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让体育学科本质卓现

2017-12-08梁丽琼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生活化技能体育

梁丽琼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每一个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在教学中都应当受到关注。小学阶段,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让体育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如今,生活化体育教学已成为落实新课标理念“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过分重视生活化而忽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倾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由此,有效开发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使其既能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相结合,又具有鲜明的体育学科本质特点,是当前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当务之急。

一、融合技能训练,滋养生活化之“根”

面对熟悉的课程资源,学生大都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参与动机相对较高。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发出来的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就可以把技能练习融入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这样就会使学生面对熟悉的环境,从而产生更高的学习欲望。基于此,如何更多地站在学生层面开发体育教学资源,找一找学生周围的一切,关注学生平时熟悉的资源、贴近生活的资源、骨子里喜欢的资源,更能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但在体育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生活味”浓是浓了,是有趣了,是好看了,但体育学科的本质特点却淡化了。而失去了生活化之“根”滋养的体育课堂外强中干,也很难孕育出丰硕的果实。为什么会造成这一尴尬现象呢?其根源在于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开发过程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生活化所致力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与素养。体育课程生活化教学首先定位于“体育味”,再从中散发出“生活味”,这才是体育课程教学生活化的本质和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在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同时,在生活资源中融入技能训练,并使技能训練高于生活,而且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其既有容易使学生接受的生活气息,又具有鲜明的体育学科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课外以及校外的体育活动中受益。

例如教学直跑屈腿跳高时,教师可以设计 “春游”的生活主题,模拟春游的生活场景:春游开始,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练习;过独木桥——双手侧平举,注意用足尖行走;跳过矮墙——直跑屈腿过折垫;盘山道走——曲线前进;最后在欢乐愉快的集体舞中结束。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去郊外游玩这一生活场景,合理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跟跑、跳有关的技能训练,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充满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亲身体验哪种跑的姿势最轻松。在跳的练习时,教师要有意淡化技术动作的教学,先不进行示范,而是让学生先自我探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并使学生从活动中学到知识技能,并锻炼身体。我们所提倡的生活化教学,应该是这种有技能和体能发展的生活过程,应该把生活化作为切入点和导线,把体育技能锻炼作为主线,在生活资源中融入技能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体育发展上的需求。

二、创新游戏内涵,升华生活化之“魂”

小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关系,所以活动强度不宜过大,适宜的强度能增强锻炼效果,反之则走向反面。这是体育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显著区别。新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是要为其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适宜的负荷训练,是让学生身体强健和形成一定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然而新课改以来,有的教师过于追求“快乐教学”,对竞技体育持全面否定的态度,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大量地搬用生活化的游戏,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把体育课上成了游戏课,以生活化游戏主导了课堂。这些教师把学生玩得快乐、玩得热闹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片面追求课堂的“生动”,忽略了基本运动技能教学,使学生的体育技能训练总处于半真空状态,实际运动负荷小得可怜。事实上,体育教师要保留游戏的正面作用,并且对游戏进行“新鲜改版”,巧妙穿插适宜的技能训练,或翻新或改编,争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开拓,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从而使游戏部分呈现出新的高度、新的意境。

例如低年段体育游戏“找朋友”,可以通过修改游戏形式和规则,巧妙穿插技能训练,重点发展学生听信号调节运动的技能,逐步锻炼其灵敏、协调素质。游戏时,学生围在直径为4米的圆圈边线上,教师站在圆中心击鼓(或播放音乐)。游戏可设为三轮:首轮游戏时学生听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速跑,一分钟内鼓声停止,在“找朋友”时学生要立即向圆内跑去,找不到“朋友”的学生就要在游戏中退出角色;第二轮规则为学生听信号后沿边线行进双脚跳,鼓声停止,学生要马上跑向圆内“找朋友”;第三轮规则为倒退行走,鼓声停止,学生要马上跑向圆内“找朋友”。这种方式“寓教于乐”“练中健体”,对于学生跑、跳和倒退行走的时间和距离,要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又如“前滚翻”中“蹬地”“提臀”等动作要领的掌握,单纯讲解示范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需要一定的技能训练。考虑到学生平时对动物特别感兴趣,为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可以改编“小刺猬运枣子”这一游戏,让学生模仿小刺猬的动作,在模仿中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在游戏中,每个学生都化为“小刺猬”体验到了参与锻炼的快乐,也提升了观察能力、模仿能力。

三、拓展课内外资源,整合生活化之“果”

体育课程中生活化的内容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根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及具体的教学目标对生活化的内容资源进行提取、改进,而不能原封不动地将各类资源直接作为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而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必须富有趣味性,不宜太多太难,要保证教学内容既有新鲜的生活气息,又有明确的能达成的教学目标。在相当一段时期的体育教学中,可持续教学与发展的价值在不少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中显现着。这些内容只要教师留心,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可以加以利用。不过,对这些内容必须进行纵横两方面的拓展提升,以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学生以及不同目标的教学需求。endprint

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及知识储备情况,教师创设“动物模仿跳”“森林运动会”“小青蛙搬家”的情境展开教学,让学生们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从动作的对比中,区别出青蛙跳的动作和立定跳远动作的相似与不同,使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在学生的脑子里逐渐清晰起来。这样的教学以游戏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游戏时始终沉浸在角色扮演的有趣环境中,用自己的肢体去体验运动技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感悟动作要领。当学生已经对“立定跳远”的知识原型有了深刻体会,在“小青蛙搬家”的归宿感中对“立定跳远”的意义建构就显得更为自发。学生在模仿动物跳的片断中想象创造出了多种跳法,接着在“比比哪种动物跳得远”片断中开展了个体表演、同学游戏、小组合作、团队评价等。这种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想跳得远一些的愿望,又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促使学生思维自由绽放,情感自然显露,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相比于机械化重复练习,这种课堂教学的氛围更为热烈,教学也因此变得简洁有效,整堂体育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引领学生开展体育课外生活研究,

奠定健康成长之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气息,更能给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生活环境中接受教师的体育指导,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益。在学生的学习中,生活与学习的外延相差不大,学习渠道拓展、拓寬了,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或止步于课堂教学,而是既要注重课内,还要注意课外的知识延伸,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体育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体育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落实课标精神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节点,将学生的教材内容向课外延伸,应着重于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如何与他人合作及交往,把体育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中可以教会学生掌握羽毛球、游泳、跑步等技术技能,并进行一定的能力训练,使学生较好地学会一些诸如体操或舞蹈等技能。对于当前一些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或有一定难度的运动技能,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进行尝试,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适时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这样,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个大学校,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总之,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是课改的理念之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社会生活受益于体育服务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师应正确领会课程理念,在实践理念时走出体育教学生活化的误区,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带着学生去理解生活中的体育,引领他们走进体育锻炼的新天地,引导他们学会用生活的眼光审视体育,认识到体育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体育植根于日常生活的土壤。体育教师要在明确体育教学与生活化的前提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勇于创新,如此才能有效地发挥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技能体育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我们的“体育梦”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