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修专业中德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12-07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王瑞君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合作项目模块德国

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王瑞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汽车制造业、汽车运输业、汽车维修业、汽车美容业等新型产业应运而生,并将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态势。依据省市各级关于职业教育教学国际化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校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简称GFBM)合作,开展汽车机械电子维修技术项目的国际办学。

1 中德合作办学背景

1.1 外方学校理念

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汽车机械电子维修技术认证项目是以德国汽车行会课程为标准,结合考核认证的体系。整个教学项目与工作领域完美结合,并以工作情景进行设计,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其教学模式以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师组织引导,指导学生,服务学生。注重培训学员的从业能力、社会能力,特别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外方学校优势

(1)外方学校国际地位高。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是德国柏林地区规模较大,培训力量非常雄厚的,非盈利性、有政府背景的集团化教育培训机构,承担欧盟和德国国内各有关部委和政府机构委托的各类项目培训。

(2)外方学校国内合作多。自2007年起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对华开展合作以来,与北京、上海等国内多家企业集团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有着较强国内合作基础。

(3)职业证书含金量高。GFBM-汽车机械电子维修技术认证项目的培训证书是国际认可的,由德国汽车维修行会和德国柏林职教集团共同颁发的“汽车机电维修技师”证书。

1.3 社会现实需求

(1)汽车产业发展需要高标准的技术人才。目前,德资企业大量涌入中国,汽车产业更是如此。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世界主流品牌在宁波均设有高端4S店,而符合德国汽车维修要求的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产业发展急需职业教育能培养出符合德国技术标准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而引进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2)中职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国际合作办学。宁波市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办学国际化是今后5年职教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文件精神,汽修专业要创新要发展,就要形成专业群或产业链,打造成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职业教育优势专业,并且汽修专业是本市教育行政部门重点要发展和打造的骨干专业和品牌专业。

(3)国际合作项目需要高质量的深度合作。纵观宁波市职业教育学校现有的国际合作项目,大多停留在教师出国培训、学生互访交流、外籍专家讲学等初级阶段,缺少深层次的实质性合作。需要高标准的国际性课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与考核模式,才能真正将国际合作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专业建设,服务于学校发展,最终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1.4 学校特色的需要

(1)人才培养要体现高标准,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高标准、高质量、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培养,才是学校的教学目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关键就是课程,就是要引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2)教学管理考核要高质量,符合培养优秀人才的需求。教学管理考核一直以来是广大学校在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高质量的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样对于专业发展来说也需要高质量的管理和考核机制,让学校培养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3)学校办学要体现国际化,引领产业发展的需求。学校目前已经与北京现代汽车、上海通用汽车、德国巴斯夫、美国PPG、博世公司等8家企业总部开展了“五轴联动”的深度校企合作,有着良好合作基础。但缺少与国外教学机构的合作,这也影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快速发展。

2 中德合作办学规范

2.1 组织规范有条不紊

(1)签订协议,推进基础建设。经市、区教育局推荐,2016年学校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正式签约,双方将合作共建“中德汽车机电职业技能培训(鄞州)中心。为开展中德合作项目,学校在德方专家的指导下,对现有的实训中心进行升级和改造。通过对场地的重新规划布局、设备的重新改造添置,以及资料的收集整合来为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2)课程引进,开展师资培训。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将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及课程资源,借助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专家的力量,自行开发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选派汽车机电专业的骨干教师参加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举办的师资培训班获取执教资格,并参加德国的“汽车机电技术师资资格”认证考试。

(3)证书引进,共建质量管理。为切实深度开展中德合作项目,引进项目课程模块证书和德国汽车行会协会机电维修技师书。同时为保证中德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学校与德方共同制定管理和考核制度,双方共同管理,共同考核,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

2.2 招生规范、精益求精

(1)招生对象面向人人。中德合作班招生对象为全日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年级在校学生,学生人数为25人。

(2)报名方式自主选择。前期学校向学生介绍和宣传中德合作项目,在班主任的组织下,以告家长书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家长。让学生与家长进行讨论确定是否报名。

(3)考核录取规范科学。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相结合,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笔试内容为汽车专业课程,包括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子技术。面试内容为汽车相关专业问题的阐述。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进行百分制折算后,根据总成绩排名录取。

