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小杂粮王国”名片 推进山西杂粮产业转型升级
2017-12-09山西省粮食局
山西省粮食局
擦亮“小杂粮王国”名片 推进山西杂粮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省粮食局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流通转型发展,保障山西省粮食供需平衡和区域粮食安全。2017山西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首次纳入第五届中国(山西)农业博览会并同期举办。2017山西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以“共享绿色粮油产品,实现粮食有效供给”为主题,由山西省粮食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共同举办,主会场设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将于9月13日至20日期间举办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一行”、“一会”、“一展”,即“中国粮企山西行”、“粮食产销衔接会”和“山西优质粮油产品(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小杂粮和玉米将同时担纲“主角”,齐头并进唱响山西粮食品牌“大戏”,打响山西小杂粮品牌,让小杂粮成为山西粮食产业转型、对外开放的又一张靓丽的 “名片”。为了这次盛会成功举办,山西省粮食局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从活动安排、合作洽谈、代表邀请、会议宣传、会务保障、接待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把这次山西上下瞩目的盛会,与往届相比,更加主题鲜明、对接精准、参与广泛,让山西小杂粮借“台”亮相、借“桥”相约、借“会”结缘、借“势”走出“娘子关”誉满全国,借“船”出海扬名全球的最佳机遇、最美路径。
彰显粮食产销衔接会优势 提升山西“小杂粮”品牌形象
2017山西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2017年6月,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这一重要指示,为山西省粮食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添了发展动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先机。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杂粮产业发展,提出开发功能食品,主打“特色”“优质”两张牌的重要思路和要求。7月17日,郭迎光副省长专程赴京就山西省发展杂粮特色优势产业,与国家粮食局张务锋局长进行了座谈会商。8月4日,楼阳生省长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题听取了省粮食局关于《山西好粮油行动计划》汇报并研究支持事项。8月31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这次粮食产销衔接会,旨在突出山西杂粮玉米资源优势,着力加快推进2017“山西好粮油”行动,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健康宣传和试点示范,促进优质粮油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交易、品牌推广,提升山西特色粮油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着力加快推进“山西小米”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山西小米”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精深化加工、全程化监管,推动“山西小米”“好米”变“名米”,“名米”卖“好价”。
“一行”、“一会”、“一展” 三大活动精彩纷呈
2017山西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以“共享绿色粮油产品,实现粮食有效供给”为主题,由山西省粮食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共同举办,主会场设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将于9月13日至20日期间举办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一行”、“一会”、“一展”,即“中国粮企山西行”、“粮食产销衔接会”和“山西优质粮油产品(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9月13日至16日开展“中国粮企山西行”活动。组织国内大型粮食集团、电商、连锁超市、杂粮经销商和食品、饲料、酒精、淀粉加工等各类企业,分南北两路深入我省大同、忻州、朔州、吕梁、晋中、长治、晋城7个市的杂粮玉米主产区和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粮食贸易企业、加工转化食品企业、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经纪人等进行产销对接、合作洽谈,签订购销合同、引资协议及粮食订单,实现山西省杂粮玉米的生产加工与国内销售终端精准对接。
二是9月17日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行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大会。届时,国家粮食局、山西省政府有关领导将莅临大会并讲话;通报山西省情、粮情,开展山西杂粮专题宣传活动;与有关兄弟省(市、区)签订省际间粮食产销战略合作协议;组织省内外企业进行粮食购销集中签约;举办“中国好粮油”行动专题报告、粮食市场形势分析和山西小米、杂粮产业研讨活动。
