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2017-12-06向北
向北
2013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带着一众学生,在河北定兴县建立了一个学生社区:正道农场。这个农场以某种人人平等、物质公有的理想主义思想为纲领引导学生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他们被称为“造新人”。不过,很快就有一些成员无法接受其中的许多理念而中途离开,农场也因为政策原因无法继续,就在2016年末,正道农场宣布结束。
这种小规模的乌托邦式公社实验,在西方近两百年的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自从18世纪工业化大生产开始之后,资本主义贪婪、剥削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孩子不满10岁就上工厂劳作,这种残酷的现实致使人们为社会寻找另一条出路,空想(乌托邦)社会主义就是其中一股主要思潮,这股思潮催生了一连串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公社实践。以美国为例,从1805年到1855年间,创建有100多个实验性乌托邦公社,在20世纪50-70年代,甚至出现了1万多个类似的公社组织。一般而言,在这些公社组织中,追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公有制;没有货币流通,成员无偿劳动,同时也免费获取物资、教育和医疗,按需分配。然而,这种理想型的乌托邦绝大多数都不能长久维持。
新和谐公社:失败的乌托邦先驱
在這个漫长的乌托邦实验史上,最经典的公社案例就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罗伯特·欧文建立的新和谐公社,地点在美国印第安纳州。1824年,欧文变卖了自己的财产,带着家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来到美国,买下了印第安纳州1214公顷的土地,这里美丽安宁,欧文带领大家一起劳动,工厂、道路、学校、医院、村落等陆续建立起来。
欧文按照成员年龄分派任务,如5~7岁的儿童一律无条件入学,8~10岁适当参与简单的劳动实践,12岁以上的青少年除学习之外开始在工厂或作坊学习劳动技能,20~25岁的青年则是体力劳动的主力,25岁以上年龄的成员按不同年龄段,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减少,过渡到管理和领导工作。
开始一切看起来都非常美好,与当时工业生产的艰辛和劳役形成鲜明对比,新和谐公社像一个世外桃源,吸引了许多人前去参观,其中很多人加入公社成为新的成员。然而,其中混杂了很多投机者甚至无赖之徒,也带进来各种各样的思想,普通劳动者和社会上层之间产生了矛盾。同时,公社只要求成员生产满足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产品,缺乏个人主权和个人财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逃避劳动,物资满足不了成员的日常所需。不到两年,新和谐公社就无法维持,宣告破产。
奥奈达公社:竟然成功转型
1848年,美国神甫约翰·冯·诺伊斯以宗教为依托,在纽约创办了奥奈达公社,信奉上帝,相信人性本善,以及人的堕落是由私欲诱发的,因此理想的社会应该没有私产、没有家庭、没有私欲。奥奈达公社的口号就是铲除自私自利,不允许有任何私有观念的存在。之前的新和谐公社几年就失败了,诺伊斯认为这是由于人性的软弱,光靠人的理性不足以赶走自私,必须有信仰作为依托,对诺伊斯来说,这个信仰就是基督。
奥奈达公社最初只有60人,大家一起劳动,一起生活,自给自足。但后来他们发现,光靠自己劳动无法带来富足的生活,于是把自己耕种的果蔬、生产的草帽、旅行袋、银制餐具等拿到市场上售卖。由于他们产品物美价廉,又诚实经营,很快成为美国的知名品牌。奥奈达公社依靠自产自销,使公社慢慢富裕起来。
奥奈达公社重视教育,开办有代数、希腊文、希伯来文、速记等各种课程或技能学习班。每天晚上,公社都有集会,大家聚集在一个大舞台前欣赏成员们的戏剧、舞蹈、音乐表演,或者演讲。成员也与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订阅报纸杂志,派年轻人外出学习,同时热情接待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而诺伊斯既是公社生活各方面的绝对领导,也是信仰的引领者或者先知,甚至被比作“耶稣第二”。他从不训斥人,只是耐心地劝诫,每天晚上由诺伊斯进行家庭演讲,这些演讲成为了公社的脉搏和生命支柱,为公社成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总而言之,有上帝的“支持”,奥奈达公社果然展现出其他公社难以比拟的优势。
