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写作教学中的兴趣激发策略

2017-12-08余坤垚��

考试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微写作氛围主题

余坤垚��

摘要:激发学生微写作兴趣的策略有氛围的精心营造、题目的多样设计、活动的丰富开展、自媒体的开发利用等,学生微写作兴趣的成功激发可以为教师顺利开展微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礎。

关键词:微写作;兴趣;激发;氛围;主题;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微写作的兴趣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微写作的兴趣培养要建立在学生的个性生活阅历和课余爱好上,进而挖掘微写作的素材,逐步引导学生写出优美的微作品。

一、 打造一个微写作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和积累的过程,因而初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并对笔记本提出具体的外观要求,要尽可能地装饰漂亮、硬质外皮、易于长期保存等。因为这个笔记本将伴随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并为自己的青春岁月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对笔记本进行装饰,如可以贴图、自己画画等,充分彰显个性。一个漂亮的笔记本能让学生产生喜爱之情,爱屋及乌,从而对微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打造一个浓厚的微写作氛围。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片文化墙,让学生自由地张贴自己的微作品,允许其他学生在作品后面“跟帖”,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可以每周更换一次主题,也可以不做限制,只要学生有好的微作品就可以随时发布出来与其他同学分享。除了在教室内开辟文化墙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走廊墙壁,开辟一片展示班级形象的走廊文化墙。与教室内文化墙不同的地方在于,走廊文化墙要设专人负责管理和定期更新,其他班级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其上的微作品,因而在内容选择上以宣传班级形象、学习气氛、团结友爱、公益活动、体育竞赛等内容为主,向外展示一个良好的班级风貌。走廊文化墙的开辟可以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激发学生进行微写作的动力,无形中形成班级间的竞争,在竞争中不断促进学生微写作水平的提升,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还可以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

二、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微写作主题

培养学生长久的微写作兴趣除了营造浓厚的氛围之外,在主题选择方面也很重要。我们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有的学生平时讲话伶牙俐齿,可一遇到写作文就无从下笔。究其原因是在写作时缺少一种交际环境。那在写作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将自己置于一种真实或虚拟的交际环境,这样就避免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和困境。例如,《一件难忘的事》《同桌》《我的爸爸妈妈》等作文题,学生从小学一直写到初中,还时常出现难以下笔的情况。我们以《同桌》这篇作文训练为例,要求学生回忆一下曾经真实的交际环境,即向自己的父母讲讲自己的同桌,此类话题在生活中也常常碰到,父母一般都很关心学生的同桌情况,在此交际环境下学生在写作时就感觉是和父母在谈话,自然有许多话会向父母讲,再通过一定的语言组织和谋篇布局,一篇很好的文章就出炉了。再举一个虚拟的交际环境例子,如在学习完《记承天寺夜游》后布置一个微写作练习:如果你就是张怀民,面对明亮的月光和庭院里平静的积水以及婆娑的竹影,你会对作者苏轼说些什么呢?这样就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交际情境中,能设身处地地感知当时的各种情况,就会有话可说,说则合情合理。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写作活动

微写作教学初期,要以活动作为外驱力,让学生产生体验和思维,从而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进行微写作活动时,教师切忌为了“活动而写作”,应该是“为写作而活动”。这里的微写作活动并不需要动用整节课的时间,为了写作而刻意模拟生活场景,教师只需要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即可。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时事新闻节目,然后就其中的某一则新闻为背景让学生开展微写作训练;也可以每隔一定的时间举行微作品交流会,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互相点评讨论;也可以办一个微作品刊物,把其他班级的微作品收录其中,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刊物的创办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这本小小的刊物装载着学生初中三年的点点滴滴,也是一笔成长的财富。

四、 依托自媒体平台开展微写作

在自媒体平台上开展微写作教学,尽管有教师的参与和监督,但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不会强制干预,学生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心情、兴趣、爱好等自主自愿地抒发情感;微写作也没有字数的限制,同时也对话题不做统一要求,学生可以随感而发,每个人都有话可说,还可以附有图片和视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虚拟世界。在自媒体平台上常可以看到学生的妙语连珠、真知灼见……这也为学生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更便于教师和家长加深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欣喜地默默关注学生每天的成长历程。教师还可以就某一个话题为学生做出示范,也可以对学生的微习作做出中肯的点评,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互相进行点评,营造一个自由、轻松、舒展的学习平台。

自媒体平台对于信息的共享性和即时性无疑增加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增进了学生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在教师参与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温馨、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

在自媒体虚拟平台上,可以展现出学生真实的自我,表达学生真实的想法,句子虽短,但都是一种心灵的自然流露,每个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评价者,促进了思考,丰富了情感,加强了交流互动,通过练笔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写作兴趣。

五、 选取便于教师辅导学生的微写作教学策略

(一) 形成微写作的基本课型

基本的写作知识、理论是进行微写作不可缺少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础,才可以在更好的平台上开展多样化的微作品创作,因而每周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用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每周再安排一节欣赏课或阅读课,教师认真准备资料,精心挑选经典的作品供学生讨论和学习,并长期坚持,以形成系统化。

每月安排一节基于生活运用的训练课。以留言、通知、说明书等短小的常用的应用文为训练内容,着重训练学生熟知这些应用文的写作格式、要素。每两周集中安排一节课下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二) 打造以学生修改为主的微写作修改流程

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历史上大凡传世的经典之作都经过作者的反复推敲和修改,才得以广为流传,并成为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微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修改自己的作品,力求做到逻辑清晰、文字精练、语法正确、用词精妙,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意识。

让学生互相修改彼此的作品,引导学生向他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互动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如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这些平台跨时空地将各种资源组合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对别人的作品发表意见,大家可以充分交流和讨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三) 确立不同阶段的微写作辅导重心

写作前辅导学生具备寻找、整合写作素材的能力。教师要輔导学生学会搜集、推敲确定“最有体会”与“最有意思”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经常性地把同类别的写作素材整合出来,既便于日后进行综合训练,也便于学生加深对同一类素材的认识。

写作中辅导学生具备借鉴典范课文的写作特色的能力。典范课文只是一种潜在的文本,而不是现实的文本。典范课文对学生写作的借鉴意义不仅仅是由作者意图、课文本身所决定的,更需要学生的有效阅读、品悟。因此,教师要摒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的辅导观,注重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

六、 不断形成关于微写作的个人实践理论

教师的写作个人实践理论是成熟的个人教学经验、系统的写作知识和前瞻的写作教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融合。教师拥有前瞻的写作教学价值观,才能保证微写作教学不会选错方向;教师拥有系统的写作知识,才能保证微写作教学不会教错内容;教师拥有成熟的个人教学经验,才能保证微写作教学的实践是有实效的。这样,教师才能为实践中的微写作找到合理的教学定位。为了形成个人实践理论,教师应该多阅读、多总结、多写作。

总之,无论是氛围的精心营造,题目的多样设计,还是活动的丰富开展,或者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自媒体开展微写作的阅读与训练等,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微写作兴趣,学生微写作兴趣的成功激发也为教师顺利开展微写作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伟.语文教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杨和平.突破作文瓶颈的三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微写作氛围主题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