后,Anderson(2003)和Gangl(2009)等人通过对英国、德国和美国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每多生育一个孩子,女性的工资将下降9%~18%。[3][4]Gamboa(2013)、Staff(2013)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女性生育代价的存在。[5][6]England和Bearak(2016)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孩子数的增加会使得女性工资率下降10%左右,且这种影响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而递增。[7]此外,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Zhang和Hannum(2015)通过对1989~2009年的CHNS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女性与男性的工资差距主要体现在已婚已育女性身上。[8]Jia和Dong(2012)使用中国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的女性生育代价远远高于国外,达到近50%。[9]贾男(2013)等人则选取工具变量法研究不同类型的女性生育陷阱问题,估计结果表明,生育对女性的工资收入具有近18%的负面影响。[10]在此基础上,於嘉、谢宇(2014)等人改进估计方法,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计1993~2006年的CHNS数据,估计结果与国外估计结果较接近,即子女数量的增加会降低约7%的女性工资率,并且这种下降随着孩子个数的增加而增加。[11]

总体来说,国内关于女性生育代价的研究很少能得出与国外结论相比较的结果,研究方法过于简单,没有综合考虑女性员工的异质性和样本选择性偏误的问题,测算结果差距较大。因此,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最新公布的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检验生育二孩对不同地区已婚女性员工工资率的影响,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解决回归分析中已婚女性生育意愿的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后的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对员工异质性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做出说明,为“生育代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证据。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一)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CGSS样本包括全国125个县(区),500个街道(乡、镇),1000个居(村)委会。本研究使用了最新公布的2013年的调查数据,调查中所有适龄的已婚女性劳动力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考虑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将样本按地区分为东、中、西部子样本,并根据研究目的剔除了变量中存在缺失值的样本,最终得到4361个有效样本,其中包括生育二孩的女性为2409人,未生育二孩的女性为1952人。

(二)变量设定及描述性统计。本文在充分考虑2013年CGSS数据特点及研究目的的基础上,设定女性已育员工的生育状况为自变量,同时选取员工小时工资对数为因变量,这一指标能够更好的体现员工的工资差异。此外,本文将影响员工生育二孩选择的协变量设为:已婚女性个人禀赋特征、家庭经济特征、配偶特征,其中,个人禀赋特征包括:户口(非农为 1,其他为 0);政治面貌(党员为 1,其他为 0);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信仰为1,其他为0);受教育水平从低到高分为13类;健康水平从高到低分为5类;工作经验(参加第一份工作的工作年限)及工作经验的平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签订为1,其他为0);工作性质(全职为1,其他为0)。家庭经济特征包括家庭年收入(2012年全年的家庭年收入)和家庭经济状况从低到高的五类情况。配偶特征包括:配偶年收入、配偶工作性质(全职为1,其他为0)、配偶工作情况的0-1变量,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已婚女性的工资高于中部和西部,东中部、东西部的小时工资对数差异分别为0.15、0.13。通过对比三个地区的已婚女性个人禀赋特征发现,中西部的二孩生育率均高于东部;就劳动者的户口情况来说,东部非农户口的员工高于中西部;从学历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员工的学历水平高于中西部;从工作性质来看,东部地区已婚女性员工更倾向于选择全职工作;就家庭经济状况来说,东部地区员工的家庭年收入及经济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配偶年收入来看,东部地区已婚女性员工的配偶年收入低于中西部,且中部地区最高,几乎为东部地区的1.8倍;就配偶的工作性质来说,与女性员工类似,东部地区女性的配偶更倾向于选择全职工作;从配偶工作受雇情况来看,无论是自雇、受雇还是在家族企业中工作,东部地区都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三类子样本中的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作经验、健康水平都差不多,与总体样本差别不大。

二、研究方法

(一)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已婚女性是否选择生育二孩可能不是完全自我选择的结果,其生育状况常常与员工个人禀赋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及配偶禀赋特征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下测算的二孩对女性工资率的影响可能是有偏差的。[12]因此,为了正确测算出二孩对已婚女性工资的影响,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

考虑女性的二孩生育变量B,假设第i个女性生育了二孩,则Bi=1;如果i第个女性没有生育二孩,则Bi=0,所有女性的禀赋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及配偶禀赋特征X1i和X0i不仅影响女性工资,同时也影响其生育二孩的意愿。一般通过logit模型估计倾向得分:[13]

具有相同倾向得分的生育二孩的女性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样本会自动匹配,并在“数据平衡”的作用下尽可能地接近,进一步计算出平均处理效应:

其中,N为样本容量。

(二)Oaxaca-Blinder分解。考虑到影响员工工资的因素较多,为了更具体的估计出不同变量对工资差距的贡献,本文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估计二孩生育情况对已婚女性工资的影响。

传统的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将工资差异分解为员工异质性和二孩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一般形式表示为:

