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感知与满意度研究*
——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
2017-12-07武慧慧
何 彪,武慧慧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会展与节事旅游研究】
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感知与满意度研究*
——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
何 彪,武慧慧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对当地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等方面有广泛的影响,而当地居民的态度关系到民俗节庆活动的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探究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感知和满意度情况,结合现有的研究文献,以在海南白沙举办的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和深入访谈,获取当地居民对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等影响感知数据和满意度情况。然后经过多次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节庆活动举办满意度题项和影响感知题项中分别提取公因子,对满意度和影响感知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的满意度与社会生活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大,而与环境影响的相关性不大的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民俗节庆活动;感知;因子分析
0 引言
民俗节庆活动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承方式。作为节庆旅游活动的重要形式,各地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呈现蓬勃之势。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能为地方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并能提升地方知名度。然而,大量的客流也会挤压当地居民生活的空间,引起当地居然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不满。民俗节庆活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很多,其中当地居民既是东道主,同时也是参与者和表演者,扮演着多重角色。当地居民的利益和需求受到民俗节庆活动的影响,同时他们也会影响民俗节庆活动的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感知与态度,对于民俗节庆活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例,尝试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居民感知情况和满意度进行研究,并为更好地举办和发展民俗节庆活动提出建议,以期为地方民俗节庆活动的成功策划和有效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地方节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 文献回顾
Gatz.D认为,节事旅游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组织者、游客体验、社区等多种因素[1]。Roche从政策角度探索了城市如何举办大型节庆活动[2]。Leea H和Graefe A R探讨了节庆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相关问题,比如节庆场所的拥挤问题、容量控制及其管理问题等[3]。可以看出,国外学者认为从当地居民角度思考节庆活动的举办非常重要,他们也已经注意到节庆活动举办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并对该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讨。国外学者对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研究是旅游研究的领域之一,Mathieson和Wall从当地居民的角度,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对居民存在经济、社会和环境3方面的影响[4]。Ap和Crompton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在经济与环境影响方面的态度趋于一致,而对社会及文化影响的态度则存在分歧[5]。戴光全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对大型活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尽和系统的分析[6]。秦瑞鸿以山东潍坊为例,分析了节庆产业对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7]。陈楠等以北京奥运会为例,研究了北京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及参与合作意识的关系[8]。柴晓敏、刘卿则分别以杭州和深圳为例,研究了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居民影响感知、深圳居民对节庆旅游影响的感知[9-10]。于文文以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例,对事件旅游的居民感知和态度进行了研究[11]。刘莉丽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居民对世博会的影响感知[12]。李翠玲以杭州西博会为例,研究了社区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的影响感知[13]。盛蕾以上海桃花节为例,研究了举办地居民对节事活动的社会经济影响感知[14]。陶伟等从民俗节庆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视角对认识居民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民俗节庆对不同身份居民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意向都产生了积极影响[15]。刘博等认为节庆可能增强也可能消解地方认同,其对新创民俗节庆如何影响地方认同进行了相关探讨[16]。
从以上文献来看,国外对节庆方面的当地居民感知研究的文献较少,比较多的是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在国内,研究较多的是重大事件的居民感知研究,而针对民俗节庆活动居民感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2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2.1研究设计
