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疗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2017-12-09陈晓芳许会军刘鹏赵鹏乞国艳侯铮马志乾

河北医药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肌无力亚群放射治疗

陈晓芳 许会军 刘鹏 赵鹏 乞国艳 侯铮 马志乾

·论著·

放疗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陈晓芳 许会军 刘鹏 赵鹏 乞国艳 侯铮 马志乾

目的探讨放疗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瘤伴MG患者35例,胸腺瘤不伴MG患者21例,以及20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放疗前,MG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4/CD+8均高于NMG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放疗后30 d,MG组患者CD+4%和CD+4/CD+8均较放疗前明显降低,CD+8%较放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胸腺瘤伴MG患者的T细胞亚群紊乱是引起MG的主要原因。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放疗;T淋巴细胞亚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就诊的胸腺瘤患者56例,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16~58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患者行胸腺切除术治疗,大多数患者于术后2~4周内开始接受放疗。根据是否伴有MG分为MG组(n=35)和NMG组(n=21)。术后病理分型为A 型3例,AB型6例,B1型18例,B2型20例,B3型9例。伴MG患者重症肌无力Oserman分型:Ⅰ型7例,Ⅱa型6例,Ⅱb型22例。56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射治疗。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术后病理、Masaoka 分期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另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2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2~45岁,中位年龄33.5岁。入选该组人员均无自身免疫性疾病,亦无过敏性疾病史,近3个月无急慢性感染发生。

1.3 放疗靶区和计划 治疗组患者放疗范围包括肿瘤区和残存病灶区,采用常规分割模式,1.8~2.0 Gy/次,5次/周,总照射剂量50~56 Gy。靶区确定以后,放疗物理师按照医生的治疗计划申请单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和优化,使用Pinnacle计划系统制定放疗计划,一般选取5野调强技术,计划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心脏、脊髓、肺、食管等重要器官的保护。所有患者的放射治疗均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上完成,所有患者按计划完成25次放射治疗。

2 结果

细胞因子MG组(n=35)NMG组(n=21)P值CD+4(%)46.31±6.4741.39±4.71lt;0.01CD+8(%)23.16±5.7226.35±2.83lt;0.01CD+4/CD+81.97±0.181.54±0.53lt;0.01

细胞因子MG组(n=35)健康对照组(n=20)P值CD+4(%)46.31±6.4738.65±2.98lt;0.01CD+8(%)23.16±5.7227.93±4.25lt;0.01CD+4/CD+81.97±0.181.40±0.37lt;0.01

细胞因子放疗前放疗后30dP值CD+4(%)46.31±6.4742.37±4.83lt;0.05CD+8(%)23.16±5.7226.93±4.28lt;0.05CD+4/CD+81.97±0.181.55±0.67lt;0.01

2.3 NMG组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比较 放射治疗对NMG组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影响不大,放疗前后,测得该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gt;0.05)。见表4。

细胞因子放疗前放疗后30dCD+4(%)41.39±4.7140.16±6.28CD+8(%)26.35±2.8326.98±5.73CD+4/CD+81.54±0.531.48±0.25

2.4 治疗结果 35例胸腺瘤伴MG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28例患者肌无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7例患者肌无力症状无明显变化,放疗有助于改善肌无力症状。

3 讨论

有报道称,恶性胸腺瘤行胸腺切除术后,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辅助放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12-14]。为避免放疗期间患者肌无力症状加重,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放疗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单次2.0 Gy。我院重症肌无力诊疗中心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均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所有行胸腺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均给与常规剂量放疗,即单次1.8~2.0 Gy,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

放射治疗在MG的治疗过程中作用明显,白介素外(IL-4)和α-干扰素(IFN-α)对放疗敏感,MG患者放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4、IFN-γ因子表达水平较放疗前明显降低,患者MG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5]。放疗对MG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放射治疗是否也能引起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能否对MG患者重症肌无力症状有所改善,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放疗对机体的作用需要剂量和时间的积累,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才能引起机体的变化,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才会有效。疗程中终止治疗,达不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却让正常组织接受X线照射,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一般都鼓励患者完成整个疗程。

1 Shelly S,Agmon-Levin N,Altman A,et al.Thymoma and autoimmunity.Cell Mol Immuno1,2011,8:199-202.

2 Zuckerman NS,Howard WA,Bismuth J,et al.Ectopic GC in the thymus of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GC.Eur J Immunol,2010,40:1150-1161.

3 麦卫华,刘汉伟,韩蓉蓉,等.眼肌型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736-739.

4 陈玉萍,魏东宁,肖漓.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944-947.

5 路秦龙,郑锴,张鹏,等.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实用医学杂志,2013,29:3549-3551.

6 谷宪之,殷蔚伯,刘泰福,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27-229.

7 Gomez D,Komaki R,Yu J,et al.Radiation therapy definitions and reporting guidelines for thymic malignancies.J Thorac Oncol,2011,6:S1743-S1748.

8 石硙岩,吴杰,潘振宇,等.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放疗相关抗体的水平变化.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154-1156.

9 乞国艳,郑旭光,张献波,等.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术后综合治疗的研究.临床荟萃,2009,24:1429-1430.

10 谷宪之,殷蔚伯,余子豪,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8.615-626.

11 郭素杰,孟和宝力高,额尔敦.重症肌无力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医学综述,2008,14:2401-2404.

12 Arakawa A,Yasunaga T,Saitoh Y,et al.Radiation Therapy of Invasive Thymoma.Int J Radial Oncol Biol Phys,1990,18:529-433.

13 Perrot M,Liu J,Bril V,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ymomas in patients with myastyenia gravis.Ann Thorac Surg,2002,74:1658-1662.

14 侯秀玉,徐勇刚,高鸿,等.放疗恶性胸腺瘤对合并的重症肌无力的影响.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28-30.

15 许会军,陈晓芳,刘鹏,等.术后放疗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河北医药,2016,38:1934-1936.

10.3969/j.issn.1002-7386.2017.23.019

项目来源: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编号:131461073)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R 746.1

A

1002-7386(2017)23-3592-03

2017-07-25)

猜你喜欢

肌无力亚群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