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以笑养生
2017-12-08赵非一
◎文/赵非一
姜昆以笑养生
◎文/赵非一
用“开怀大笑”享受生活,用“忙里偷闲”来保健养生。
平和心态,难得糊涂
姜昆出生于北京一个清苦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小学老师。在母亲的童谣声中,姜昆对表演有了最初的概念。贫穷是他对童年的第一印象,当时全家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那时的少先队员要穿白衬衫、蓝裤子,但姜昆的裤子从来都不是蓝色的,不是洗得发白了就是打着各色补丁。小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天能穿上新的蓝裤子。
尽管生活十分拮据,身为长子的他却很懂事,牢记父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导,从来不在物质上向父母提要求,只有一次例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姜昆和同学们去景山少年宫玩,眼巴巴地盯着背着乐器进出少年宫的孩子。回到家姜昆对爸爸说:“我想考少年宫,长大了当演员。”爸爸却犯了难,买一把小提琴要花两个月的工资,就是买一根笛子,全家也得好几天吃不上菜,所以只能拒绝了他的要求。但姜昆并没有放弃,决定自力更生。北京的七月,正是太阳最毒的季节,姜昆光着膀子,在酸臭的西瓜皮堆里淘金般地捡瓜子。身边是苍蝇飞舞,头顶是烈日当空,实在晒得受不了了,就捡一块瓜皮扣在头上。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捡得越多,离少年宫就越近。捡着捡着,突然一双熟悉的旧胶鞋出现在面前,原来是爸爸。他抬头喃喃道:“我想考少年宫,所以捡瓜子卖钱。”爸爸的眼角挂着泪水,良久才开口:“爸爸会想办法的,不要去捡这些脏东西了,你看看你哪里还有学生样,像个野孩子。”为了省钱,姜昆报考了少年宫的戏剧班。
小学毕业后,姜昆打算去考中国戏曲学校,结果到了门口,又被爸爸拉了回来,因为家里觉得“花十年也不一定能出名,文艺饭太难吃了”。考不了艺术院校,姜昆就立志自学成才。经过不懈的努力,姜昆14岁的时候终于在电影《白求恩》中客串了一个小八路,只有一个镜头,一句台词“洋大夫来了”。
年少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姜昆努力奋斗的性格,一路走来,他总是心态平和,姜昆深信:笑是最好的保健。他说:“人最怕的就是动心计、伤心。‘心’在人的生活中起着让精神和身体相结合的支柱作用,所以‘心’必须要养。养就是别老操心、累心、动心计,就是喜,就是乐,就是没心没肺。做人得想得开,不能较真。做事认真,处世糊涂,潇洒一点才能开心、健康。”
爱好运动,坚持锻炼
1968年,17岁的姜昆主动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成为首批离开北京奔赴北大荒的知青。在开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列车上,他和刚认识的几个青年组成了“列车宣传队”,尽情地表演起来,这吸引了一个姑娘的目光,她就是姜昆后来的妻子李静民。
虽然身在环境恶劣的大山,但姜昆一直用欢乐感染着身边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姜昆听到了马季的《友谊颂》,领略到了相声的魅力,就把平时给战友们讲的故事改编成相声,从此与相声结下了不解之缘。1972年,姜昆得知中央广播文工团的相声演员到兵团慰问演出,立刻坐火车赶往佳木斯,舞台上演出的正是郝爱民和李文华,姜昆怎么也没想到,日后会与李文华成为“忘年交”。回到驻地后,他满脑子都是刚才听到的相声段子,就默写了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姜昆以黑土地为舞台,和出身相声世家的师胜杰一起创作起相声。
1976年是姜昆艺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兵团的文艺骨干,他和师胜杰到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演出后的第二天晚上,姜昆突然被一个警察模样的人拦下,那人二话不说就把他带上了车。姜昆坐在车上越想越害怕,车上的人看出他的不安,笑道:“是马季老师想见你。”来到马季面前,他激动得话也说不出了,机械地回答着问题。“说相声愿不愿意?”“愿意!”“到中央广播说唱团说相声愿不愿意?”“愿意!”调令下来了,离开的那天,姜昆和李静民登记结婚了。
兵团的生活又苦又冻,问姜昆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笑笑说:“觉得苦了就说相声自个儿乐乐,觉得冻了就踢球呗。”“那时候一副眼镜20多块钱,一脚凌空飞射就碎了,半个月工资没了。后来就改打篮球,人家说我投篮不准,只能打后卫,因为我蹦得挺高,抢球还行。”姜昆说自己年轻时就很爱运动,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每天坚持锻炼。“上班的时候每天步行一小时,冬天能走到微微出汗,特别舒服;不上班的时候,就早晚绕着小区院子跑一跑,还能锻炼意志。”
作息规律,均衡饮食
不知不觉间,和姜昆聊到了他已故的挚友侯耀文,他说自己最痛恨侯耀文不爱惜身体。“他(侯耀文)平时对身体太马虎,作息极不规律,饮食也不正常,他常说自己舍不得睡觉,把时间浪费在睡觉上,亏得慌。”
经历了好友的离开,姜昆现在愈发珍惜健康,尤为注重饮食规律和均衡营养。“现在很多老年人都吃素,但其实对那些靠素食来延缓衰老的人来说,选择种子类的食物效果会更好,比如玉米、薏米、小米、高粱、豆类;还有埋进地里就能发芽的薯类,如红薯、山药、土豆、白萝卜、胡萝卜等。同样体积的这些种子食物与蔬菜相比,营养价值要高得多。”
已过“耳顺”之年的姜昆,现在一直践行着用“开怀大笑”享受生活,用“忙里偷闲”来保健养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