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物流调查的经验与借鉴

2017-12-09李之红

城市交通 2017年4期
关键词:都市货运货物

赵 莉,李之红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7;2.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日本物流调查的经验与借鉴

赵 莉1,李之红2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7;2.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物流调查是物流设施规划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物流数据统计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梳理日本在物流调查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其在调查制度保障、组织模式、调查方案、调查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特点。针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提出具体建议:加快开展货运需求调查的前瞻性研究,规范并指导企业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数据与平台,远期将货运调查纳入综合交通调查体系等。

物流规划;物流调查;数据统计;货物纯流动;货运OD;日本

0 引言

物流业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下,物流业取得迅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物流总量持续增长,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相对于物流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规划理论研究重要基础的物流数据统计工作却严重滞后,成为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交通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客运交通的量化研究已基本成熟,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居民出行调查方法和需求预测理论。而货物运输的调查尚未建立规范的调查统计体系和长效实施机制,导致规划实践中,仅依托定性的分析判断和宏观统计数据,难以支撑定量分析和预测,不足以指导规划方案的制定,难以解释设施布局选址和规模的合理性,更无法评估物流服务对网络设施使用的效率与成本。造成物流设施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各种运输方式缺少有效衔接和配置,运行效率较低。

目前所能获得的货运数据主要依靠《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物流年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等宏观统计资料,得到以各种运输工具为中心的货物总运输量的调查统计,不能够直接掌握地区间或区域内货物运输的OD量等核心数据,也不能反映货运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规划实践中也尝试开展对物流的专门调查工作[1-3]。例如,北京市2010年组织的中心区货运需求量调查,首次从货物需求方入手对货物的运输情况进行调查,但因调查内容庞大繁杂、操作难度较大,调查设计有较大局限性。例如,货运起终点以四环、五环为界划分,仅反映宏观集计的货运分布特征;仅针对机动车产生的货运,对航空、铁路运输进出城市的货物未作明确解释;未能形成定期调查和发布制度。

为此,本文以日本为例,借鉴其在物流统计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

1 日本物流统计工作概述

日本为更好地支撑和推动物流业发展,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物流统计调查制度(见表1),连续跟踪物流发展动态,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或措施的有效依据。

表1 日本物流调查统计Tab.1 Summary of logistics survey in Japan

1.1 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

日本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以下简称“物流普查”)是面向全国展开的物流普查工作,从1970年开始,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组织实施,每5年开展一次。目的是掌握全国货物流动的实际情况,分析物流运输与产业活动之间的关系,作为今后物流施政的基础数据依据,同时也提供给科研机构用于物流领域的相关研究。

1.1.1 纯流动的定义

货物纯流动的定义类似居民出行调查中的一次出行,是以货物本身的位置转移为中心,以矿业、制造业、批发业、仓储业发出的货物为对象,对货物从发生地到目的地的一次完整流动进行统计,这样得到的数据是货物纯运输量。

例如图1中展示的案例:10 t电器从家电制造厂A地通过卡车运输到车站B地,再从车站B地通过铁路运输到车站C地,最终从车站C地通过卡车运输到批发商仓库D地的运输过程。纯流动统计的是从出发地运送到目的地实际运输的货物量(数量或重量),即10 t电器,纯流动量为10 t。而总流动统计的是货物在运输全过程中各种方式完成的运输量之和,即30 t。

图1 纯流动与总流动的定义Fig.1 Definition of freight tripsand freightvolumes

表2 调查对象及抽样情况Tab.2 Subjectsand sampling of freightsurvey

1.1.2 调查对象及抽样

调查对象涵盖矿业、制造业、批发业和仓储业四类产业。以2015年组织实施的第10次物流普查为例,在全日本58万个企业中共选取了6.5万个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回收了2.3万个样本,抽样率为11.1%,回收率达36.5%(见表2)。

1.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为年度货运特征调查和三日货物流动调查两部分(见表3)。年度货运特征调查主要是获取企业的选址、占地规模、分品类货物的到发货量和进出口量、货物运输的方式结构、货物去向的地域分布以及到发货、进出口货运所利用的场站设施等。三日货物流动调查的问卷设计与居民一日出行调查类似,需要记录被调查企业三日内所有发出货物的详细运输过程。包括每次发货的货类、发货量、启运方式、中继点设施及名称、转运方式、收货地信息、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等。

