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怀林铁林

2017-12-07黎明林立卢晓

红岩春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河北省委河北毛泽东

黎明林 立卢晓

林铁(1904-1989),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人。在万州中学上学时期,曾受到萧楚女、恽代英等人的影响,后来到北京中国大学、法政大学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党组织的派遣,前往法国巴黎从事学运和工运的革命工作,担任中共留法支部书记。后来到莫斯科列宁学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担任中国支部书记。1935年回国后,曾被派往张学良的东北军开展统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长,省军区政委,省政协主席,兼任华北协作区主任等职,是八届中央委员。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顾委委员等职。

工作从实际出发

1949年7月12日,中共河北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保定召开,宣告中共河北省委成立,林铁任省委书记。1952年至1957年,张家口、宣化及16个县,承德市和8个县以及天津市相继划归河北省,林铁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

那些年,为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林铁要求各级干部向书本学习,向工人和经营管理者学习,向实践学习。1956年,他亲自带领省辖市的市委书记们,到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3省参观学习。毛泽东得知林铁的东北之行后,曾约他进京汇报。当林铁联系河北实际,讲了取经学习的收获、体会后,毛泽东频频点头,嘱咐他:“就是要这样钻,钻进去,学会我们所不熟悉的东西。”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林铁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他曾多次强调,省、地、县、乡的党政领导机关和一把手,必须把农业生产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了帮助农民解决缺资金、没种子、少农具等困难,他采取了种种措施,组织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他甚至亲自动员和组织商业、供销部门到内蒙古、张家口等地贩运牲畜,以解决农民缺少耕畜的问题。

为了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林铁狠抓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他坚持亲自动手、积极领导的方针和抓典型、树样板、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抓出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很有影响的典型。比如,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组织起来,被誉为“社会主义之花”的饶阳县耿长锁社,以“三条驴腿”起家,以“穷棒子”精神闻名全国的遵化县建明社,被毛泽东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的安平县南王庄王玉坤社,都在林铁的具体指导下,发挥了重要的榜樣作用。

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林铁坚持“巩固提高,稳步前进”的方针。他强调从实际出发,既防“左”又防“右”;既不能落在群众的后面,也不能盲目冒进。针对1953年一些地方盲目追求数量和高级形式,及某些干部强迫命令、违背自愿互利原则等问题,他主持拟定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纠正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盲目冒进偏向的指示》,要求在全省认真贯彻执行。1955年春,他又针对初级社发展过快的情况,提出了“进行整顿,合理收缩”的要求和具体指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正确的,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从建省到60年代初期,林铁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的指示。他抓工业的指导思想很明确:立足本省资源,以发展轻纺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同时发展为农业技术改造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为实现工业化打基础,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

河北平原盛产棉花,50年代棉产量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建省伊始,林铁就把发展纺织业作为发展工业的重点之一。“一五”期间,河北省先后在石家庄、邯郸动工兴建了10余个大厂,一举建成了石、邯两个规模大、门类全、具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的纺织基地。“二五”期间又在石家庄、邯郸、唐山、承德,兴建、扩建了一批纺织、印染、化纤、丝绸和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使生产能力有了新的发展。到1965年,河北的纱锭拥有量一跃而居全国第二位。

林铁特别重视基础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北基础工业很薄弱,只有少量的煤炭、电力和钢铁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林铁的精心组织下,基础工业的建设进展很快。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开滦、峰峰、井陉煤矿的扩建,新建了兴隆煤矿,并新建、扩建了几个大型发电厂。

这期间河北的采掘、冶炼业的发展也比较快,扩建了龙烟铁矿,改造了宣钢和唐钢,新建了寿王坟铜矿。到1957年,河北的基础工业由小到大,走出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路子。

注重民生,兴修水利

海河水系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系,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海河哺育了河北儿女,也给河北带来了频繁严重的洪、涝、旱、碱灾害。据历史资料记载,从1368年至1948年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83次,旱灾407次,平均3年4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河北省各地普降大雨,各河洪水猛涨,全省13条主要河道普遍漫溢,决口达134处,波及8个专区79个县,淹地2750万亩,受灾人口702万。1953年至1956年,全省受淹面积达6800万亩以上,其中1954年受灾面积达3736万亩,石家庄被淹;1956年受灾面积达4500万亩,当年因灾减产粮食25亿公斤、棉花1.5亿公斤。

面对严重的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林铁深刻认识到,要发展河北的工农业生产,必须制服洪水,把水害变为水利。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林铁就狠抓治水不放。根据海河上大下小、入海不畅的扇形水系的特点,在治水初始,林铁提出了上蓄(兴建水库)、中疏(修河开渠)、下排(增辟入海尾闾)的总体战略,并且在实践中确定了“以蓄为主,民办为主,小型为主”的方针和以小型为基础、中型为骨干、修建必要的大型工程的做法。在短短几年中,河北就建成大型水库18座、中型水库21座和大量的小型水库,开挖了多条排水入海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海河水系的洪水。