民俗节庆活动对当地的影响存在于多方面,主要包括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影响、环境影响3个方面。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秦瑞鸿、盛蕾等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其他类似的专业研究内容和三月三节庆活动的特点,构建了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感知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调研问卷的设计。问卷设计共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居民的基本信息,共11个题项;第二部分是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满意度题项,共15个题项;第三部分是民俗节庆活动的影响感知项,共23个题项,并将影响感知划分为社会生活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3个方面。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问卷题项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即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知进行选择。本研究主要从外部影响因素探索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感知与满意度,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验证研究设计的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2数据采集
本文以2016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为调研对象,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2016年4月9日-11日,历时3天。发放对象是2016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主会场的白沙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居民。发放地点选在活动现场以及居民生活聚集区,包括白沙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文化公园、凤凰城商业广场、白沙中学3处人流相对集中的场所。调查方式采取随机调查,根据时段安排,每天调查次数为3次。由于本次问卷采取一对一作答的方式,提高了问卷的有效性。最终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如下: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21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74份,无效问卷42份,有效率80.56%。
3 调研结果分析
3.1数据统计分析
3.1.1 样本特征统计
根据采集的174个有效样本,通过SPSS22.0分析居民的样本特征,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总体来看,居民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符合本次调查分析的基本要求。
表1被调查居民样本特征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3.1.2 样本信度测量
信度用于反映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本文用科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α)作为反映信度的指标,即内部一致性系数。科隆巴赫系数越接近1,信度就越好。一般认为Cronbach’s α≥0.70时,就认为其内部一致性较好,属于高信度;当0.35≤Cronbach’s α<0.70时,其信度一般;当低于0.35则不可取。从分析结果可知(见表2),调研的满意度题项和感知题项的科隆巴赫系数值分别是0.941和0.865,均大于0.7,属于高信度,即测量结果具有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说明问卷题项设计可靠。
表2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3.2满意度和影响感知分析
3.2.1 满意度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白沙居民对于本次黎族苗族三月三节的满意程度最高的一项是“三月三主会场的选址”,除了此项以外,其他项的满意度均没有达到80%,这表明当地居民在参与三月三活动中,并没有很深入的参与体验。79.4%的居民对“黎锦技艺展示大赛”表示满意;79.3%的居民对“民俗旅游活动”表示满意;对“活动安排”“体育竞技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及成果展”“工作人员的服务”“路标和植物标牌”“公共卫生”的满意程度分别是67.2%、71.3%、75.3%、75.3%、70.2%、63.2%;当地居民对于组委会在组织和筹备三月三节庆活动的效率的满意度是70.1%。尽管活动是在白沙主会场举办的,但是还是有少数居民表示对三月三节庆活动不了解,其中不了解比例最高的项目是体育竞技比赛,占5.2%;其次是黎锦技艺展示及比赛,占3.4%;再者是民族特色商品的呈现,占2.9%。
3.2.2 影响感知分析
根据前述研究设计,本文将当地居民对三月三节举办的影响感知分为:社会生活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见表4)。
(1)社会生活影响感知
由表4可知,当地居民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正面影响感知较高,对“三月三节庆活动举办有助于了解不同的人群和文化”的赞成率最高,89.1%的当地居民对此表示“同意”或者“非常同意”;88%的当地居民认为三月三节的举办增加了结识新朋友的机会;还有86.8%和85.6%的当地居民认为三月三节的举办可以给黎族苗族一个展示文化的机会和提升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85%的当地居民表示个人非常支持本地举办节庆活动。但是关于居民生活方面的负面感知也较为突出,主要包括“交通堵塞,出行不便”“人流过大,过度拥挤”“使用周边设施变得困难”等,赞成率分别为40.2%、42%、34.5%。
表3 当地居民对三月三节的满意度描述性统计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2)经济影响感知
从表4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正面经济影响感知的赞成率没有社会生活影响感知的高,但是负面经济影响感知较负面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的要高。85.1%的居民认为节庆活动的举办使得城市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赞成率最高的一项;有81%的居民认为“节庆活动的举办是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就会”;还有80.5%的当地居民赞成“节庆活动的举办会让道路状况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是总的来说,82.8%的居民认为节庆活动举办的积极影响要大于消极影响;居民在“更多投资和商业机会”和“使用新的公共设施”的赞成率分别为79.9%和79.3%。但是当地居民在经济影响的负面感知的赞成率也是较高的,认为节庆活动的举办使得当地物价上涨的占53.4%,这是在所有的负面感知中赞成率最高的一项。
表4 居民对三月三节影响感知的描述性统计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3)环境影响感知
由表4可知,白沙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环境影响感知是偏于负面的,有46%和31.6%的居民分别对节庆活动的举办使得“废弃物增多”和“噪音增多,打扰了居民的基本生活”等的负面影响表示同意;27%的居民赞成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22.4%和23.6%的居民认为节庆活动的举办使“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当地的治安状况变差”。
3.2.3 满意度和影响感知的关系分析