三是9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开展山西优质粮油产品(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山西优质粮油产品(农副产品)展示交易活动纳入第五届中国(山西)农业博览会,除各市设展区外,省级专设精品粮油展区。展区以实物、图片等形式,突出“山西小米”和“山西好粮油”两大主题。山西省沁州黄、东方亮、鲁村、五台山、山花烂漫、龙首山、天下谷、百汇农珍等小米品牌,吉县人祖山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晋中市榆次储备库、太原汾东小杂粮加工有限公司、山西爱硒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山西好粮油”行动示范企业,以及山西粮油集团、山西省粮油交易中心、古船面粉、益海嘉里等企业,将集中亮相山西优质粮油产品(农副产品)展示交易。
山西省政府对办好本届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高度重视。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山西省粮食局作为会议主办单位之一,从活动安排、合作洽谈、代表邀请、会议宣传、会务保障、接待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据初步统计,参加本次产销衔接会的嘉宾和代表近400人。会议邀请国家粮食局领导出席;邀请北京、上海、天津、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内蒙古、四川、广西等省(市、区)粮食局参会;邀请中粮集团、中储粮公司等大型央企,北京京粮集团、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等大型地方企业,益海嘉里等国际粮商以及省内外相关粮食企业参会。报名参加“中国粮企山西行”活动的省外企业,目前已达到45家。
与往届相比,本届产销衔接会筹备工作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主题更加突出。本届产销衔接会立足山西基本粮情,以“共享绿色粮油产品,实现粮食有效供给”为主题,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突出宣传推介山西杂粮玉米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特别是集中推介“山西小米”品牌,彰显山西优质粮食品牌形象,深化省内外粮食生产、加工、贸易企业全方位交流合作,增加优质健康粮油产品供给。
二是对接更加精准。在发挥好政府部门服务和引导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确保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力求活动取得实效。在产销衔接会前,通过在太原国家交易中心网络平台发布2017年山西杂粮、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产量等推介信息,着力提高对接精准性。开展“中国粮企山西行”活动,使外省客商直接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直观了解、亲身体验山西杂粮玉米的生产、加工环境、品质特点、营养和保健价值,省内外粮食企业实现了零距离洽谈互动。
三是参与更加广泛。山西粮食产销衔接会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本届的粮食精品展示活动首次纳入第五届中国(山西)农业博览会,并同期举行。届时,政府有关领导、国内知名企业、各地采购商以及广大消费者都将云集会场,参展层次更高,参与更加广泛,将使山西“小杂粮王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展示山西省粮食产业发展新形象。
杂粮、玉米共创杂粮品牌新高地 产销衔接夯实杂粮转型新发展
2017山西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大幕拉开的那一刻,也是山西农博会鼓乐喧天迎宾客的欢乐时,两会“相约”强强携手,高调出“镜”,共同奏鸣山西农业产业转型交响曲。
小杂粮和玉米将同时担纲“主角”,齐头并进唱响山西粮食品牌“大戏”,打响山西小杂粮品牌,让小杂粮成为山西粮食产业转型、对外开放的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2017山西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将是一个全国粮食“大咖”云集的会议,也是国内粮食加工“高手”汇聚的会议,更是国内粮食品牌比拼的“战场”。粮食专家的先锋观点将在这里展开巅峰对决,碰撞而出思想火花;粮食市外企业合作共赢平台,促进粮食流通健康发展,实现品种调剂、优势互补,保障山西省粮食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
其次,产销衔接会是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山西省粮食市场供应充足,粮油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但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仍然供给不足,粮油产业发展有待提速,品牌建设亟需加大力度,要通过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粮食流通效益、质量和竞争能力,积极促进粮食供需平衡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努力实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这次产销衔接会,旨在通过粮食产销衔场的前沿信息碎片将在这里“千里奔腾成大海”,梳理归位“大数据库”;粮食加工“大师”将在这里亮出绝招,切磋技艺共成长,粮食品牌将在这里盛装登台,抛出“绣球”织出美好"姻缘"。
这个让山西上下瞩目的盛会,将是山西小杂粮借“台”亮相、借“桥”相约、借“会”结缘、借“势”走出“娘子关”誉满全国,借“船”海扬名全球的最佳机遇、最美路径。
2017山西粮食产销衔接会将撩起小杂粮神秘的 “面纱”,夯实山西小杂粮转型发展之路。
