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麻醉效果

2017-12-08郑翔王必铭卢敬利

浙江实用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胶浆利多卡因支气管镜

郑翔,王必铭,卢敬利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临海317000)

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麻醉效果

郑翔,王必铭,卢敬利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临海317000)

目的 探讨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麻醉效果。方法 将109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取高流量氧喷雾吸入利多卡因;对照组应用咽喉部喷雾吸入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药量、严重程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麻醉效果。 结果 支气管镜插入声门时和支气管镜操作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药量、严重程度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91.38%)显著优于对照组(74.51%)(P<0.05)。 结论 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对小儿支气管镜的术前麻醉效果较佳,可显著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减轻操作时患儿的不适感。

支气管镜;高流量氧喷雾;术前麻醉;利多卡因

良好的术前麻醉效果能保证小儿支气管镜诊疗的顺利完成。利多卡因由于表面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在患儿局部麻醉中应用最为广泛[1-2]。但利多卡因不同给药途径对麻醉效果差异显著。本文比较了患儿支气管镜检查前用高流量氧喷雾吸入利多卡因和局部咽喉部喷雾麻醉的效果,以评价两者麻醉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9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首次行支气管镜检查,心、肝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及全身营养状况良好,无传染性疾病;排除标准: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受损、生命体征不稳定及近期具有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利多卡因使用史,或对利多卡因过敏。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方法 两组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后均采取利多卡因胶浆滴鼻,共2~3滴;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约1mg,30秒内注射完;给予鼻导管吸氧1~3L/min;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高流量氧喷雾吸入利多卡因,将5mL的2%利多卡因放入雾化罐内,氧流量为5~8L/min,将高流量氧喷雾嘴置于患儿口腔内,指导其平静呼吸,且不间断深吸气,由鼻孔呼气,持续时间15~20分钟;对照组采用咽喉部喷雾吸入利多卡因,将5mL的2%利多卡因放入喉头喷雾器小瓶内,嘱咐并协助患儿后仰头部,张口并充分暴露咽喉部,喷洒2%利多卡因,直至患儿声带振动时可观察到液滴振动,每隔5分钟喷雾1次,每次3~5喷,共喷3次,持续15分钟;在支气管镜置入后的气管隆突处,注入4~8mL 1%利多卡因;两组基础利多卡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适量的利多卡因。

表1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3 观察指标 静息状态、支气管镜插入声门和操作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用量、严重程度评分(支气管镜通过声门和镜下诊疗操作时患者的感受)、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麻醉效果。采用智能电子血压计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评定标准:(1)体动判定标准[3]:患儿在检查操作过程中因不耐受而出现肢体或头部移位,且影响检查;(2)严重程度评分等级为 1~5 分[4],其中,无感觉1分;轻微难受2分;中度难受3分;重度难受4分;极度难受 5 分;(3)VAS 值 1~10 分[4]:无感觉 0分,难以忍受疼痛10分;VAS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4)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 3 个等级[5-6],优:支气管镜顺利经过鼻腔、声口,整个操作过程无中断,仅出现轻微咳嗽、喘憋;良:支气管镜经过鼻腔、声口出现咳嗽、喘憋,整个操作过程较为顺利,不超过1次中断;差:支气管镜经过鼻腔、声口频繁出现严重的咳嗽、喘憋,整个操作过程不顺利。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麻醉效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38%,大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2.2 心率与平均动脉压 两组静息状态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镜插入声门及操作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s)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 58 80.2±5.3 91.2±5.2* 86.4±2.7* 85.4±5.5 96.4±4.9* 89.4±5.0*对照组 51 78.9±4.7 105.1±6.9 97.4±4.6 86.2±5.6 112.5±8.2 106.4±4.6

2.3 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药量、严重程度和VAS评分 观察组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药量,严重程度等级评分以及VAS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药量以及严重程度评分和VAS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药量以及严重程度评分和VAS评分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体动次数(次/min)追加利多卡因药量(mL)严重程度评分 VAS评分对照组 58 1.25±0.17 21.3±4.1 3.92±0.49 7.89±0.43观察组 51 0.50±0.11* 10.1±2.5* 2.68±0.27*4.71±0.55*

3 讨论

患儿的氧储备能力较弱,支气管镜检查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脉氧下降等并发症[7-9]。既往针对行支气管镜检查患儿的局麻方案为咽喉部喷雾吸入利多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但术前麻醉效果仍欠佳,且利多卡因的用量较多,容易因此引发心脏和神经毒性。Carassiti等[10]对比高流量氧喷雾与咽喉部喷雾吸入利多卡因这两种给药途径,前者的利多卡因用量较少,极少发生局麻药用量过大的情况。由本文结果可知,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1.38%)高于对照组(74.51%)(P<0.05),说明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麻醉效果较佳。

