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2017-12-07
舆情观察
YUQING GUANCHA
踏上新征程 书写新篇章
2017.10.27
舆情链接:
《“只留清气满乾坤”展现强烈自信和担当》 人民网评2017年10月25日
《中国新时代是世界的机遇》人民网2017年10月31日
《不要人夸颜色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1日
《千载一时 一时千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
【舆情回放】 被称为“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世界的关注中胜利闭幕。10月25日,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发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的宣言。中国道路的探索和成就,恰当其时地激荡起世界新的思考。
【主流声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对中国有深远意义,更有着“世界价值”。中国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渴望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人们,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在本国获得成功的社会主义政党,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
广州垃圾分类,这次来真的
“多扔垃圾多付费”,体现公平
“多产生多付费”本就是公平收费的应有之义;而“分类垃圾少付费”则有利于激发市民的垃圾分类热情。
日前,《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提请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进行二次审议。与一审稿相比,二审稿进一步明确了垃圾分类的个人责任,提出按照“多产生多付费”等多项原则进行收费,同时以积分入户、物质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市民开展垃圾减量和分类。
如今,“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垃圾处理路径。而广州上述草案提出的“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多产生多付费”本就是公平收费的应有之义;而“分类垃圾少付费”则有利于激发市民的垃圾分类热情。
目前,城市对居民征收垃圾处理费基本都是按户计征,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缺点是既不公平也不利于减少垃圾。比如两口之家与五口之家产生的垃圾显然是不一样的,但付费却一样,对两口之家来说显然不公平。由于产生垃圾多的家庭不用多付费,那么部分人就有可能缺乏环保意识,肆意制造垃圾,增加了垃圾总量。
在几年前,广州就曾试点过垃圾计量收费,这种办法类似于“多产生多付费”。据当时媒体报道,试点情况并不理想。然而,至今广州仍没有放弃这种想法,原因在于,付费杠杆可能是解决“垃圾围城”最科学的路径之一。这就是说,如果市民不想多掏垃圾处理费,只有改变观念少产生垃圾。
其实,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的部分城市早已采用垃圾计量收费制,具体做法是按容器收费、按质量收费、按垃圾袋(券)收费等。哪一种做法更适合我国国情,广州有关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
当然,全面实施垃圾计量收费制,对居民和管理者都是一种考验。对居民的考验是,会不会为了少掏垃圾处理费而逐步建立起环保意识;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则需要考虑如何有效防止部分居民在趋利性作用下偷倒垃圾以及还需要哪些软硬件来支持制度的推行。
为防止垃圾计量收费后部分居民乱扔垃圾,韩国经验可供借鉴。据悉韩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监督与执行体系。比如,政府方面设立了“官民共治”模式,建立了奖赏举报食物类垃圾非法投放制度,并在每个居民生活垃圾收集站安装了摄像监控设备。这些举措大大调动了居民的监督意识、参与意识,并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需要指出的是,垃圾计量收费即便有了制度支撑,实施起来也不会一帆风顺。要规范上千万市民的行为,同时统筹各个环节的衔接并非易事。对此,相关部门要有心理准备,既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长远看,垃圾“多产生多付费”是一种趋势,是解决“垃圾围城”的一条有效路径。
□冯海宁(媒体人)
2017.10.27
【舆情回放】 10月24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提请审议。《条例》提出按照“多产生多付费”等多项原则进行收费,同时细化了引导与鼓励的措施,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做得好或有助于积分入户、获得物质奖励等。
【网络舆情】
法制日报:即便有制度支撑“多产生多付费”,实施起来也不会是一帆风顺,因为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模式,涉及不同居民、各区域监管部门等复杂主体。对此,我们要有心理准备,既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
人民网:多扔垃圾多缴垃圾处理费,虽然公平合理,但会不会异变为只剩下多收费,而把垃圾分类变为次要,甚至沦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无关紧要”?
【决策点睛】 实行“垃圾多产生多付费”的模式,不仅是一种趋势,也有利于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因而,“垃圾多产生多付费”值得一试。在“试”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但要切忌后续配套总是“等明天”。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网:如果说,我们党近40年前通过改革开放打破旧体制,是革故,是“破”,那么今后需要致力的可能更是一个鼎新的过程,是“立”的过程。鼎新有时比革故更难。所幸,这个充满朝气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
人民日报:今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以不懈的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顺大势而动,立潮头而为,新时代中国举非凡气魄、毅力和恒心,为世界各国共同走向美好未来注入信心和动力。
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最根本的遵循,就是在领导中国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同时,还具有全球性眼光。世界帮助中国,中国回馈世界。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政党,也越来越为世界人民服务了。
【决策点睛】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实现新目标、完成新任务,要求我们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让我们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继续前进,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奋斗中,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把楼堂馆所真正关进“笼子”
2017.11.1
【舆情回放】 《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日前公布,明确机关、人民团体新建、扩建、改建、购置楼堂馆所应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建设标准。此条定从2017年12月1日起执行。1988年9月22日发布施行的《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网络舆情】
红网: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条例》给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箍上“金箍”,显然正是“扎牢不能腐的笼子”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具体方面。
东方网:如果把新《条例》形容为制度笼子的话,这样的笼子可以说既“铁”又“密”。“铁”体现在制度的严厉性上,“密”体现在制度的周密性上。如此一来,就能有效防止某些地方今后再钻制度漏洞。
【决策点睛】《条例》的颁发为那些违规违纪的行为设定了“尺码”,为楼堂馆所的建与禁设置了“底线”和“高压线”。接下来,就是要细化制度,让规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