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2017-12-08陆红瑜��

考试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初中阶段可行性

陆红瑜��

摘要:教学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所以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素质拓展训练作为当前较为流行的运动训练方式,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辅助价值突出,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更促进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可行性、具体策略,为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可行性;实施策略

一、 引言

素质拓展训练涵盖创新性、灵活性、趣味性、集体性特点,能够让所有参与训练的人员在不断的训练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并学会和他人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体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育是初中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作为性格养成的主要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很显然,素质拓展训练、体育教学目标之间有明显的相似性,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至体育教学中,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好的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 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1. 丰富课程资源

当前,阳光体育的发展,使得初中体育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传统体育教学在调动初中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热情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资源的补充,才能实现体育教学和时代发展的相互促进。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直接打破既往传统教学模式,综合初中生的性格发展特点、身体特点进行了内容以及方法的丰富,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

2. 健全学生性格品质

相对于小学生以及高中生而言,初中生处于成长以及性格突出的关键阶段,且有明显的叛逆期特点,所以无论在性格还是心理素质方面均有明显的缺陷。既往初中体育传统教学课堂,过分的依赖于教材内容,限制了学生的运动范围,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感,不利于性格、品质、心理素质的完善。与之相对比,素质拓展训练涵盖了心理学素质训练,强调每一个参与训练的人员挑战并完善自我,不但成功实现了身体协调发展,更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3. 丰富体育教学手段

初中阶段更为重视的是数语外类考试科目的学习,所以在体育教学上的重视程度不足,并出现教学明显单一化的局面,无法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包括田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教师教学过程中仅通过示范进行指导性教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当前,初中阶段学生主要为“00”后,而和时代共同发展的初中生对于教学质量、文化生活的要求更高,课堂主人翁意识和愿望较为强烈。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在凸显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丰富了教学手段,实现了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三、 素质拓展训练引入的可行性

1. 素质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之间的相似性

素质拓展训练是兼具时尚特点的教育活动,是在综合被教育对象特点的基础上制订的教育活动,且具有计划性、组织性,注重每一个参与人员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所以,无论是哪一类人群均适合发展素质拓展训练,综合特定年龄段人群的整体发展特点安排训练计划,综合提高训练参与人员的身心素质,而这些与初中体育教学无明显差异。

2. 素质拓展训练较为灵活

素质拓展项目一般不受场地条件、运动器材的限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特点,所以即便将其引入至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能够很好的适应,并被学生接纳和喜欢。当前,素质拓展项目以场地项目、水上项目、野外项目为主,所以在学校操场、游泳池、廣场、公园等均可开展,都是适合拓展训练的场地,仅加入少部分简易性器材就可以开展训练。

3. 体育教师易胜任

素质拓展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学生的专业性无较高要求,所以仅需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简单培训即可,另外加之教师自身既往体育教学工作经验,就能够很好的实现角色的转变,并更好的带领学生完成拓展训练。

四、 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策略

1. 学校工作完善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是体育教学不断开展、时代运动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理念,所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均需要注重此问题,并作出相对应的改善。就学校领导而言,对于拓展训练的引入应高度重视和支持。就体育教师而言,其必须实现从体育教师到培训师这一重要角色的转变,要求其具备组织管理能力、丰富文化知识、语言表达能力、责任心、亲和力、强健的体魄等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训练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兴趣意识,成功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2. 针对初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素质拓展项目

综合初中生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情况、学校教学资源、周边体育资源,寻找最适合初中学生的拓展项目,对既往传统体育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体育教学有明显的集体性特点,通过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成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并锻炼小组、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例如,运动项目可以选择荆棘取水、勇闯雷阵等。勇闯雷阵注重的是团队合作,考察学生团队内部的竞争以及合作关系和创新能力,包括团队任务的划分和协调等。项目的意义是让学生深刻理解惯性思维束缚,并养成创新意识,团队之间相互协作和支持、学习,降低恶性竞争情况。荆棘取水同样是团队合作,让团队成员在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取出荆棘中的水,能够利用的只有一根绳子和同学们的智慧。通过荆棘取水,能够提高团队人员的组织、沟通、协作能力以及领导技术、执行能力、个人奉献精神。

3. 丰富素质拓展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必须秉持适应性原则,并丰富教学方法,在借鉴素质拓展训练培训理念的同时结合初中生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教学场地、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素质拓展训练、体育教学的衔接,不可以为了实现拓展训练的引入盲目的照搬。

4. 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素质拓展训练、体育课堂二者在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受到运动场地的限制、条件的限制一般无安全隐患问题,而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一旦组织工作开展不佳,直接会造成学生运动性损伤表现。素质拓展训练中的项目对于参与训练的人员有明显的身心承受能力要求,才能实现心智锻炼目标。所以,在组织训练期间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在训练期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保护,避免运动期间的安全隐患。

五、 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明显的性格特点,并处在青春期阶段,增加了教学工作的困难性。体育教学是实现初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是传统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且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至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需求。为了保证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实施,要求学校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支持,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并在丰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在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初中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身体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邵景钰,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4,(13):66-66.

[2]舒志刚.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4,(11):61-61.

[3]邓勇.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6,(31):5-6.

[4]吴显华.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中外交流,2016,(3):106-106.

[5]王国胜.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2):162-162.

[6]王勇.拓展训练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5,(10):19-19.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训练初中阶段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