Piepho等[11]报道,采用咽喉部喷雾吸入利多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行支气管镜检查容易发生恶心、呕吐,且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明显,可能与利多卡因分布不均匀、用量过多有关。但本研究中,两组静息状态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显著(P>0.05);支气管镜插入声门及操作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较好的术前麻醉效果,可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促进检查顺利开展。通过高流量氧喷雾吸入利多卡因,即以高流量氧为动力,将利多卡因分散成气溶胶并直达病灶,较咽喉部喷雾吸入利多卡因可显著减少利多卡因的用量。王志仪等[12]指出,高流量氧喷雾吸入利多卡因颗粒的直径较为理想,往往小于3μm,穿透力强,可沉积在外周肺部,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时间长等特点。国内外研究均认为[13-14],高流量氧喷雾吸入利多卡因的术前麻醉效果均优于单纯滴鼻法、常规喷雾法、环甲膜穿刺法等,且高流量氧喷雾吸入的依从性好,对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在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过程中,对患儿配合程度要求低,且利多卡因分布均匀,可随呼吸进入气道,对支气管麻醉效果显著,额外给予利多卡因的用量较少。由此可知,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的操作较为简便,以高流量氧驱动利多卡因气溶胶颗粒进入并沉积在鼻腔、咽部、声门及各级气道,充分麻醉,这可能是本文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的原因。对于行支气管镜检查患儿而言,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具有良好的术前麻醉效果,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减小生命体征波动幅度,可吸入高流量氧,改善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的缺氧状态。Sakles等[15]指出,高流量氧喷雾吸入利多卡因能够将利多卡因均匀地分布至各级支气管,甚至到达远端肺部,显著提高术前麻醉效果。由本文表3可知,观察组体动次数、追加利多卡因药量、严重程度评分、VAS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可减轻行支气管镜检查的痛苦,与术前麻醉效果较佳有关。

综上所述,高流量氧喷雾联合利多卡因胶浆滴鼻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麻醉效果较佳,可显著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对减少咳嗽、喘憋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1]Apfelbaum JL,Hagberg CA,Caplan RA,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irway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irway.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2013,118(2):251

[2] 盛俊峰,刘金环.咪达唑仑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观察.重庆医学,2015,7(7):961

[4] 黄助军,张国光,谢光武.气管内表面麻醉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医学临床研究,2016,33(2):307

[5] 程玉生,陆志伟.利多卡因对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评价.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1):38

[6] Sakles JC,Kalin L.The effect of stylet choice on the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 using the GlideScope video laryngoscop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12,19(2):235

[7] 邵丽,杨鲜妮,陆卫忠,等.三通喉罩通气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临床荟萃,2014,6(11):1224

[8] Johnston KD,RaiMR.Conscious sedation for awake fibreoptic intuba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Journal canadien d'anesthésie,2013,60(6):584

[9] 胡伟,安礼俊,李金玉,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抑制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重庆医学,2014,15(21):2796

[10]Carassiti M,Zanzonico R,Cecchini S,et al.Forc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using Macintosh and GlideScope laryngoscopes in normal and difficult airways:amanikin study.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2,108(1):146

[11]Piepho T,Weinert K,Heid FM,et al.Comparison of the Mc-Grath?Series 5 and GlideScope?Ranger with the Macintosh laryngoscope by paramedic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medicine,2011,19(1):1

[12]王志仪,陈一丁,李文瑶,等.异丙酚复合不同药物在门诊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3):1440

[13]Schlatter L,Pflim E,Fehrke B,et al.Propofol versus propofol plushydrocodone for flexible bronchoscopy:arendomised study.EurRespir J,2011,38(3):529

[14]王俊林,费建,施晓华,等.喉罩通气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江苏医药,2013,39(19):2340

[15]Sakles JC,Patanwala AE,Mosier J,et al.Comparison of the reusable standard GlideScope?video laryngoscope and the disposable cobalt GlideScope?video laryngoscope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in an academic emergency department:a retrospective review.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14,21(4):408

猜你喜欢

胶浆利多卡因支气管镜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填料指标对沥青胶浆粘结性能的影响研究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高黏改性沥青胶浆黏弹性力学行为分析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不同损伤度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胶浆自愈合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