为了简化数据,首先对满意度题项和感知题项进行因子分析,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目的是检验调查数据是否能进行因子分析。KMO测度用于检验采样是否充足,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是否足够小。KMO取值在0~1之间,其值越大,因子分析效果越好。Kaiser认为,如果KMO的值小于0.5,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球形检验用于测度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即变量分类至各因子的集中度是否足够,它可以表明因子模型是否合适。由表5可得出,满意度题项和感知题项的KMO值均大于0.5,Bartlett的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0.050,说明了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5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接下来分别对满意度和影响感知的问题项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提取,并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的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5,满意度选取了2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5.327%;影响感知选取了5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8.712%。如表6、表7所示,从表7的因子提取可以看出,本文对节庆活动举办的影响感知分类是较为合理的。
根据因子提取的结果,对当地居民在节庆活动举办中关于满意度和影响感知的相关关系进行描述,由表8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活动内容的满意度和居民在社会文化的影响感知在0.01显著性水平时显著相关,以及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感知在0.05显著性水平时显著相关;当地居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分别对居民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和对城市经济影响感知在0.01显著性水平时显著相关。说明了当地居民对三月三节庆活动的满意度与社会生活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大,而与环境影响的相关性不大。
表6 当地居民对三月三节举办的满意度因子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表7 当地居民对三月三节举办的影响感知因子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表8 当地居民在节庆活动举办中满意度和影响感知的关系
注:**. 相关性在 0.01 级别显著(双尾)。*.相关性在 0.05 级别显著(双尾)。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4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1.民俗节庆活动举办地区的居民对节庆活动举办的正面感知较强,大多数居民表示活动的举办可以提高地方知名度、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有助于产生认同感及荣誉感等。
2.民俗节庆活动举办期间必然也会伴随产生一些副作用,当地居民对出现的负面影响感知明显,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建设与规划发展的缺陷,如道路规划不善、管理水平偏低等。
3.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的满意度与社会生活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相关性大,而与环境影响的相关性不大。
4.通过访谈,笔者还了解到当地居民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比如宣传工作不是很到位、路标设置不醒目、节日氛围不浓、现场秩序有待改善等,许多访谈对象认为主办方在场地的设计方面不合理,像类似的大型节庆活动,主办方应该考虑到人员分流的问题,增加观众的观赏体验。
4.2对策建议
1.当地居民借助节庆活动举办的契机表达了对城市建设问题的关注,并认为城市建设不足带来了节庆活动举办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了节庆活动参与者(包括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体验感。因此,当地政府可借此活动举办的契机,加强市政规划和建设,通过节庆活动举办改善当地市政环境,也不失为节庆活动对当地的价值贡献之一。
2.民俗节庆活动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地居民对此也非常认可,一些居民也表达出了对本地民俗文化传承问题的担忧。因此,可以通过民俗节庆活动的举办,由当地文化部门牵头,组织文化和民族历史研究人员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制定相应的传承措施,促进其保护和传承。
3.当地政府可以把节庆活动举办当成是当地对外旅游营销的平台之一,加强节庆活动的宣传工作,除了与政府部门联系紧密的媒体机构,也可以将网络媒体、自媒体等营销方式纳入对外宣传的营销体系,构建全方位的营销平台,进一步提升节庆活动的影响力。
4.节庆活动举办对当地举办大型活动的管理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等有巨大的考验,管理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跟不上的话会大大影响活动举办的效果,为持续将当地民俗节庆活动举办下去,当地政府和产业部门应积极行动,提升举办大型活动的管理能力,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4.3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由于时间和举办场地分散,以及调查内容的多样性,本研究对所涉及的被调查者很难做到严格的抽样,导致实际的研究样本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由于被调查区域的特点以及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问题,本研究在年龄层面的数据收集并不充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复次,在测量工具方面,本文所使用的量表虽然有一定的信度,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对研究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当地居民的感知和满意度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研究主要对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没有将情感和心理等内部影响因素纳入到研究变量中,值得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探索。因此,关于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感知和满意研究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1] GATZ D. Festivals and special events.Encyclopedia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C].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
[2] ROCHE M.Mega-event and modernity:Olympics and expos in the growth of global culture [M].London:Routledge,1994:276-277.
