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2017-12-08吴思科
文|吴思科
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文|吴思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在世界进入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合作共赢,齐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习近平洞察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发展趋势,顺应并引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呼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建立客观反映国际力量对比现实的全球治理体系,为人类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难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习近平坚定提出,中国外交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为此,他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齐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习近平总是强调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合作共赢是对“21世纪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世纪命题的中国答案,强调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推动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为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了崭新思路。
构建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体现中国外交的大国担当。中国坚定致力于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努力发挥弥合分歧、劝和促谈的建设性作用。比如,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半岛核问题,提出“双轨并行”思路和“双暂停”倡议,为缓解半岛紧张局势、推动重启接触对话、维护地区和平安宁作出不懈努力;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主张,习近平亲力亲为,积极推动世纪难题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参与阿富汗、伊朗核、叙利亚、南苏丹等问题解决进程,同各国合力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等全球性挑战,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构建全球伙伴关系是近年来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色。习近平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伙伴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没有主从之分、阵营之别,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构建伙伴关系是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突破了非友即敌或结盟对抗的冷战思维,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提供了新模式。迄今,中国已同近100个国家、地区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习近平遍访五大洲50多个不同类型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合作组织,与各国领导人、各界人士和社会民众广泛深入接触和交流,讲述中外互利合作的典型事例和人民交往的友好佳话,强调各国和各国人民结伴而行、共创美好未来的重大意义。中国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弘扬正确义利观,不断拓展南南合作新内涵,增强同发展中国家互信、团结与合作。以多边为舞台,以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夯实社会基础、完善机制建设为渠道,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中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中国的“朋友圈”覆盖全球。
当地时间2016年12月20日,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中国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到驻地罗莎综合预备学校开展中利友谊共创美好未来—“蓝丝巾”爱心助学活动,与学校师生们进行文化互动交流,并捐赠足球、书包、水笔、水壶等30余类1000多件文体用品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其积累条件,打开道路。习近平将新型国际关系定义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这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外交的一贯方针,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愿望。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大亮点。中国倡导并践行新型全球治理观,维护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阿拉伯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加强金砖机制建设,成功召开金砖厦门会议,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不断得到提升。习近平还特别注重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深入发掘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治理理念和智慧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突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针对全球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化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外交这种积极变化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在发生更加积极的变化。中国一贯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同时,作为一个大国,应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之风重新抬头之际,中国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取向,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2017年9月6日,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开幕
习近平根据中国对外开放内外环境新变化,从古代丝绸之路汲取营养,创造性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有机结合,为中国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创建了新平台,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模式。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顺利落地,中国与许多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快速提升。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形成了各方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局面,为推动世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贯穿整个欧亚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包括中亚、西亚、北非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广阔腹地。“一带一路”倡导实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当地时间2017年9月21日,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就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召开会议,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会议
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时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中国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中国将继续在国际上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争取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越来越多的中国机遇为世界各国共享。在迈向和平发展的新的征程中,中国外交将不断谱写新的篇章,中国将与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吴思科 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高级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