等式右边第一项表示因已婚女性的异质性造成的工资差异,第二项表示生育二孩造成的工资差异。

上述分解方法没有考虑到系数与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做适当的变形以弥补这一缺陷:

三、实证分析

(一)倾向得分匹配。

1.倾向得分匹配。本文通过核匹配方法构造反事实结果以纠正女性员工的生育选择偏差,[14]匹配结果表明生育二孩的女性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小时工资对数有明显的不同。未匹配前,生育二孩的女性小时工资对数比未生育二孩的女性低60.9%,相应的t值为-14,说明在1%的水平下二孩对女性的工资具有显著的影响。将两组样本进行匹配后发现,生育二孩的女性的小时工资对数比未生育二孩的女性低13.3%,相应的t值为-1,同样,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差异在1%的水平下显著,只是匹配后二孩对女性工资的影响程度小于匹配前。

2.平衡性检验。在匹配完成之后,必须考虑生育二孩的女性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之间的个人禀赋特征、家庭经济特征及配偶特征的平衡性,以验证匹配的是否有效。从检验结果来可知,未匹配前两组样本间各协变量标准化偏差较大,匹配后所有协变量的标准化偏差都小于10%,且t检验均不拒绝原假设,对比匹配前后的结果,所有协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均大幅缩小。另外,通过P值还可以看出,生育二孩女性与未生育二孩女性的大多数特征变量在匹配前都存在显著差异,而匹配后两者之间的特征差异在10%的水平上不再显著。其中,户口、政治面貌、学历、工作经验、工作经验的平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作性质、配偶工作性质、配偶工作受雇等变量的偏差经过倾向得分的匹配,下降幅度都达到了90%以上,这说明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后,生育二孩女性与未生育二孩女性之间的异质性基本得到了消除。

此外,从核匹配的整体质量检验结果看,匹配前虚拟R2为0.269,而匹配后为0.006,匹配前似然比检验量为1613.52,而匹配后为38.61,且均值偏差和中指偏差分别由匹配前的46.5和42.4降为匹配后的3.1和2.7,说明匹配后两组中所有特征变量的差异不再显著,因此认为匹配成功。该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好的平衡性,匹配质量比较高,生育二孩确实对已婚女性的工资产生影响。

(二)回归结果分析。利用倾向得分匹配纠正生育二孩选择偏误后,为了直观地观察各特征变量在不同地区的边际报酬,本文对总体样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分样本中的已婚女性的工资决定方程进行了OLS回归,所有回归均采用稳健标准误纠正工资方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

第一,在全样本OLS回归分析中,控制女性员工的个人禀赋特征及其配偶特征后,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比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低2.9%。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对东部地区而言,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比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低6.2%;而中部地区中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比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低5%;而在西部地区中,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比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低1%,二孩对工资的影响程度远远低于东部及中部地区。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确实存在明显的“生育代价”。

第二,对比总样本与分样本的回归结果,本文证实了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员工之间确实存在工资差距,但是这种工资差距不仅受到生育情况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女性个人禀赋特征、家庭特征及其配偶特征的影响。无论是总样本还是分样本,非农户口、无宗教信仰、高学历、良好健康水平、工作经验、全职工作、良好家庭经济状况、配偶全职工作等因素对提高已婚女性的工资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这与人们的经济预期相符;就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来说,除东部地区签订劳动合同的女性工资有所提高外,总体样本和中西部地区中都是未签订劳动合同对女性工资有正向影响,这可能与中西部地区劳动者更倾向于选择非固定工作有关系;从配偶的工作特征来看,无论是自雇、他雇还是在家族企业中工作,配偶的工作特征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女性的工资率,配偶全职会降低东部地区女性的工资率,增加中西部地区女性的工资率。这表明已婚女性的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育二孩与否女性的工资差距,且女性的个人禀赋特征及家庭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对女性工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配偶的特征则大多对女性工资产生负向影响。

(三)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为了正确测算出生育二孩对女性工资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Oaxaca-Blinder方法对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从分解结果可以看出,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的73.1%可以用员工异质性来解释,有-19.3%可以通过生育选择来解释,这说明二孩在已婚女性的工资决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并没有告诉我们生育二孩对不同地区的女性工资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由于不同地区的女性工资受到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影响不同,因此,我们认为生育二孩对女性工资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是存在差异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按照地理区域进一步对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差异进行分解。

从分解结果可以看出:(1)在东部地区,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差距的77.4%可以通过员工的异质性的不同来解释,46.2%可以由变量与系数之间的系数效应来解释,但是还存在-18.6%为不可解释部分;在中部地区,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差距的86.8%可以通过禀赋特征差异来解释,只有-16.3%为不可解释部分;在西部地区,生育二孩与未生育二孩的女性工资差距的87.2%可以通过禀赋特征差异来解释,27.7%可以由变量与系数之间的系数效应来解释,但是还有-14.6%为不可解释部分,且三个分样本的禀赋效应、系数效应及交互效应都在不同显著水平下通过了Z检验。这说明东部地区生育二孩对女性工资的下降力度大于中西部地区,异质性导致的禀赋效应是造成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且三种效应的贡献率都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减弱而逐渐递减。进一步可以计算东、中、西部地区生育二孩对女性工资的影响分别为:-14.10%、-8.61%、-6.76%。

