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与中国市场共成长

2017-12-08文|吴

今日中国 2017年12期

文|吴 力

外资,与中国市场共成长

文|吴 力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外资与中国市场一起成长,它为中国经济带来养分,也与全球分享中国成长的惊喜。

改革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外资与中国市场一起成长,它为中国经济带来养分,也与全球分享中国成长的惊喜。

十九大报告为外资发展作出了更加明确的部署,强调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等。外资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转型中国,外资贴近活力市场

广东省东莞,正在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30多年来,东莞在外资带动下迅速崛起,成为“广东四小虎”之首,以“世界工厂”而著称的城市。

外资对于东莞有着特殊的意义。曾几何时,外资撤离东莞的聒噪声不断。然而,在这场产业“腾笼换鸟”的转型升级中,东莞吸收外资砥砺前行的身姿依然如故。

东莞市商务局局长蔡康不无感慨地说,目前,东莞加工贸易正向加工制造生态延展,并且简单的加工制造正向现代高端制造升级。

外资有进有出实属正常,结构优化,技术升级,催动着东莞吸收外资迈向更有质量的新阶段。2017年上半年,东莞多个镇吸引外资增速超100%,其中排名第一的石碣镇增速达506.3%,设计研发、电子信息、商贸物流、互联网科技、智能手机芯片、显示屏、摄像头、自动化基础零部件等成为投资重点领域。蔡康认为,东莞转型以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等为依托,围绕开放和创新而展开试点试验。

在离东莞1000多公里远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很多外资企业已经把“试验”化为了“实验”。法国体育用品知名零售企业迪卡侬从2003年进入上海,2017年9月1日,新总部亮相上海自贸试验区,命名“迪卡侬实验室”。

“建立实验室,目的就是要更加贴近中国市场,为消费者研发生产更优秀的产品。”迪卡侬大中华区副总裁王亭亭表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王亭亭说,迪卡侬1992年正式在中国设立采购点,随着大众体育快速发展,外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迪卡侬每年新开门店的数量从1-2家到20-30家,再到近两年的50家,已经进入100个城市,下一步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布局全国200个城市。与此同时,其对中国市场的定位也经历了采购、生产、零售、研发等变化。

变化无处不在。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外资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商务部外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5年来,中国吸收外资规模稳居全球前列,对中国经济社会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7年1-9月,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7.5%和24%,中部地区吸收外资大幅增长4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中国和全球都面临深刻的大变革和大调整,过去的机会窗口正在逐步关闭,中国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在全球竞争中树立新优势。

精明的外资只会调整布局,不会告别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

改革中国,打造引资制度优势

改革和创新,正在展开中国开放更加恢弘的画卷。

2017年9月,厦门,《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纲要》获金砖国家领导人核准,成为全球投资便利化领域达成的首份专门文件。一年前的杭州,《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获通过,成为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空白。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和经贸规则制定,以制度的力量遏制保护主义抬头,为不确定性增加的全球经济投下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定海神针。可是短短两年,中国凭什么能牵头为全球投资作出如此重要的制度贡献?答案不仅是中国的担当和自信,更是中国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推动的改革和创新实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张,强调要“实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做制定国际经贸规则、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参与者、引领者。”

9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出席2017商务战略研讨会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更开放、更公平、更透明的营商环境,培育利用外资新优势。

9月15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在《求是》杂志刊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经济外交重要思想。商务工作将以此为指引,找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职责定位,努力实现商务事业新发展新提高新突破。

近年来,中国商务部加快推进吸收外资相关工作。一是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两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性措施进一步减少至63条;两次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鼓励外商投资条目228条。二是加快推进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将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资企业设立和变更改为备案管理,实行30多年的“逐案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大幅提高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三是持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形成了“1+3+7”横贯东中西的“雁行阵”格局;在贸易、投资、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形成了123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四是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加速转型升级,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发布两个重大政策性文件,明确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域;同时,边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开放平台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活力中国,外资仍是重要动力

北京中关村核心区,微软中国总部,几乎每月都有新的投资决策从这里发出。

尽管微软创办已有42年,进入中国也有25年,但员工喜欢将中国公司称作“创业企业”。迎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浪潮,微软在转型中更加深度地挖掘中国市场。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Alain Crozier)表示,从中国到全球,以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微软正在加速打造充满活力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与中国客户共迎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其实,只要有合作的地方,机遇从来没有停止过。正如过去30多年,在中国的巨大市场和优质资源给予外资企业丰厚回报的同时,中国也借力外资闯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然而,眼下在全球经济变局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吸收外资正进入新的关口,中国是否还需要外资的争论一度甚嚣尘上。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出“三个不会变”等重要论述,并且强调“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不仅要坚持,而且要更好坚持”,“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外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持续扩大,从产业链生态到法律制度等方面来看,三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主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资企业不仅对中国就业、税收、进出口起到重要带动作用,其研发和技术投入活动更是中国创新的重要源泉,这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2016年,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利润占比达25.2%。外资企业数量不到全国各类企业总数的3%,创造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和1/5的财政税收,为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外资的作用,不仅要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和创新的贡献来看,还要立足全球竞争和未来发展的高度来看。外资把中国和世界融合得更紧密,跨境投资带动跨境贸易将密切全球经贸合作,推动人类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外资是中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发展,参与全球产业和规则竞合的重要动力。此外,外资流向还关乎全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和决策。以开放促改革、以外资示范和倒逼中国改革已经成为经验。

魅力中国,外资续写中国故事

“德勤投资中国已经100周年,见证着中国投资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几年,中国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日益改善。”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表示。

2017年9月,德勤在进入中国市场100周年之际,宣布一项总额约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计划,重金砸向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百年之计,在于树人”,德勤显然在为下一个100年谋篇布局。蒋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和企业转型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与世界联结得更紧密,德勤着眼于为中国市场长期提供卓越服务,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信心,来自于对中国市场的充分了解和理性研判,中国市场仍然充满魅力。上海美国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77%的受访美国企业在华实现盈利。中国欧盟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71%的受访企业2016年的税前利润接近2011年最好水平,51%的受访企业计划扩大其在华运营规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中国仍是全球最具魅力的投资地之一。魅力来自于巨大的消费力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来自于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基础设施,来自于人才资源储备逐步释放,来自于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自于力度渐大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外资企业需要对中国市场的变化作出更加敏锐的反应,而不是只看到中国传统优势弱化和税收等优惠政策退出等变化。

商务部外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全力协调推动《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致力于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之时,近年来美国推出了“选择美国”计划,东南亚国家也加大了引资力度。中国要避免产业链外移,同时加速产业规划和定位,推动东部地区形成利于高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推动中西部地区转变理念,扩大开放,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加速承接产业链转移,形成符合产业规划的外资集聚。

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巨大的市场购买力,不断升级的新消费,尤其是制度的创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将牢牢吸引住“眼光长远的外国投资者”。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一个更加开放、平等、自由便利的中国市场正在走来。外资,将与中国市场一起成长,将一如既往地续写创新发展的故事。

吴力 《国际商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