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背影
2017-12-07温玉吟
温玉吟
高一暑假,清吟和妈妈从书店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本珍贵的诗集,说珍贵,其实价钱不贵,只是因为这本书是摆在畅销书专柜的当代诗集。清吟家的条件还不错,但家里都是《红楼梦》《简爱》《中国上下五千年》之类的书,像这种书妈妈是不肯买的,妈妈认为,这种没有珍藏价值的书到图书馆或亲友家借来看看就行了。
但是对清吟来说,这本书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与清吟同城的一位作家叔叔写的诗集,清吟今年16岁,他比清吟几乎大30岁,有40余岁,正好和清吟的爸爸同龄,比爸爸还大几个月。清吟是他的小“粉丝”,见了他的诗集就非买不可。
妈妈手里拿着一本张晓风的散文集,教初中语文的妈妈说:“这才是真正的书呢!”清吟不以为然,她手里拿的不是书吗?况且,那是一位作家叔叔以真诚的心写的诗集。
清吟在12岁小学毕业时便注意到了这位笔名叫“恩庆”的作家叔叔,那时候恩庆已经有不少著作,是一位个性低调的诗人、作家。清吟在一本书上看到了恩庆的诗歌代表作《杯中月》,那是一首200多字的现代诗,朗朗上口,清丽婉约,诗人不但将典故运用自如,还把并不存在的时空描绘得令人身临其境——难道恩庆乘坐时光机去过古代?不然,他怎么能把古时的月色写得这样美好呢?
清吟坚信,只有心地纯净的人才有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歌,这位作家叔叔一定和她一样,是个单纯善良的人。
清吟在长大,作家恩庆的价值和境界也在被社会发现,他的朦胧诗和散文诗、散文和随笔、短篇小说和杂谈纷纷被报纸和杂志刊登,一时间炙手可热。
当低调的中年诗人被推到高峰时,刚学会上网的初二学生清吟正在用鼠标浏览着他的一篇篇诗文,有时候,清吟也会在家中订的报纸和杂志上读到他的作品。初二一年,清吟读到了他差不多16篇作品,但直到初三时她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以前,清吟以为他留着“地中海发型”,西装革履,一副体面又严肃、刻板的样子,初三时看到了他小小的一张半身照,她才发现自己完全猜错。
照片上的恩庆看上去平易近人又朴实,拍这张照片时他年近不惑,可黝黑的脸上却自然流露出羞涩的微笑。
14岁的清吟不叛逆、不张扬、不前卫,就是和爸妈的关系若即若离,而爸妈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清吟童年时代的日子,家里平平静静,现在却……难道,以前的平静只是冷淡?难道真像语文书上说的,暴风雨来临之前,海面都风平浪静?
清吟有点儿怀念童年生活,刚满3岁时,爸妈把她从老家接回来,一家人团圆了。在那个初春,刚从老家回来的清吟上了托儿所——没错,托儿所,在爸爸的单位里,每天玩耍时都能听到高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做广播体操的声音,清吟在那儿过了三个学期就上了幼儿园。那时爸妈很年轻,都在奋斗着,也在清吟身上花了不少工夫。清吟那时不孤单,上学也从来不哭,因为她知道托儿所就在爸爸单位,而广播体操声和读书声又是那么诱人,她心里充满了对学习美好的向往,还有,那时爸妈不吵架呀!
后来,爸爸调了单位,回家少了,这大概也是爸爸妈妈现在关系如此紧张的原因吧。
爸爸如今调到了第三个单位里,那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他每周回家两次,但回家后和妈妈说话却不多,他们的性格都倔,也有些内向。
清吟也渐渐对爸妈封闭了自己,家中的欢声笑语渐渐减少,甚至消失。清吟很少对爸妈讲话,爸妈也很少讲话,三个人都很沉默。清吟的性格也变得内向了许多,她不爱笑了,原先她可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呀!