四、结论与讨论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市场上所呈现出的性别歧视越来越明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男女工资收入的不平等,因此,随着二孩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研究生育二孩对已婚女性工资收入的影响对于理解劳动力市场上的这种不平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社会调查数据(CGSS)控制已婚女性的禀赋特征、家庭经济特征及其配偶的特征,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较为科学地测算了生育二胎对不同地区的已婚女性工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育二孩对我国已婚女性的工资率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雇主对生育二孩女性的歧视,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生育二孩的女性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向家庭倾斜,从而导致其生产力难以提高,工资率下降。(2)不同地区生育二孩对女性工资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在东部地区,生育二孩将导致已婚女性的工资下降14.1%,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一影响均低于10%,分别为8.61%和6.76%。这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已婚女性生育二孩的代价越大。(3)已婚女性的个人禀赋特征及其配偶的特征对其工资差距具有较大的贡献,并且这种贡献程度随着地区发展程度的减弱而增加。

综上,通过探讨生育二孩在不同地区对已婚女性工资的影响差异,本文旨在更深入地理解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造成的收入不平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几点建议:(1)相关部门应完善劳动力市场中的相关招聘及薪酬制度,保护生育二孩女性的合法权益,以达到就业及薪酬方面的相对公平。(2)有效促进家庭合理分工。生育二孩女性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家庭也是造成女性工资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如果家庭能够合理分工,配偶也在家庭中投入一定的时间,那么,生育二孩的女性可以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工资率。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保障托儿、育儿服务的正常运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女性在育儿方面花费的时间。

[1]邹士年,李震海.应对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J].宏观经济管理,2014(12).

[2]Bergmann B.Occupational Segregation,Wages and Profits When Employers Discriminate by Race or Sex[J].Eastern Economic Journal,1974(1).

[3]Polachek S.Occupational Self-Selection:A Human Capital Approach to Sex Differences in Occupational Struc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1(58).

[4]Neumark S,Korenman D.Does Marriage Really Make Men More Productive[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1(2).

[5]Anderson DJ,Binder M,Krause K.The Motherhood Wage Penalty Revisited:Experience,Heterogeneity,Work Effort,and Work-Schedule Flexibility[J].IL R Review,2003(2).

[6]Gangl M,Ziefle A.Motherhood,Labor Force Behavior,and Women's Careers: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Wage Penalty for Motherhood in Britain,Germany,and the United States[J].Demography,2009(2).

[7]Staff J,Mortimer JT.Explaining the motherhood wage penalty during the early occupational career[J].Demography,2012(1).

[8]Gamboa L F,Zuluaga B.Is There a Motherhood Penalty Decomposing the Family Wage Gap in Colombia[J].Journal of FamilyandEconomic Issues,2013(4).

[9]England P,Bearak J,Budig M J,et al.Do Highly Paid,Highly Skilled Women Experience the Largest Motherhood Penalty[J]America Sociological Review,2016(6).

[10]ZhangY,Hannum E.Diverging fortunes:The evolution of gender wage gaps for singles,couples,and parents in China,1989-2009[J].Chinese JournalofSociology,2015(1).

[11]Jia N,Dong X Y.Economic Transition and the Motherhood Wage Penalty in Urban China:Investiga tion Using Panel Data[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4).

[12]贾男,甘犁,张劼.工资率、“生育陷阱”与不可观测类型[J].经济研究,2013(5).

[13]於嘉,谢宇.生育对我国女性工资率的影响[J].人口研究,2014(1).

[14]胡安宁.倾向值匹配与因果推论:方法论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2(1).

The Effect of Second Child Fertility on Women's Wages in Different Regi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SM and Oaxaca-Blinder Decomposition

Xiong Haizhu1Yuan Guomin2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Jiangsu 210023)

Based on the latest published data of China Social Comprehensive Survey Cente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having two children on the wage of married women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by using the tendency score matching model and Oaxaca-Blinder decomposition method.The study found that fertility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wage rate of married women,and this effect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In the eastern region,childbearing the second child led to a 14.1%drop in female wage rates.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the negative impact of fertility on female wage rates was 8.61%and 6.76%,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s personal endowments,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spouses can explain to a large extent the wage gap for married women.

second children;women's wage rates;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Oaxaca-Blinder decomposition

G923

A

2095-0438(2017)12-0001-05

2017-06-09

熊海珠(1993-),女,云南个旧人,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理论;袁国敏(1963-),男,辽宁大连人,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统计。

[责任编辑 王占峰]

猜你喜欢

二孩禀赋生育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数字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成本高,许多夫妻放弃“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