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的自主性学习

2017-12-08朱淑娴��

考试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功利性自主性初中生

朱淑娴��

摘要: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同样的,我们忘记了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背叛”,历史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有其深刻的重要性,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从这句话看来,历史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我们要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作为中学生,正是接触历史的初步时期,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使其对于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自主性学习。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习;自主性

一、 初中历史学科特点

初中历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中国古代史,这部分是不参加中考的,所以往往这部分的教学工作更难开展,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动力也不足。另一部分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这部分由于参加中考,所以情况稍微好一些,有一些升学欲高的学生对于这部分的自主学习的热情很高。但通过这种功利性的目的所刺激的自主性学习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单就功利性来说,历史学科也并不能满足功利性的要求,这不仅仅使得初中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自主性产生匮乏,也使很多家长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家长在督促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忽视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

而作为一门人文类的学科,它不仅仅有文化层面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用途,比如说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历史就可以很自然的成为我们的谈资,另外对于考古专业的学习,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对于文物鉴定行业,历史同样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于“历史无用论”,我们要坚决地批驳。而在平时的历史授课中,我们也要让学生们明白历史的作用,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强化这样的意识。

二、 当今初中生自主性学习的现状

在科技与科学“大爆炸”的21世纪里,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的生活,更高的速度,更舒适的知识获取途径,这些都是当代根深蒂固的“快餐文化”所导致的。同样无法幸免的是我们新一代的初中生们,根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初中生在课后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大多数的初中生并不能自主地完成学习,这对初中的教学工作存在不利的影响。尤其对于初中历史这样的文科性学科,人们由于功利性的熏陶,觉得这是不实用,没有用的学科,所以在初中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欠缺的同时,由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它在家庭教育中也没能受到家长的重视,这些都给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就要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方法来尝试解决。

三、 初学生对于历史学科自主性学习能力欠缺的原因

1. 学生自身原因

上面已经提到过,很多学生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学习的,而他们意识不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所以自主性学习的愿望低,而同样存在功利思想的家长也对于学生历史学习方面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另外,还有一些凭借兴趣来学习的学生在接触到历史学科时觉得要识记的东西太多,于是放棄了自主性学习。

2. 教师教学的原因

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学历史课,对于这门学科自主性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低下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教师教学存在着一定问题,没办法很好地引导学生爱上历史从而达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教育方式失败的典型例子就是照本宣科,原封不动地进行原文阅读,然后告诉学生哪里需要记住,哪里是重点,这样久而久之会使历史沦为考试的一种工具,学生们学历史只是为了成绩,学生们对于历史学科本身自然不会有很深的感情,也不会做到爱历史从而自主学习。

教师没办法很好地引导学生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眼界不够开阔。有时老师的水平决定学生的上限,如果老师做不到眼界开阔,知识储备充足,那么就不会讲出有意思的课来。一堂合格的历史课应该是既有预期的教学任务,又有延展性的故事,这样在故事中学习历史才更能让学生产生兴趣。

3. 教师缺乏幽默感

幽默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智慧的体现,是文明积累的产物。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应该将幽默运用于历史课堂上,让历史的学习寓教于乐,这种方式可以更快地被学生接受,也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4. 针对自发学习存在不正确的分析:在进行初中历史教育时,还有很多教师在学生进行自己学习时只注重表面,而且觉得学生自己学习是学生单独去学习,不需要老师的教导。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并且只在具体实施中,学生提问题,老师才会对此进行解答,不能够彻底改变老师单教知识的缺陷,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自己主动学习,只是让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

5. 只着重运用多媒体教课方式:现代多媒体授课方式,确实给以前的授课方式带来了提高的方法。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在进行多媒体授课时,缺少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那份感情成分,使得老师没有以前授课时的活力,老师通过声音、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的那份感情是多媒体不能体现出来的。以往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连接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的氛围,在以前授课的方式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因此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是有所不同的。

6. 学生自发学习目的的流失:一个好的学习目的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可以鼓励学生到达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但是在初中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时,大多数学生没有主动学习历史知识,跟老师和同学之间没有历史知识的交流。这部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认为把历史知识学习好没有很大的用处,大多数觉得把历史知识学习好,是为了以后的高中入学测试的合格。所以这些学生不是主动地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自主地加入到学习历史知识行列中。

四、 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

1. 对于抱着功利性目的来学习历史的学生,教师应该先从功利性方面入手,在课堂中强调历史学习的功利性目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转化学生的学习目的,让学生逐渐由功利性的学习变为兴趣学习。

2. 推崇主动合作学习法,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沟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日益增多,主动学习思想的根本也在于此。因为当前学生家里只有一个的比重越来越多,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单独主动学习,并且学生之间没有太多交流学习的方式,所以学生之间单独主动学习的本领要增强。除此之外,当前学生之间学习历史知识能力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彼此学习。老师在进行授课时,让学生组成小组形式学习历史知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彼此不同的方法,增加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使学生可以一起达成老师的要求。

3. 对于凭借兴趣来学习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敏锐地观察,诚实地总结,认真地制订教学计划,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从而打开学生们历史学习的大门,让学生们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4.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带领和引导学生。一个讲课可以不断的做延伸的老师,是会得到学生的崇拜的,当学生找到崇拜的对象就会努力去向这个榜样靠齐,这也会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愿望。

5. 教师也应该多留心生活,爱生活,从生活中总结出开心的事情,把它们移植到历史课堂上来,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轻松幽默。当然,历史的课堂有时有其独特的严肃性,也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论如何,幽默感是另一个可以使学生爱上历史、自主性学习历史的法宝。

6. 联系实际,激发历史学习的内在自主学习动机: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普遍规律,它有诸多的心理特征,其中包含着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学习的特征形式。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心理要素,它体现了一种内在的激励表现。只有当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表现出强烈的诉求和期望时,才能充分地把这种内驱力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持久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

五、 总结

当今社会,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的愿望与动力都十分低。我们从各方面分析原因,首先社会弥漫的功利性思想是元凶之一,另外在现代快节奏地向前大步迈进的时候,人们不愿停下脚步回头看了,这样的习惯也影响到现在的初中生。再者,教师教育水平不足,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是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究。

参考文献:

[1]杨丽英.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研究与探讨[J].中小学文化课程分析,2016,09.

[2]张清.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卜玉梅.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自主性的历史学习能力[J].学知报,2010,1,19.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利性自主性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