不过,清吟的心没有变,还是那颗纯净透明、童真善良的心,只是她让自己的心披上铠甲,此时她和爸妈之间像有一堵厚墙,这堵墙垒得太高太厚,爸妈看不到真实的她,她也感受不到爸妈。
寒假里的一天,妈妈带清吟去逛商场,清吟在二楼书店的杂志专柜发现了恩庆的文章。这是恩庆走红以后在某高校举办讲座的演讲稿,据说他上台既不带草稿也不带小抄,只是事先在心里列好提纲,上台后便即兴发挥,谈吐自如,讲了1小时,后来被整理成文字稿。
清吟捧读着这篇演讲稿,对刚满15岁的她来讲,这篇谈及民族文化的文章并不难理解。作者显然很有民族意识,谈到人数只占全球0.2%的犹太人却拿到了约五分之一——近20%的诺贝尔奖时,作者认为,这要归功于民族意识和认同感,他说犹太人流离失所时依然有着强大的凝聚力,还举了观看犹太人逃亡纪录片发现的细节为例来说明,这些给了清吟既早熟敏感又稚嫩脆弱的心灵难忘的冲击。
清吟一口气看完了演讲稿,她发现作者还对建筑、美学情有独钟,向往欧洲,他认为人文荟萃的欧洲有着精美的城市,讲了清吟以前从不知道的东西:明信片和海报上的欧洲风景精美动人,但欧洲并不只有一栋建筑、一条巷子那么美,如果看电影时细心观察,人们会发现那儿一整座村庄、一整座城市甚至一整个国家都那么美。
啊,向美向善的种子在清吟心里生根发芽,破土而出。而且,这位作家叔叔才华横溢又不做作,演讲语言亲切随和,还能对他再了解得详细些吗?清吟抬头一看,发现畅销书专柜上,恩庆写的散文集正在她头顶上“闪耀”。
清吟拿过来就读,这才知道了恩庆是草根出身,是农村长大的平民子弟,曾经度过勤工俭学的中小学时代,走過了那些饱尝挫折的岁月,才拥有了如今“守得云开见日出”的日子。
清吟不觉激动得小脸有些发热,她缠着妈妈买下那本杂志和散文集,还有巴金的《秋》。妈妈认为,买巴金的书和纯文学杂志可以,买当代作家的书则无必要。清吟把那本书紧紧地抱在了怀里,看着因家庭关系紧张几乎自闭的女儿,妈妈还是答应了。
清吟捧着自己钟爱的作家的书回家了。她捧读着这本书,仿佛在和作者对话,作者的语言平易近人,有零距离交流的感觉,尽管有些内容对稚嫩天真的初三女生并不适用,但清吟特别喜欢最后一章《别过早失去单纯》。
清吟早熟敏感是真的,但她纯洁得像一张白纸,常常困惑要不要抛弃清纯质朴,此时有不惑之年的作家来告诉她“别过早告别单纯”,令她顿时身心舒爽,茅塞顿开,丢掉了很大一块自卑的负担,也多了一份自信。
抬头,挺胸,风雨再大都不怕。如日中天的作家也是从挫折中走过来的,如今她面对的这些人生考验算什么呢?破茧成蝶会有时,尽管破茧时有疼痛,还要战胜黑暗。
清吟初中毕业后就要去幼儿师范读书了,五年制,高中大专一起上,琴棋书画都要通,妈妈舍不得她:“听说舞蹈课上,劈叉下不去时老师会给你踩下去,你还是跟你爸去读普通高中吧?”清吟说:“在师范学到的东西会对我更有帮助,我不小了,我自己选择的道路会自己负责的。”
恩庆在书里写过,他原先不在乎学习成绩,浑浑噩噩混日子,走上社会后的某一天才顿悟自己想要干什么,从此大量写作和学习,可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相当重要,所以清吟在15岁时就学着给自己定位,早早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高一暑假,清吟又买了一本恩庆的诗集,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是稚嫩得像朵小花的初中生,高一一年她读了几十本课外读物,参加了很多活动,还学会了写诗……清吟在外一年,手腕、足踝都长粗了一圈,苍白的小脸有了血色,性格也坚毅了许多,真正从孩童长成了少女。
当清吟翻看着那100首小诗,竟感到不可言说的惆怅与失落——一年了,恩庆叔叔写的诗歌仅仅是从零到整成了合集,而清吟却从苍白、软弱、无助的小孩子长成了坚毅、坚强、有主见的少女。多读了几十本书,多了一年集体生活和校园活动的经验,清吟发现,那诗歌里的美好梦境褪色了,那些华丽的修辞、花团锦簇的辞藻、新鲜奇特的思维方式莫名其妙地暗淡了,失去了原来的色彩。
可是就在不到10个月前,这些小诗还那么神奇和迷人,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慰着她稚嫩的心灵,又像一扇窗户,让她看到了15岁前看不见的色彩。
曾经让清吟无比崇拜的作家,他身上的色彩怎么会暗淡了?
清吟至此才看清自己和“偶像”的关系:当年她像仰望一座高山一样仰望恩庆,甚至因此有了学习写作的动力,稍稍成熟后蓦然回首,发现他不再那么高大,其实他的高度没有降低,是她自己的境界提升了。
对于清吟来说,他更像自己文学上的爸爸,虽未曾谋面,可她曾经在那可望不可即的背影的鼓舞下,战胜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是“偶像”的力量让清吟从柔弱走向了刚毅。
背影,背影,在清吟的眼里,时而高大,时而模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