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妹”腾飞破苍穹 斩尽荆棘终有成
2017-12-07焦裕松习仁国
文/ 焦裕松 习仁国
“九妹”腾飞破苍穹 斩尽荆棘终有成
文/ 焦裕松 习仁国
瞄准全球民用航空产业巨大的市场规模,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机载系统和设备供应商为目标,积极参与到全球民机产业的发展和竞争浪潮之中。
十八大后,国家陆续提出了“军民融合”、“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民用航空产业作为天然的军民融合体,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加快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京机电”)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机载机电系统和设备供应商,在“一主两翼”协同发展道路上,紧密围绕国家和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机电公司顶层规划要求,深层结合民用航空产业发展蓝图,着力用实际行动助力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
组织变革迎契机
南京机电从最初接触转包业务开始,于2009年成立了转包生产事业部;随着C919项目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的全面铺开,蛟龙600等型号陆续上马,于2010年顺势成立了民机管理部;紧接着新舟700项目亮相,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研制任务和不断壮大的转包业务需求,南京机电适时调整组织架构,于2013年将原来的转包生产事业部和民机管理部合并成立了民机事业部,由此掀开承研系统级项目的新篇章,首次将国外知名供应商法国赛峰集团纳入供应商范畴展开联合设计。
随之,宽体项目开始竞标论证,重型直升机、大型运输机等项目也都完成意向论证。面对发展势头迅猛的民用航空产业,南京机电进一步确立了“到2020年,跻身国际民机产业的一级供应商”的发展目标。于2016年成立了航空工业南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由航空工业科工、机电公司和南京机电三方出资,将民用航空业务单独成立子公司灵活创新发展,定位于机电公司民机液压、燃油、空气管理、二动力系统的国际合作、转包生产和自主研发产业基地。
科技公司作为南京机电民用航空板块发展的践行者,承担着开拓国内外民机市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完善科研项目管理、确保民机商业成功、最终实现南京机电跨越腾飞的历史重担。结合南京机电“三创两翼一主导”的发展战略,目前,科技公司在多个民机项目开发上取得较大进展:完成C919液压、燃油和空气管理系统首飞安全性试验和首飞保障,完成02架机产品交付;完成AG600首飞研发试验和全机产品交付;CJ1000AX项目完成起动机核心机研发试验和交付;MA700项目获得冲压空气涡轮(RAT)等四个工作包,并完成PDR评审;MA60项目获得适航挂签;B787厨房制冷包项目完成转包零件首件开发;启动PC12制冷包产品级转移生产项目。随着发展战略和业务扩充的需要,公司将积极参与宽体项目竞标,争取燃油、液压、空气管理、飞控作动、RAT系统、前轮转弯等项目的研制任务;进一步加大转包市场开发力度,争取更多首件开发工作。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全价值和全产业链的一级供应商,不忘初心,革故鼎新,积极参与到国际民用航空产业的广阔竞争舞台。
型号牵引强能力
在C919大飞机项目中,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机载机电系统和设备研究单位,南京机电全面积极参与了C919项目的研制工作,直接和国外一流供应商开展全方位合作,不仅要克服语言关,还要克服“工作时差”和“文化差异”,协调解决各种沟通中的障碍和矛盾。在合同谈判中,无论是“唇枪舌剑”、“锱铢必较”,还是外方民机专业能力带来的震撼冲击,项目团队在国际民机产业一百多年发展历程的洗礼中不断成长,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高效管理团队和专业工程团队。
在全面生产交付阶段,为了满足民机产品制造符合性、适航等要求,南京机电克服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按时交付了各项产品,为C919飞机的顺利下线奠定了基础。在鉴定试验阶段,共有600余项试验需要在首飞前完成,其中9项产品需要接受中国民航局(CAAC)的现场目击检查,这对于第一次按照国际标准DO-160G要求进行试验验证的南京机电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项目团队制定严密的时间计划,每天跟踪协调,及时上报试验进展、状态、风险、问题,特别是液压产品的首飞安全性试验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需要8个月才能完成的试验工作。团队只有一个试验技师,人不够用。民机总师、项目经理和设计工程师就冲上去,经常是上午在外面进行振动试验,下午就得赶回单位进行耐久试验,晚上还得整理试验数据,编制试验报告。人歇设备不歇,设备保障组时刻待命,设备故障不过夜,出了问题马上解决,专家团队随叫随到。正是这种型号无小事的团队协作和忘我工作精神,使得液压项目按照节点完成所有的首飞安全试验。
面对发展势头迅猛的民用航空产业,南京机电进一步确立了“到2020年,跻身国际民机产业的一级供应商”的发展目标。
2017年4月18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通过首飞放飞评审;4月21日,顺利完成了第三次高速滑行测试;4月22日拿到了中国民航局CAAC的特许飞行证,正式批准试飞;4月23日完成了首次抬前轮试验;至此,终于迎来了5月5日全球瞩目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举国欢呼铭记这一历史时刻!