1.1.4 调查结果

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物流普查,除获得全国、各地区货物纯流动的数量及历史变化趋势外,还能掌握全国货物运输的货种构成、不同货种的运输结构、全国货物流动OD矩阵、平均发件重量、产业间的货物流动状况等特征。其主要调查结果及特征详见图2。

1.2 都市圈物流调查

为把握都市圈的物流状况,由国土交通省下辖的地方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三大都市圈交通规划协会,每10年组织一次都市圈层级的物流调查。本文以2015年组织的第5次东京都市圈物流调查为例,介绍都市圈物流调查情况。

1.2.1 都市圈物流调查的特点

都市圈层级的物流调查统计方式进一步细化,对指导都市圈范围的物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都市圈地区是物流最为集中的区域。东京都市圈仅占全国8.6%的国土面积,但集中了30%以上的人口,实际总产值和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占全国的40%,货物发生量占全国的20%以上。并且集中了京滨港、成田机场、羽田机场等日本多个重要的国际物流基地,是物流活动最为繁忙的区域。

其次,调查精度显著提高,对规划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物流普查面向全国范围,以都道府县和产业为单位的集计统计,主要适用于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划;而都市圈物流调查在范围上界定了货物流动由区域间物流、都市圈内部物流和末端物流(城市配送)三部分构成,在统计内容上不仅关注货物纯流动量,也关注货物在设施间的流动量,把握货物从工厂到物流节点到店铺的完整运输链,同时还覆盖物流设施布局选址与物流组织之间的相关分析(见图3)。

1.2.2 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为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以及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的部分地区(见图4)。

1.2.3 调查体系

调查分为主体调查和补充调查两部分。主体调查即事务所职能调查,补充调查包括企业问卷调查、企业意愿调查、货车行驶路线调查、末端物流(城市配送)调查。

1.2.4 主体调查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制造业、批发业、零售/餐饮业、服务业、矿业、运输业和仓储业。与物流普查相比,最突出的差异是将运输业包含在内。物流普查主要调查物流执行主体是企业的运输情况,无法掌握执行主体是第三方物流商的物流信息。为弥补该漏项,将运输业也列入调查对象。

2)调查内容。

图2 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主要结果Fig.2 Resultsof national-wide freight trip survey

涵盖事务所拥有的设施、功能,到发的货物量和货车数,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运输始发地和目的地、运输量等。主要内容见表4。

1.2.5 补充调查

1)企业问卷调查。

目的是了解企业物流活动的实际情况、今后发展意向以及相关的企业战略。中小型企业和物流运营商也作为调查对象。

2)企业意愿调查。

对都市圈内从事物流相关活动的货主企业、物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38家企业团体进行调查,调查其物流设施选址的原因和运输组织采取的策略(在应对降低成本、环境保护、小件配送等方面是否有相应的策略)。

3)货车行驶路线调查。

利用GPS采集货车的行驶轨迹,对车辆的行驶状况进行跟踪调查。

4)末端物流调查。

商场和店铺多集中于市中心,使城市配送面临交通拥堵、环境影响等诸多挑战。末端物流调查为城市配送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内容包括末端物流的实际状况、送货区域的交通运行特征、送货区域的交通设施及相关主体的诉求等。

1.2.6 调查结果

调查能够获得都市圈的货物流动特征(纯流动量和设施间流动量),并通过补充调查了解物流设施选址的要素,摸清在物流与居住用地混杂、货车对道路的混行干扰、配送车辆对城市交通运行影响等方面的现实情况。主要调查结果及特征见图5。

2 经验与借鉴

提高物流调查统计水平是推动物流发展的重要前提性工作。中国当前的物流调查无论在统计方法、数据结果、开放程度方面均与日本这类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在统计方法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依托运输网络(枢纽与通道)获取的运量统计形式,对直接针对货物本身流动的调查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所获取的数据结果为运量、货种、货运结构等宏观指标,而对货物起终点的OD量数据仅为推算数据。在开放程度上,日本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都市圈层次的物流调查,均已形成定期发布制度,并对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实现开放共享,有助于从国家政策、学术研究、企业实践等多个层面形成对物流行业的指导、改进、优化,促进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为此,应学习与借鉴日本物流调查方面的经验,尽快且有步骤地建立中国的物流统计调查体系。

