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博而深,促其“精”

2017-12-08王发学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21期
关键词:山水画美术创作

王发学

美术教学可以借鉴“冰山原则”,让美术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象冰山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另有八分之七在水下。美术创作者可以通过塑造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融入其中,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而冰山露出来的八分之一,必须有八分之七作为支撑,才蔚为壮观。因此,真正可感的美术不是“纯美术”,而是应有蕴藏其中的内容,才能让艺术更加厚重和精彩。作者对生活和艺术所进行的长期并广泛的积累,就象冰山水下的“八分之七”,而“八分之一”则是积累后酝酿出精粹。因此,美术教学要博而深,以促其“精”。

一、博

1.涉猎生活要广

美术,甚至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再现生活或高于生活。没有生活的艺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美术教师需要广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为创作和教学奠定基础。

(1)看得见的生活。蓝天白云、日月星辰、花草树木、一山一水、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景物,三百六十行的各类人物,以及鸟兽虫鱼等动物都是可视的,它们为美术教学提供了直接的创作素材。

(2)看不见的生活。从可视生活中可以表现出自信、勇气、人格等精神因素,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形体、线条、明暗、色调等美术语言,美术创作的明暗透视、比例与尺度等造型要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美术作品的平和、飘逸、深沉、优雅、雄浑壮丽等风格。此外,还有从可视生活升华而来的音乐旋律、诗歌的意境等,人们可以感觉到,但看不见、摸不着。看得见的是形,看不见的是意。形要准确把握,意要深刻感悟和提取。

如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上册“水墨山水画”。课前让学生游览家乡的山水,感受山的机理、水的波澜、云雾的缥缈、树木的叠嶂、人物的动态等,用相机拍下来,或者通过互联网查看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山水摄影图片。将摄影作品与名家的写意山水画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感受写意山水画的真实感,以及别具一格的朦胧意境美,虚实相间的對比与和谐美,以及作品的节奏与韵律美;同时,也从中领悟写意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即画家常常摄取风景中最精华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感情与审美意向而进行创作。然后,让学生感受“勾皴擦染点”的水墨山水画技法及其应追求的效果。最后,让学生通过山石摄影以及大师水墨山水画中的山石细节,进一步感受水墨山水画的人文美、意境美、技法美,掌握写意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2.教学内容要多

(1)教材上的内容。美术教材的设计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历史、现代与未来交织,国内与国外融合,囊括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

(2)教材外的内容。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教材中提供的典型范例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础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和技能。但教材可能不具有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校本内容,以及近期新出现的美术理念、名家新作等。为此,师生要对教材外的内容进行开发、探索,让美术的学习触手可及,与时俱进,彰显课本外学习的真实、无限和个性。

应将教材上的内容与教材外的内容有机整合,以教材上的内容为主,以教材外的内容为辅,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反映本土文化,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如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看新闻画新闻”。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关注新闻,关注社会,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并能用美术语言进行表现。教材上有典型的学生作品,如《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抗击非典》《球赛》《抗洪抢险》等。但是,各个地方的新闻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而且“看新闻画新闻”注重的是“新”,很显然,教材内容往往会相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于是,就有必要让学生捕捉近期发生的新闻,并将其画出来。为此,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础,向教材外延伸,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

3.教学手段要活

美术教学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造高效、幸福课堂,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点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是促进者和帮助者;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创设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注重协作学习,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常有小组学习、协合学习等;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设计好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美术教学应采用学生查阅与教师帮助相结合、情境创设与自主探究相结合、合作分享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等教学手段。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怪兽奇想”。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电脑搜集一些怪兽视频或图片,初步感受怪兽的形象。课堂上,师生对怪兽创作方法归纳探索。学生创作时,播放《森林狂想曲》等乐曲,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在创作中体现独特的风格与创意。最后,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进行点评,共同提高。

二、深

1.内容要吃透

教师对所要教的内容要清清楚楚。教学内容要与学术界的认识一致,要与课程目标一致,要与前后教学内容相联系,要相对集中,要切合学生实际需要,要有新颖、独特的视角,要活用教材、创新教材并超越教材,要具有思想性、创新性、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握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样让学生明明白白。

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飞机”,要让学生知道准备纸张、水彩笔、蜡笔或油画棒等工具;要了解飞机的历史发展、种类、外形、构造及简单的飞行原理,学会表现生活中的飞机,再进一步想象未来飞机的模样和性能,创作出外形新颖、功能多样的个性化飞机造型。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交流,大胆想象、表现与设计未来的飞机。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理解科技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高审美、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endprint

2.教学要挖掘

一是知识传授要深入、生动。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剖析,发掘事物的本质。对学习内容的讲解要生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积极思考。二是技能训练要正确、灵巧。要通过恰当灵活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能,并能灵巧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三是情感陶冶要动态、丰富。教学要有起有落,有高潮有低谷,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设置,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风”。教学伊始,教师单刀直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风”。学生一脸的迷惑: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接着,教师吟诵了现代诗《风在哪里》:“风吹动着树梢,风在树梢上;风摆动着树干,风在树干上;风摧毁了建筑,风在建筑上……”学生顿时明白了:“风”是通过其他事物表现出来的,而且还可以看出风的大小。于是借助树梢、树干、建筑等画出了微风、狂风、龙卷风……教学体现了动感过程,学生轻松愉快地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更丰富了情感,体会了诗情画意的无穷妙境。

3.思维要开发

一是思维要准。思维要有针对性,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二是思维要变。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美术创作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思维要高。要别出心裁,有不同于他人的更高一筹的思考,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上册“天外来客”。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影视或绘画作品中的天外来客,了解想象、组合、夸张、变形等造型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天外来客;重点是进行各种外星生命创造性设计构思的训练;难点是让学生通过人、动物、植物等造形和功能的启发,大胆组合,完成作品。教师需要通过直观感知、合作讨论、理性分析、动手示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夸张、变形、组合、添加、简化等创作方法。最后,设置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让他们进行大胆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出奇特的高质量的作品。

三、精

“博”与“深”要有机融合,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达到“精”,创作出具有更高起点和立意的艺术作品。

初稿“牵丝攀藤”。创作前可以不拘一格,围绕主题信马由缰地构思与想象,可以利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手段创作初稿。改稿“删繁就简”。在草稿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由表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对作品进行浓缩,提炼精华。定稿“标新立异”。一件好的艺术作品要有其独特的个性或风格,在让作品走向成熟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精神和思想,让欣赏者的心灵得到震撼或启发,从而标新立异。

如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下册“诗配画”,让学生根据古诗《渭城曲》作画。学生根据诗的内容,画出了春雨、客舍、柳树、诗人在客舍与朋友喝酒等场面,在喝酒的两位友人旁边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作品表现诗的意境还不够深刻。师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索后,改为“客舍旁边的柔柳下,如丝春雨和惜别的伤感表情交织在一起,两位友人端杯饯行”。如此就将春雨、伤感表情、饯行的酒杯整个画面融为一体,让惜别之情不言而溢,更能体现“此时无声胜有声”,为古诗增添了新异之处。

美术教学的“博”,要求涉猎生活要广,教学内容要多,教学手段要活;美术教学的“深”,要求内容要吃透,教学要挖掘,思维要开发。“博”与“深”要有机融合并经过提取,而后才能创作出“精致、传神”的作品。

(責任编辑 张慧籽)endprint

猜你喜欢

山水画美术创作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Jazz
美术篇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