2.3 教学规范科学合理

GFBM-汽车机械电子维修技术认证项目作为一个国际认可的认证项目主要侧重于汽车机电系统,技术整合及未来汽车新能源系统。由德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提供的4个基础课程模块和7个专业课程模块组成。基础课程模块分别为K1维护保养、K2机械修理、K3电气修理、K4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模块分别为M1总体检查、M2发动机机械、M3能量舒适安全、M4发动机管理、M5驱动链、M6底盘制动、M7其他驱动系统。由于德国双元制体制下的课程安排与学校课程安排存在出入,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安排,具体如下。

(1)小班化建制。根据德方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将原先一个班级40人的建制调整为25人一个班级。

(2)项目式教学。为实现德方项目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对中德合作班的专业课进行调整,以半天4课时为一次课进行安排,同时每周安排16节课,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3)德国式考核。学校引进德国的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全方面进行考核。

3 中德合作办学机制

3.1 交流合作深度开展

(1)出国考察促转变。2016年8月,汽修专业技能教学主管领导施建定老师在德方的安排下,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周的考察调研。本次调研让学校对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的专业教学理念、双元制教学模式、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考核评价效果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从而促进了管理团队对做好此项目的意义的理解,提高了汽修教学团队做好项目的信心。

(2)师资培训促成长。为培养符合中德合作项目实施要求的专业师资,2016年8月,学校委派4位专业教师赴北京参加德国专家主讲的为期2周的涉及项目实施的专业技能、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4位首批中德合作项目教师的能力,推动项目的有效实施。

(3)留学培训促发展。德方承诺,为中德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优秀师生提供赴德国交流与短期培训深造的机会,并协调地区汽修产业中的德资或中德合资高端企业为中德合作项目班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

3.2 师资引进保质保量

(1)中方教师。为保证中德合作项目顺利进行,学校安排了首批4位汽修骨干专业教师参与中德合作项目,并参与教学。4位教师在德方的安排下,对中德合作项目的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进行综合培训,从而保证了中德合作项目的有效运行。

(2)外方教师。为更好地与德国教学模式相接轨,学校同时聘请2位德方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参与此项目。2位德方教师有德国的汽车维修专业大师证和相应的教学资格,并有多年的教学培训经验。主要协助学校专业教师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过程监控和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

3.3 课程与资格证书引进切实有效

(1)课程引进。为更好地发挥GFBM-汽车机械电子维修技术认证项目对于学校汽修专业的推动作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德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提供的4个基础课程模块和7个专业课程模块。改变学校现有的实训体系,将德方的课程方案植入适应本专业的课程大纲框架。同时安排每周16课时开展中德合作项目课程模式的教学,占到总课时的43.2%。在日常教学中,专业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设定教学方案、设计项目、分配任务、构建技术文档,并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并对学生的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

(2)资格证书引进。中德合作项目引进证书为项目模块证书和汽车机电维修技师证书两类。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在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后将接受符合德方专业教学标准和技能考核标准的质量考核,德方为通过模块考试的学生颁发相应的模块技能证书;学生修完所有规定的模块内容并通过全部模块考试后可以申请德方的“汽车机电维修技师”证书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德国汽车维修行会和德国柏林职教集团共同颁发的国际认可的证书。

4 中德合作办学特色

4.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中德合作项目的开展,通过德国专家的专业技能、课程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共同开发并完善7个专业课程模块配套的中德合作校本教材,优化建设7个专业课程模块教学所需要的实训中心,为整个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形成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中德合作项目师资队伍。

4.2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任务为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以讨论合作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德方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比较成熟的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适合学校特色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从而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整个专业内涵建设。

4.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试点班教学工作的开展,探索出一套新颖的中德结合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能够为社会、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优秀汽修人才。同时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使中德合作班学生的模块证书考核通过率和德国行业协会的“汽车机电维修技师”证书的通过率达到预期目标。

4.4 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

通过成立中德合作课题研究小组,完成课题研究,并形成一套可供借鉴的国际合作经验,促进专内涵建设进一步发展。同时,为今后各类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提供宝贵经验,也为各兄弟学校开展类似合作起到借鉴作用。

4.5 发挥推广社会效益

在合作成功的基础上,力争促成柏林职教集团主导的“中德汽车机电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能在本校挂牌成立,并开展相关社会培训,将国际合作的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合作项目模块德国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我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进博会江苏签订55个合作项目 总规模近50亿美元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在德国喝啤酒
“梦梦”“娇庆”德国行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油气田开发方案申请对外合作项目的关键点解析
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签订254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