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2017-12-09崔今月

北方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培育主体经营

崔今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哈尔滨150025)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崔今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哈尔滨150025)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地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重任,同时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在传播知识、输送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所以,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历史任务,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是必须认真对待和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高校图书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而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其中,激活主体就是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地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重任,同时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在传播知识、输送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所以,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历史任务,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是必须认真对待和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基本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形成了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但是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现象,“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和“如何组织”问题凸显,培育壮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日益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已具备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很多地区迅速兴起,广大农村初步形成了以小规模农户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贯穿全程和各类主体利益关系相互联结的经营格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面对这一形势,早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做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支骨干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明确要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此基础上,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是当前农村改革的目标之一,足以说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的重要性。

二、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区别于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土地产出率,并以商品化生产为特征的农业经营组织及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从特征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以及生产过程的专业化能力,经营管理意识现代化,能够根据市场走向来安排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以生产的农产品能与市场需求实现有效的衔接。但是,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环境来看,我国农村面临的现实并不乐观。首先,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农民素质偏低。据有关统计,我国农民有9亿多,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就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67%。此外,每年回到农村的小学毕业生约为400万名;初中毕业生为600万名;高中毕业生为100万名。这些“回乡青年”虽有一些文化知识,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学生普遍缺乏一技之长,极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仅1.6%,而受过中等以上农村教育的人数比例不到4%;第二,我国科技水平落后,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绝大部分都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15%处于九十年代的生产水平,仅有5%能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虽然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有一千二百多所,科研人数达到六十余万人,但整个农业的体系还不完善,农产品研发能力不高,新的农业产品开发数量少;第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尚未完善,导致农业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较低。突出表现在: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务组织不健全、机制不灵活、保障不得力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专业合作组织起步晚,实力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功能单一,特别是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以及农业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比较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总体统筹协调,文化信息等服务比较短缺,相关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尤其农村信息流通不畅、农民信息获取能力较低,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人才匮乏。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一大阻力。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出力,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特点。高校作为知识密集、专业人才集中的教学和学术机构,可以通过对农业知识和信息的收藏、整理、传播,能直接或间接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至关重要。

三、对策建议

首先,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一大批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职能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是“育人”环节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育人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并进一步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要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势,强化在校大学生阅读意识,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载体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文献资料,以满足其阅读需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应该强化服务意识,利用图书资源,开设大学生阅读指导课,向学生推荐优秀农业科技图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图书。未来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全方位、专业化、复合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应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及馆藏资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新农村建设本领服务。

第二,要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情报服务。2002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一规定明确了高校图书馆除具有“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外,还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力、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上述指导思想,规定了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职责。也提供了图书馆对口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基调。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它拥有丰富的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如图书、期刊、报纸、光盘、声像资料等。特别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储藏、检索分类、信息传播和利用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收集最新的科技成果、农产品特产、农业统计数据等信息资料,提供深层次、多方位的网络资源信息和情报加工服务。

第三,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利。高校图书馆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专家队伍,完全可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不同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握足够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可以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三下乡”活动,由专家和技术人员协调帮助解决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向农民传授经济效益突出的新成果、新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和种植品种,促进农村科技进步。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农村最热闹的集市,举办技术咨询会,开设文化讲座、信息发布会、农业科技讲座和成果展示会等活动,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切实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

[1] 包巧英.论高校图书馆在培养新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

[2] 陈小敏.新时代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4(1).

[责任编辑:金永红]

G252.65

A

1005-913X(2017)05-0031-02

2017-04-30

崔今月(1971-),女,哈尔滨人,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培育主体经营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