1)加快开展中国货运需求调查的前瞻性研究。

图3 调查对象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two surveys

图4 东京都市圈物流调查范围Fig.4 Scopeof freightsurvey in Tokyometropolitan area

表4 主体调查的调查内容Tab.4 Contentsofmain survey

货物运输因货物类型不同在时间和空间组织上,均与居民出行存在很大差异。货运的空间组织跨度广。以东京都市圈内的物流活动为例,其涵盖了区域间物流、都市圈内部物流和城市配送不同范围、不同频次的运输活动。同时,货运与产业(流通)、空间(用地)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为提高货运调查的可用性,把握物流组织与产业、空间的内在规律,建议尽快开展货运调查工作的前瞻性研究,结合中国货运组织的特征,依据物流调查的研究范围和目的,合理确定调查精度,研究并制定相应地物流调查方案,科学界定货物流动的定义、调查对象、调查抽样率和方案内容等。

2)规范并指导企业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数据与平台。

企业物流数据的规范和统一是物流调查方案开展实施的前提。当前中国物流相关企业的数据参差不齐,某些大型企业和电商已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源,但相互间格式欠统一且无法共享,其他企业则缺乏统计、数据不完善。应结合物流调查体系的要求,制定企业货物流动的规范化报表格式,鼓励企业搭建物流信息平台,为数据采集提供连续、口径统一的数据基础,同时探索和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3)远期将货运调查纳入综合交通调查体系。

实现客货运规划的双轨并重、协调发展是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发展方向。尽管当前物流统计水平比较落后,但是可以预见,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中国物流数据将会取得飞速发展,形成高效的统计和分析方法及建模工具,从而支撑货运规划水平的提升。从长远来看,建议将货运调查纳入综合交通调查体系,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供定量基础。

3 结语

企业作为物流调查的对象,其自身物流数据的统计是货运调查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当前中国企业物流数据良莠不齐、不对外开放是阻碍货运调查开展的重要因素。有关主管部门应尽早展开货运调查的前瞻性研究,完成调查制度设计,规范数据格式要求,指导企业完善物流信息记录,推动建设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为货运数据的采集和运用提供基础。

图5 都市圈物流调查的主要货流特征Fig.5 Resultsofmetropolitan freight trip survey

[1]杜彩军,刘晨,陈建华.城市中心区货运需求调查研究:以北京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4(2):21-24.Du Caijun,Liu Chen,Chen Jianhua.Urban Freight Demand Survey Research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4,14(2):21-24.

[2]程徽.上海货运调查框架、方法及途径研究[J].交通与运输,2015(1):89-92.Cheng Hui.Shanghai Freight Transport Survey Frame,Method and Way[J].Traffic&Transportation,2015(1):89-92.

[3]朱彦东,王健,李旭宏,华文静.大城市货运调查及扩样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2004(5):82-84.Zhu Yandong,Wang Jian,Li Xuhong,Hua Wenjing.Study of Freight-OD Survey and Sampling Expansion Method in Large City[J].Transportation Science&Technology,2004(5):82-84.

[4]日本国土交通省.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报告书[R].东京:日本国土交通省,2017.

[5]东京都市圏交通计画协议会.東京都市圏の望ましい物流の実現に向けて[R].东京:东京都市圏交通计画协议会,2015.

Lessons from FreightDem and Survey in Japan

Zhao Li1,LiZhihong2
(1.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Design,Beijing 100037,China;2.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Freight demand survey is critical for logistics planning and policy making.Insufficient freight data statisticshasbecomea bottleneck for the development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By review ing the processof freight demand survey in Japa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the institutional assurance,organizing mode,survey plan,content,and survey methodology.Finally,the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 severalaspects:promoting perspective studies of freight demand survey,developing logistics information database and platform,and implementing freightdemand surveywhen planning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urvey system.

logistics planning;freightdemand survey;data statistics;freight trip;freightOD;Japan

1672-5328(2017)04-0091-07

U491

A

10.13813/j.cn11-5141/u.2017.0413

2017-06-02

赵莉(1983—),女,河北易县人,博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综合交通规划。E-mail:zhaol@caupd.com

李之红(1981—),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安全与设计理论。E-mail:lizhihong@bucea.edu.cn

猜你喜欢

都市货运货物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逛超市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穿越水上都市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货运之“云”
俄发射“进步”M23M货运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