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责要尽责

2017-12-09王小平

审计与理财 2017年8期
关键词:责难党的领导问责

王小平

问责要尽责

王小平

中央颁发实施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阐明了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体现了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严格要求。要落实好问责条例,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尽责意识,把问责变成尽责。

问责要尽责,要对焦问责。打靶要打靶心,问责要对准焦点,焦点抓住了,才能捏住要害,实现重点突破。当前要根据问责条例所列举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维护“六项纪律”不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等焦点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使党的干部为党的工作尽职尽责,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加大党的建设力度、落实“两个责任”、维护党的纪律。就审计工作而言,就是要围绕推进改革措施落实不力、促进政令畅通不力等问题进行跟踪问责,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问责要尽责,要精准问责。问责问准了,把板子拍实了,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才能起到赏罚分明的功效。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对象,并对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成员的责任进行了区分,明确了问责的情形,为问责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依据。实行精准问责,就是要针对一些违规问题如:以集体决策犯错为“挡箭牌”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班子成立承担不同责任进行处理,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子成员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施其权、展其能、担其责,更加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更好地履职尽责。作为审计机关对发现的问题要处理不同性质的关系:要处理故意与过失的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谨慎处理;要处理好不会与不为的关系,把主观上的消极松懈与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区别开来;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能因为某个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就对被审单位进行全盘否定;要保护好改革者惩处腐败者,激励干部敢于负责、勇于尽责。

问责要尽责,要制度问责。党内问责程序的启动,是问责工作的关键环节,实践中往往存在上级交办易、自己启动难;对下级问责易、对同级问责难;对分管同志问责易、对一把手问责难;对舆论反应强烈的问责易、对群众不知情的问责难。这就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用一把尺子量事量人,用党的纪律约束问责于事问责于人,实行“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促使领导干部更好地为民掌好权、用好权、尽好责。就审计工作而言,就是要建立各项监管制度,以审计项目为载体,以审计监督为重点,按照“审前抓教育、审中抓督查、审后抓整改”的要求,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干部尽职尽责。

问责要尽责,要终身问责。问责条例明确规定,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的、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严肃问责。实行终身问责制,补齐了党内问责制的一个“短板”,体现了党中央的鲜明态度,改变了以往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带走个人利益、留下“烂尾楼”现象。更好地促进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开门决策、理性决策。作为审计机关就要深挖细找违法乱纪的人和事,不做无底线、无原则的“老好人”,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小圈子”,不当危急关头、急难险重的“退逃兵”,发现违纪违法线索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为造福一方履职用权、尽责用权。

问责要尽责,落实要担当。问责是手段,尽责才是目的,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职负其责。党的干部不担当不尽责就要被追责,谁也不能例外,谁都必须尽责。领导干部只有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树立合格党员好样子,立起领导干部好形象、努力为党和人民用好权、履好职、尽好责、干好事。

猜你喜欢

责难党的领导问责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让事故问责生威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资历越深,资格越少
从责难信号的角度谈新媒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风险的社会放大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