不同于C919大型客机,AG6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在技术积累有限、无国外供应商参与的情况下,走的是完全自主研发道路。南京机电是AG600飞机最大的机载系统供应商,承接了气源与空调系统、压力加油系统、前轮转弯系统、水舵操纵系统四大系统及液压能源产品的研制任务。六年来,以民机总师、系统设计师、主管设计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国内大型民用飞机机电系统级研发毫无先例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缜密论证,通过与主机进行多次联合定义,在多项系统级研发上填补了行业空白。面对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供应商种类众多、资源协调难度大等局面,项目管理团队主动出击, 严格把控,通过多级计划、分层考核等手段,综合运用看板管理,风险会议等方法,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成效。此外,按照质量和适合工作要求完成
↑2016年5月27日,航鹏合资公司在美国克里夫兰召开董事会。
在C919项目牵引下,南京机电肩负起为国内外民用飞机提供燃油、液压、空气管理系统系统解决方案,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国家使命。对多家供应商的审核、跟踪和验证,所有交付产品、试验件均一次通过局方检查,得到局方和主机高度评价。AG600项目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最好实践,成功实现了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换升级。通过AG600项目型号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南京机电的系统集成能力和供应商管理能力,为后续民机型号系统级任务争取增加了竞争砝码。
面对国外成熟先进的机载机电系统与设备供应商,国内的供应商才刚刚起步。面对FAA和EASA不断提高的航空产品适航准入门槛,在C919项目牵引下,南京机电已被确定为燃油、液压、空气管理系统的系统集成和设备发展的产业化基地,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整合机电公司各家单位整体资源和能力,实现在这三大系统上的全面提升和发展,肩负起为国内外民用飞机提供燃油、液压、空气管理系统系统解决方案,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国家使命。
通过C919项目,南京机电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派克、利勃海尔等国际先进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在MA700项目上,南京机电又与奥创、赛峰等国外公司开展联合研制等业务合作;转包业务上,通过与外方多轮协调争取和工艺改造,业务量明显增长,陆续承接了派克、穆格、汉胜和霍尼韦尔公司转包项目。为加强与国际优秀企业合作的广度、深度,南京机电陆续与霍尼韦尔公司合资成立了凯信公司,与派克公司合资成立航鹏公司,与汉胜公司合资成立航胜公司。此外,南京机电重视体系能力发展,与加拿大AVERSAN公司就民机体系建设开展试点项目合作。
在国内合作方面,“一个好汉三人帮”,培育和发展国内民机产业链和生态圈就是南京机电作为系统供应商的重要工作。只有将国内力量整合起来,国内供应商才能参与到民机型号,进入民用航空市场,与国外供应商开展合作与竞争。南京机电结合航空工业的民机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要求,在自身承担型号项目研制开发的同时,不断总结并完善项目管理、研发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制度,帮助参与民机项目机电公司内外企业的研发和交付的能力建设,承担起了发展国内机载产业链的重任,作为液压、燃油、空气管理系统三大系统牵头单位和合同主体,担负了对国内二级供应商包括新航集团、四川泛华、天津津电等公司的管理和带动工作。在C919和AG600项目中,南京机电的对国内单位承担的研制任务,进行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构型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培训,帮助发现并解决民机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组织南京机电及客户和局方的各类专家培训,协助国内供应商不断完善民机研发管理组织架构,建立了符合民机要求的质量适航管理体系,以及高效的项目管理、鉴定试验管理、制造符合性检查和生产转移等过程管理程序文件。在南京机电的组织下质量体系审核总,发现并完成77条不符合项的检查整改工作;为了满足民机适航要求,南京机电组织局方完成对国内供应商20余次工序、产品和试验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为C919成功首飞和AG600即将首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体系壮队伍
南京机电民用航空产业在取得跨越性历史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研发体系不完整,技术能力薄弱,系统级技术储备较少,加工能力相对落后,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等。面对项目研制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南京机电积极对标国外先进企业,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在确保研制任务按时完成的前提下,尤其注重民用航空产业体系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体系能力建设方面,重点围绕产品开发全寿命周期,结合ARP4754A顶层要求和国外先进企业做法,建立并形成一套高效运作的自主研发能力体系,主要包括质量适航体系、研发体系、项目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制造管理体系等建设内容。通过体系能力的建设,强调了对全流程过程的管控,大大提高了民用航空项目研制的工作效率,让所有员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016年航鹏投产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最难的是思维和习惯的改变,需要员工摒弃多年来的军机开发思维模式,强调以需求为导向,注重过程确认,确保结果正确。南京机电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制定了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开展“全员普及、专业提升、专家培养”三步走系列培训。在“全员普及”方面,通过“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类民机业务培训,使员工逐步认可民机行业研发特色,扭转思维习惯;通过“引进来”,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讲解民机研发理念和工具方法等,使员工迅速适应了民机全流程研发过程;在“专业提升”方面,注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针对性地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做到术业有专攻;在“专家培养”方面,南京机电特别重视培养专家型技术人才和综合性管理人才,培养了一批系统工程师、质量专家、适航管理专家、构型管理专家等。在所有从事民机事业的员工不断坚持和努力下,南京机电正在打造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民机研发和管理梯队。
志在长空牧群星
世界民机产业舞台虽然很广,但在波音、空客两相争霸的局面下,一直都以欧美供应商为主,这对于新入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南京机电将在巩固C919、AG600、MA700等项目基础上,坚定新一代飞机的发展方向,积极争取国内宽体客机、通用飞机、重型直升机项目的系统配套任务,逐步提升研发实力;积极采取合资、合作、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抓住国际市场契机,实现转包业务向部件、产品升级转型;基于适航条款要求,逐步完善研发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造管理体系等建设内容;通过型号培养和锻炼,整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南京机电将坚持并深入推进各专业核心业务发展战略,紧抓航空机电系统的振兴和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思维模式的创新开辟新的产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引领客户市场,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机机电系统供应商;瞄准全球民用航空产业巨大的市场规模,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机载系统和设备供应商为目标,积极参与到全球民机产业的发展和竞争浪潮之中。
九年征程,我们的“九妹”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如利剑出鞘,划破苍穹,斩尽荆棘终有成;不久的将来,蛟龙600也将迎来其首飞征程;中国民用航空人正砥砺前行,创新超越,为放飞更多中国人自己的飞机不断努力奋斗!
(作者:焦裕松,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主任、总经理;习仁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