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吟韵诵情”教学策略初探
2017-12-08洪嘉兴
洪嘉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三社小学副校长,厦门市级骨干教师、厦门市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成员,集美区教坛新秀、集美区叶秀萍名师工作室成员。多次在市区级教学、论文比赛中获奖。先后被评为集美区优秀辅导员、集美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集美区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发表于各级教育期刊。原创微信公众号“加减学语文”,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摘 要]中国的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既可受到历史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又可在情感上得到美的体验,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探讨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在学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和发展语言等方面的有效策略,以寻求小学古诗词教学新的突破。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
一、“寻弊索瑕”——聚焦诗词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对于古诗词,无论老幼,都能背上几首。古诗词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笔。但是,很多学生认为诗词重要,不是出于欣赏其精炼优美、富含哲理的文体特点,而是由于其篇幅短、数量少,逢考必有。这显然有悖于语文课程标准中“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要求。实际教学中不乏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拆词断句,详注细批;逐字逐句让学生反复背,背反复;出示考试情景真题,多次做,做多次;对于诗词意境给予标准“赏析”,直至诗词名句在学生脑子里如同鸡肋、索然无味,看见试题就能形成条件反射为止。不可否认,以上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明显地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却不能回避学生“学得快,忘得更快”的现实。这样的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将古诗词教学简单地从工具性中割裂出来,教学方式貌似多快好省,教学任务也能顺利完成,但是诗词的审美情趣不知所踪,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逐渐消失殆尽,同时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三败”的局面,与强调深化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又因“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对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更明确提出“诵读优秀诗词,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词60篇(段)”。因此,教师应另辟蹊径,探索行之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二、“弃璞镂玉”——初识吟诵教法
笔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读过私塾的老先生对幼年学过的诗词还能张口成诵,所谓“新诗改罢自长吟”,他们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不是讲解,而是吟诵。吟诵是古人读诗词的传统方式,是古诗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也可以成为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和欣赏方法。
吟诵是按照汉字的四声平仄、诗词节奏抑扬顿挫地引声而读。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音节与音节的连接形成了音律。古汉语讲究对偶押韵的特点常给人以清晰明快、灵动有致的美感。汉语又以声调表义,不同声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平声听起来高昂平直,仄声听起来婉转低沉,平仄交错,可形成声调起伏跌宕的变化,产生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的美感,加之语流中转承启合、长短相间、轻重有序,共同成就了汉语特有的节律美、音乐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称“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这样就形成了吟诵特点:“吟”近唱,“诵”近读。
所谓诵可知意,吟可悟情。吟诵的形式符合古诗词的声律特点。但是自“五四”运动以后,曾一度把传统妖魔化,造成了历史和文化的断裂,使吟诵这一中文特有的读书方式被束之高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古诗词吟诵教学对于当代语文教学而言,已成为一件新鲜的事。所幸的是,近年来,四川的马凡美老师、北京的朱畅思老师、广东的陈琴老师在吟诵方面颇有心得。笔者经过实践和反思,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读、诵、吟、咏”的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下面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加以说明。
三、“戛玉敲冰”——实践读诵吟咏
1.从“读”开始,了解规则
在教学之初,学生不知吟诵为何物,笔者也就没有一味强调格律,只是给学生粗作示范。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笔者先吟诵了一遍诗词给学生听,学生听完的第一个反应是好笑,都觉得“老师在唱戏”。由于从来没接触过这种读诗的方法,好奇使然,学生争相模仿。当学生热情高涨时,笔者再将以下吟诵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
一二声平三四仄,另有入声很奇特。有何规定?又有口诀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句相间,同联相对,邻联相粘。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入声用“!”表示。一般情况下,除入声字外,所有行的尾韵都要拖长。按这样的规则吟诵,方能吟得诗味。
学生在了解规则后,便迫不及待地标注,然后诵读起来。原本需要反复激励、检查、促进的诗词初读,成了学生们自觉主动的读。之后,笔者再次一句一句地带着学生拉长声音“读”,并让学生结对互相练习这种读诗方式。《送元二使安西》的诗词浅显,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通过读就能够了解和体会字词的意思。这样,古诗词吟诵教学就开始慢慢进入状态了。
2.从“诵”入手,知意入境
诵是读的更高境界,所谓“熟读成诵”,是在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后的诵读。学生能够正确地有节奏地诵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见图1),他们甚至还能文、声、意相结合地描绘出“细雨轻轻拂下飞扬的平日路尘,路旁柳色也在朝雨洗涤下越发新绿,诗人与挚友在客舍中依依劝酒惜别,愁望前路再无老朋友”这样的意象。可见,诵不仅可以读出古诗词的平仄和押韵,而且可以配合诗词句的音乐节奏,记忆效果比一般的读背来得要好。当吟诵者心口相应、心神合一时,就会悟到诗外之音,欣赏到诗词的意境。这也是那些读过私塾的前辈们能够张口成诵的原因了。endprint
3.从“吟”生情,会情悟意
吟的要求比诵更高,“日暮聊为梁甫吟”,即是一种直抒胸臆的情感投入。当学生在脑中能显现古诗词的意象时,教师再相机插入补充诗词的写作背景。此时的学生已怀着深挚的感情,沉醉于诗的意境中,加上教师的顺水推舟,让他们在嘴里“哼哼”诗句,体会该怎样吟出这首诗。学生的表现着实令人震撼,将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吟诵得荡气回肠,令人动容,那种肝肠寸断的惜别不舍、缠绵悱恻不亚于梁祝十八相送。诵到情深方始吟,仅当声情与诗人的生命融为一体,才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感受。可见,诗的感情是情绪的迸发,而声音则是情感的媒介,吟诵的读书方式,透过多变的音调,传递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并将其具体化为更形象的“意象”。
4.从“咏”入心,内化语言
歌者可以咏志,《尚书·舜典》中提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吟诵可以促进理解,理解后也更可以反过来促进“声情并茂的吟诵”,增添学生学习的愉悦感。
《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三叠》,这首古诗因为情意深重,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何为阳关三叠呢?据清张鹤《琴学入门》记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于是,课堂上教师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吟诵的时候,诗人希望元二记住诗中的哪一句?试着将那一句多读一遍。于是出现了以下四种读法。
【首联叠】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颔联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颈联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尾联叠】渭城朝雨浥輕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
除第一种首联叠读法值得商榷外,其余三种读法恰与学者考证的《阳关三叠》的其中一种“三叠”形式不谋而合。显而易见,反复叠唱即恋恋不舍,是强调情至深、意至浓的重要法门,作者以此笔法抒情,读者用此方法动情。从而心口相依,情随声咏,打破时空的界限,让读者和诗人的心紧紧相连!
四、结语
胡适在《梦与诗》中曾写道:“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又如曾国藩所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吟诵不单是一种读书方式,也可以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长处是少讲多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充分地读诵吟咏,从中领悟、涵咏、积累。这是眼、口、耳、脑整体协动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训练语感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最能体现古诗词特点的教学方法。希望吟诵这一文化遗产和曾经的教学手段,能被重新赋予时代的使命,再次生根发芽,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