据老战友原水利部长李葆华回忆:1951年至1954年和1958年至1959年间,由河北省、北京市和水利部协作,先后修建了用于北京供水的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在修建过程中水库占用了河北省怀来县耕地15万亩,淹没了怀来县城和81个村庄,移民6.7万人,安置任务繁重而艰巨。林铁顾全大局,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endprint

与此同时,林铁还积极组织动员民工参加官厅水库的修建。整个水库建设动用了830万个工日,绝大多数是河北省投入的。在其他物资、财力的投入上,河北也是积极主动,尽了最大的努力。林铁对修建官厅水库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可说是有求必应。

在修建密云水库时,林铁一如既往,曾多次亲自主持省委开会,专门研究参加领导建设工程干部的抽调,民工的组织和生活安排,就连民工补鞋、吸烟等具体问题也都想到了。同时,在水库施工期的每个春节,林铁都让省、地、县组织慰问团,前往工地对民工进行慰问。

1963年7月末8月初,河北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毛泽东对河北这次遭灾非常关注,灾后的8个月里,4次到河北了解灾情,询问救灾工作的安排。11月12日,林铁同省委其他负责同志一起,向毛泽东汇报河北抗洪斗争的情况。当汇报到十大水库在防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时,毛泽东高兴地说:“我要从南到北把你们的十大水库都看看。”毛泽东还指示:“你们一定要把河北的洪水制服,把河北人民从水旱灾害中解救出来。拯民于水火之中嘛!”林铁请求毛泽东把这个指示题写下来,以鼓励河北人民,毛泽东当即答应。11月17日,毛泽东挥笔题了“一定要根治海河”。

从此,河北以根治海河为中心的水利建设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步伐,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坚持真理,积极倡议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是林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最为人称道的领导作风。他每年都抽出不少时间深入城乡基层,体察群众的情绪,了解群众的疾苦,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之初,林铁也曾遵照中央的指示,组织领导了河北的“大跃进”运动,但随着运动的不断开展,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央领导在反思,林铁也在反思。

10月以后,毛澤东和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问题有所察觉,着手纠正这些错误。正在外地考察的林铁,8次给省委书记处写信,对纠正河北“大跃进”中的错误提出意见。

据林铁的部下原黑龙江省委书记王路明回忆,林铁在信中多次强调:自留地再加一点,一户可以有一亩或一亩半自留地;小部分土地可以包产到户;在灾区,在荒地多、生活困难的地方,可以采取临时性的办法,搞“借地渡荒”,每个劳动力分一二亩地,定产部分顶口粮,多产归己。还特别强调:在很困难的地区,迅速明确“保命田”,不要再拖。否则,拖的时间越长越不好办。

在林铁的倡议下,1962年5月,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了放宽农村政策的若干规定。包括:自留地可占到耕地的10%;社员小片开荒,超过自留地数量的,不收回;允许农户养大牲畜,养猪实行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原来2%的食堂菜地,可分到户作为猪饲料地,养种猪的农户可给到半亩;国家收购肥猪,可采取购留各半的办法,也可采取包干的办法,并要兑现奖励政策;社员经营家庭副业的范围,可适当放宽,凡适合家庭经营的编织、缝纫、渔猎、刺绣、养蚕、养蜂、采集等,允许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条件下积极经营,允许其产品自产自销;农村铁木加工、理发、修鞋、阉割等业,允许社员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等等。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林铁倡导省委作出这样的决策,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些政策对恢复生产、渡过困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年暂时困难时期刚刚渡过,1963年河北又遭受了特大洪水灾害,受灾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0%。其中,绝收面积3100万亩,灾情之重是历史上罕见的。依靠群众,生产自救,渡过灾荒,成了党政领导机关的紧迫任务。当时,农村正在开展“四清”运动。林铁提出,重灾区可以不搞“四清”,以便使基层干部集中精力,领导群众抗灾渡荒。省委书记处同意林铁的意见,对全省农村工作重新进行了部署。这样做,对稳定灾区基层干部的情绪,战胜水灾,重建家园起了重要的作用。

林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962年1月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之后,林铁要求省委各部、委,各口,全面检查4年中各方面(工、农、商、学、兵)的工作。他要求,在总结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成绩就是成绩,缺点错误就是缺点错误,不夸大也不缩小。经验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要理清、谈深、讲透。

他亲自主持起草了河北省委的《四年总结》,经省委常委会、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几次讨论,九易其稿,而后印发各地市县和省委各单位征求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经过这次总结,河北的工作出现了转机,推进了河北的政治、经济形势较快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文革”中林铁受到错误的批判。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林铁重新恢复工作。1980年7月河北省委下发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为林铁同志平反的决定》,彻底为林铁平反。

编辑/杨洋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北省委河北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四川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简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梁丛
孙婷婷
落马者 周本顺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