此次产销衔接会不仅对山西省区域粮食安全以及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而且对脱贫攻坚,实施杂粮产业精准扶贫更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产销衔接会是确保山西省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开展粮食产销衔接是实现山西省粮食供需总量和品种结构平衡的重要保障。山西粮食生产与消费的主要特点是,粮食总量不足,口粮对外依存度高,粮食跨省调运量大。山西省年均粮食产需缺口10~15亿千克,小麦、稻谷不足,玉米、杂粮有余。小麦、稻谷、食用油需从外省调入:小麦年均缺口30亿千克,占全省小麦总需求的50%以上;稻谷年均缺口15亿千克,几乎占总需求的全部;食用油年均缺口7亿千克,占总需求的90%。玉米、杂粮每年外销40亿千克以上。山西与各省(区、市)间年均粮食流通量在100亿千克以上。这次粮食产销衔接会,旨在通过产销区有效对接,构建省内接、产业转型升级、品牌创建、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实现调优粮食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绿色粮食供给,进一步彰显流通引领消费与生产的重要作用。
最后,产销衔接会是聚焦脱贫攻坚,实施杂粮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山西省杂粮种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省58个贫困县中,杂粮生产县有42个,涉及粮农160余万人,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0%,杂粮富集区与贫困区、革命老区高度重合。这次产销衔接会,旨在重点突出杂粮品牌推介、产销衔接与项目合作,推动国内各类粮食企业与杂粮主产区深度对接,带动杂粮“下山”“出海”闯市场,通过促进山西省杂粮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是强化杂粮产业扶贫的精准之举。
凝心聚力转型升级 五大创新走活山西粮食流通“一盘棋”
2017年以来,山西省各级粮食部门按照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部署的“五个转型”和”六个方面“工作,聚焦粮食系统安全和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作为,开拓进取,着力抓重点、求突破、上台阶、迈大步,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购销有序,粮食市场调控取得新成效。1~7月全省共收购玉米35.1亿千克;收购2017年新产小麦4.47亿千克,同比增加27.45%。全省未出现农民大面积“卖粮难”和“打白条”现象。1~7月全省累计调入粮食7.825亿千克,其中:调入小麦4.69亿千克、稻谷2.35亿千克;累计销售53.1亿千克。全省市场粮源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加强监管,储备管理机制实现新突破。山西省粮食局不断完善机制,加强对储备粮的监管。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补助2.02亿元,有效解决了市、县储备补贴来源不稳、资金不足的问题。与山西粮油集团公司和省局4个直属库签订储粮安全责任承诺书,落实储粮管理责任。对12个承储省级储备粮的企业轮换小麦实行了公开竞价交易,全部成交并实现盈利。
精准发力,粮食产业经济呈现新态势。突出山西“小杂粮王国”特色优势,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把“山西好粮油”行动作为加快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积极打造山西优质粮油品牌。制定《“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方案》,出台《山西省粮食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特别是总投资10.5亿元,益海嘉里粮油加工园区建设项目已在山西综改试验区落户,。“2017山西粮食 (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纳入第五届中国(山西)农业博览会项目。山西省粮食局局还把实施杂粮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创新之举,即时争取省扶贫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18家贫困县杂粮加工企业进行扶持。
主动作为,粮食系统安全工作得到新加强。山西省粮食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主动抓牢“两个安全”。认真落实“一规定两守则”。2017年以来,130余名骨干人员得到培训,41个承储企业实行指标监测,517个库点的73.8亿斤粮食定期安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活动、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与直属单位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与山西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信息化建设研讨培训班。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不仅通过国家评审,而且入围2017年国家重点支持省份。
强化责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迈出新步伐。山西省粮食局圆满完成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首考”任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山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山西省政府与11个市政府签定了《粮食安全责任书》。此外,责任制考核工作得到国家粮安办的高度肯定。
凝心聚力,粮食事业发展展现新风貌。山西省粮食局深入开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三粮”党员先锋行主题活动,联合山西省总工会、山西省妇联开展“爱粮、敬粮、兴粮”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活动。山西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敢于担当、善谋实干,推动粮食事业发展的正能量进一步凝聚,全系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