然而,就如同其他公社一样,也许有很多看似美好之处,但总有其难以接受的方面。奥奈达公社最出名的一项制度就是混婚制,即没有固定夫妻,在一个彻底抛弃了私有的社会,就连丈夫、妻子和孩子都是公有的,“共产共妻”,有时孩子的父亲是谁都不清楚。也许这看起来像是一种性滥交,然而,在公社的具体制度下反而是节制性行为的一种方式。公社要求老少结合,而反对同龄人之间亲近,形成某种互补,不过要经过委员会的安排。而生育则要经过生育委员会的同意,以保证优生优育,往往诺伊斯具有优先生育权,而且匹配最漂亮的年轻姑娘。孩子也不是自己私有的,由专门的护幼员照顾,甚至阻止母亲专一地爱自己的孩子,否则就要受到处罚,这令母亲感到无比折磨。这种对单个家庭的否定是最终导致公社失败的一个原因。
当诺伊斯逐渐老迈,新出生的年轻人对外界世界的接触和向往越来越强,最终站到了诺伊斯的对立面,以他自己的接班人、儿子西奥多为首,威胁要把诺伊斯告上法庭,诺伊斯出逃。1879年,公社最终抛弃了混婚制,恢复了正常的一夫一妻制。1881年,奥奈达公社解体,而这一组织变身成了一家大型银器公司——奥奈达有限公司,直到今天仍在经营。
位于南美的新澳大利亚殖民地
新澳大利亚殖民地是共产主义者威廉·莱恩在巴拉圭创建的乌托邦公社。19世纪末,巴拉圭为了吸引移民,给予了移民一系列非常优厚的条件,如取消某些进口物品的关税,免印花税,土地自治等。正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莱恩此时刚好获得了巴拉圭总统一项馈赠:位于热带丛林里的一片1870平方千米的土地。于是,1893年,包括莱恩在内的一批理想主义者乘船来到这里,建立社区。他们清理丛林,购买牲口,修造建筑。
莱恩虽然曾是一个坚定的反宗教人士,但经历过一次公社失败之后意识到光靠革命热情无法提供坚定的精神意志,于是将集体主义的条规与神学嫁接。他在公社里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如不能与当地人通婚,杜绝酒精等。然而,没多久,社区成员就骚动了,他们很喜欢当地的女子,想喝酒,对莱恩的领导也牢骚满腹。1894年,当第二批人抵达公社时,纠纷最终导致裂痕,一些人因违纪被赶出公社,而莱恩带着他坚定的跟随者离开新澳大利亚殖民地,前往南方的科姆建立新的公社。虽然这个新的公社似乎更成功,然而1899年,莱恩最终还是放弃了。
许多人继续留在巴拉圭,成为巴拉圭的居民,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搬到了首都,因为公社所在地太落后,离现代生活太遥远了。
以色列基布兹合作社
基布兹合作社是以色列的一种集体公社,也是难得成功的社会主义公社,除了希望达成共产主义理想,这个公社还糅合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现在以色列虽然已经复国了,但基布兹合作社仍然遍布全国,到2010年,有270个基布兹合作社,每个基布兹的人数大多為400~600人,最多有2000人,所有基布兹的总人口约12万多,占以色列总人口的2.4%。
基布兹在以色列的经济、政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工业产值约80亿美元,占全国的9%,农业产值17亿美元,占全国的40%;以色列的许多精英也都来自基布兹,如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8位总理中的4位来自基布兹。
基布兹最早开始于1909年,一批年轻的东欧犹太移民在现在以色列的太巴列湖附近创建了第一个基布兹。这里土地荒芜,严重干旱,合作社成员必须辛劳地工作,引水灌溉,建屋修路,种植农作物。现在以色列最富裕的基布兹是全球最大的滴灌(一种节水灌溉技术)设备生产商,应该跟他们早期初创时期的干旱环境有关。
在基布兹,人们在公共食堂就餐,所有人都要参与食堂轮岗;早期衣服有限,社员轮着穿,后来生活富裕了就可以到商店挑选自己的衣服;每个家庭都能分到一所房子,舒适宽敞,并配备有各种电器;学校、医院、服装店、健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而且产品和服务全都免费;儿童则从小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但比奥奈达人性化的是,每天下午4点,孩子都由父母接回家,由父母陪伴至临睡前,这不仅解放了父母的时间,而且短时间的陪伴使亲子相处质量更高。
基布兹的政治生活集中在每周一次的全体大会上,辩论、投票、决议都会在大会上完成,往往讨论非常激烈,但这种自由的讨论气氛比唯领袖是从更有利于集体生活。
基布兹早期是以农业为支柱,对外出售各种农产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光靠农业带来的收入日渐微薄,于是基布兹转向工业,生产服装、家电、计算机,现在甚至成为以色列高新技术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当下,基布兹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年轻人的流失,世界这么大,他们都想出去看一看,很多年轻人在完成学业后去各个大城市工作,或者去国外寻找机会。但同时,也有许多西方国家的年轻人被基布兹的这种生活方式所吸引,前来实习,与社员们一起劳作。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加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