[3] LEE H,GRAEFE A R. Crowding at an arts festival: extending crowding models to the frontcountry[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1-11.
[4] MATHIESON A,WALL G.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M]. Tourism Economic Physical & Social Impacts, 1982, 73(4):466.
[5] AP J, CROMPTON J L.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8, 37(2):120-130.
[6] DAI G Q. The impact of major events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Kunming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 Garden[M].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05.[戴光全.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7] QIN R H.The influence of festival tourism industry on urban economy and society:a case study of festival events in Shandong, Weifang [J]. Market modernization,2007(23):275-276. [秦瑞鸿.节庆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山东潍坊市节庆活动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23):275-276.]
[8] CHEN N,QIAO G H,FENG Y F. The influence of Beijing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mega-event and willingness to collaboration:case on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J]. Lanzhou academic journal,2008(12):93-96.[陈楠,乔光辉,冯云飞.北京居民对重大事件影响的感知及参与合作意识关系研究: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例[J].兰州学刊,2008(12):93-96.]
[9] CHAI X M.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angzhou residents’perceptual differentiation of 2006 World Leisure Expo[D].Changsha: Hunan Normal University,2008.[柴晓敏.杭州居民对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影响感知的纵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10] LIU Q. Research on residents’perceptions on festival tourism impact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D].Xiangtan:Xiangtan University,2008.[刘卿.居民对节庆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以深圳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 2008.]
[11] YU W W. The research of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n event tourism:as an example to Qingdao Beer Festival[D]. Qingdao: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于文文.事件旅游的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以青岛国际啤酒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12] LIU L L.Research on Shanghai residents based on perceptions of Expo 2010 impacts[D].Shangha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11. [刘莉丽.上海市居民对2010世博会影响的感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13] LI C L.The perception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oward mega-event:a case for the Westlake International Expo[D].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李翠玲.社区居民对重大节事活动影响的感知研究:以杭州西博会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14] SHENG L.The research on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festival events’ impacts on social and economic[J].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2013(14):7-10.[盛蕾.举办地居民对节事活动社会经济影响感知的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7-10.]
[15] LIU B, ZHU H.The influence of created folk festivals on place identi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n Yuexiu Temple Fair[J]. Tourism forum,2015,8(4):19-25.[刘博,朱竑.新创民俗节庆对地方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广府庙会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旅游论坛,2015,8(4):19-25.]
[16] TAO W,CHEN H L,CAI S Q. Influence of Lingnan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reconstruction on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a case study on Qiqiao Festival in Guangzhou Zhucu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4):553-565.[陶伟,陈慧灵,蔡水清.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J].地理学报,2014,69(4):553-565.]
[责任编辑:吕观盛]
[责任校对:连云凯]
ThePerceptionandSatisfactionResearchofLocalResidentsinTraditionalFestival:TakingDouble3rdDayFestivalofLiandMiaoNationalityinHainanProvinceasanExample
HE Biao,WU Huihui
(TourismSchool,HainanUniversity,Haikou570228,China)
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ourism and has a broad impact on local residents. This paper takes double 3rd day festival of Li and Miao nationality in Hai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y using a questionnaire and in-depth interviews, obtains the residents of Baisha county influence perception in the social lif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data. Then, through the SPSS22.0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common factor from the festival activities,satisfaction items and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items after several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tisfaction and perception. Final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lso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research.
traditional festival;residents perception;factor analysis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267);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nky2017-5)
2016-08-30
何彪(1980- ),男,湖北黄冈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展产业政策、节事活动管理等;武慧慧(1994- ),女,河南濮阳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2013级本科生。
HE B,WU H H. The 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research of local residents in traditional festival [J].Tourism forum,2017,10(6):1-11.[何彪,武慧慧. 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活动举办的感知与满意度研究 [J].旅游论坛,2017,10(6):1-11.]
F590.7
A
1674-3784(2017)06-0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