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德·达尔文学作品中的成人形象研究
2017-12-06傅亚东
傅亚东
摘 要:本文以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研究范围,主要对其作品中成人形象进行分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列举达尔作品中形象鲜明的几类成人,指出其作品中成人主要分为三类;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强权型成人形象,结合作家童年经历,阐述达尔塑造丑陋成人形象的原因和目的;第三部分针对达尔作品中丑陋的成人形象,对儿童生存环境及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
关键词:罗尔德·达尔 儿童文学作品 成人形象研究
罗尔德·达尔(1916—1990),是英国杰出的兒童文学作家、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
他创作出许多令孩子着迷的儿童文学,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玛蒂尔达》[1]《女巫》[2]《詹姆斯和大仙桃》[3]《世界冠军丹尼》[4]《小乔治的神奇魔药》[5]《好心眼儿巨人》[6]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7]等。
达尔的儿童文学是典型的幻想小说,作品常常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塑造出憎恨并虐待孩子的反派角色——成人,讲述孩子施展各种魔法对抗成人的有趣故事。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包含黑色幽默、古怪的故事情节和可怕的暴力,深得孩子们的欢心。达尔作品三度获得“爱伦·坡文学奖”,获得英国“白面包儿童图书奖”,入选英国最大连锁书店Waterstones“最受喜爱的100本童书”,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本最佳童书”。[8]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看情节是否吸引人,关键还要看人物塑造得如何。一切故事都是由人物承担并通过人物形象来展示的。如果说故事情节是文学作品的骨架,那么人物才是小说的灵魂。情节总是要通过人物来展开和完成。
达尔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必然和他成功塑造的小说人物有关。本文对达尔作品中成人形象进行了详细研究,剖析了达尔塑造成人形象的原因、目的以及达尔笔下的成人形象对我们的启示。
一、罗尔德·达尔作品中形形色色的成人形象
罗尔德·达尔在作品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成人形象,但其更偏爱描绘丑陋的成人形象。在描述成人的丑陋时,罗尔德·达尔向来不惜笔墨、毫不留情。
乔治·奥威尔曾说:“在孩子眼中,成人之所以显得丑陋,是因为他们总是得往上看,而没有几张脸经得起这种视角的检验。”[9]
在《玛蒂尔达》中,爸爸沃姆伍德先生长着一张“老鼠脸,前面的牙齿从几根老鼠胡子底下拱出来”[1]19。当老师亨尼小姐家访时,爸爸却认为“一个我们心爱的节目正好看到一半,这是最不合适的时候,建议亨尼小姐换个时间来” [1]102。一个父亲竟然把电视节目看得比自己孩子的还重要,可见他对女儿的爱有多么冷漠。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中的姥姥是个自私自利的老太太,她“牙齿发黄,小嘴缩起来像个狗屁股” [5] 2。她每天坐在窗口的椅子上,叽里咕噜,不是抱怨这就是抱怨那。除了自己,似乎对任何人都不关心。总之,这是一个叫人受不了的整天发牢骚、脾气极坏的人。
《詹姆斯与大仙桃》中,可恶的海绵球姨妈“个子矮小,胖得要命。一双小猪眼,两片瘪嘴唇,松弛而苍白的脸颊,恰似在水里煮过了一般,活像一棵煮烂了的湿漉漉的大圆白菜” [3] 6。
在《世界冠军丹尼》中,啤酒酿造商黑泽尔先生被描述成一个势利小人,“他穿着花里胡哨的马甲,带着猎犬打猎,那张油亮的酒糟大脸,红得跟火腿似的” [4 ] 55。
在罗尔德·达尔的价值观中,外表的丑陋常常是与心灵的丑陋相关联的。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丑恶的念头,便会显露在脸上,当一个人每年、每月、每日都心生恶念,他的脸便会越来越丑,直至丑到你不敢看它。一个有善意的人是不会丑陋的。” [8] 50
达尔笔下的成人,尤其是那些有钱有势的成人,通常被塑造得愚不可及或粗俗不堪,他们对孩子冷酷无情,毫无同情心。
即使是达尔作品里那些所谓“正面角色”的成人,也并非十全十美,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世界冠军丹尼》中丹尼的爸爸是个愿意陪伴儿子成长、有爱心的爸爸,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偷猎的人,他明知偷猎会蹲监狱,挨枪子儿,也要疯狂偷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的狐狸爸爸是个伟大的父亲和丈夫,但为了养活一家人,不得已当上了一个偷鸡贼,让三个饲养场的场主叫苦不迭。
当然,达尔也塑造了一些可亲可爱的成人。《玛蒂尔达》中长着“可爱的苍白的椭圆形圣母脸” [1] 70的老师亨尼小姐,她为了玛蒂尔达敢和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对抗,而亨尼小姐自身却是那么弱小,让人觉得“她万一跌倒,就会像瓷人一样碎成上千片” [1] 70。
好心眼儿巨人宁愿吃让人崩溃的“大鼻子瓜,也不像其他巨人那样吃人豆子” [6] 52,但因此被视为巨人族的耻辱,而被所有的巨人排斥。
这些受到孩子们非常喜爱、尊重的成人,在达尔的作品中非常少,即使存在,也是被强权欺压,自身弱小,受排斥受打击的社会弱者。也许只有这样的“弱势”成人才会对同样弱势的孩子产生同理心。
罗尔德·达尔塑造的成人形象总体分为上述三类:一是面目可憎、欺压虐待孩子的强权型成人;二是爱护孩子、但有人性弱点的中庸型成人;三是富有爱心、自身也受压迫的弱势型成人。正是这些多样化的人物,性格复杂的人物,才产生大量的矛盾和冲突,而冲突的张力推进故事一步紧一步地发展,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刺激,让读者欲罢不能。
二、罗尔德·达尔塑造丑陋成人形象的原因和目的
在《玛蒂尔达》这本书中,玛蒂尔达聪明伶俐且才华横溢,四岁时就爱上了阅读,能独自一人到村里的公共图书馆借阅图书,她读完了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夏洛蒂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书。她对爸爸倒卖旧汽车,塞木屑让里程表倒转的行为感到羞愧。她采用计策惩罚撕书的爸爸,帮助弱小的老师亨尼小姐对抗强硬的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要回属于亨尼小姐自己的财产。endprint
或许有人会说玛蒂尔达只存在幻想文学世界里,现实社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孩子、父母和校长。其实“文学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一面镜子。现实生活是什么样,作家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提炼总结,通过形象和人物的塑造,就会创造出一个忠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世界” [10] 9。
很多文学作品都根源于作家的亲身经历,是作家内心对真实世界的映照,罗尔德·达尔也不例外。他出生于英国,父母都是挪威人。达尔本人没有受过父母的虐待,他家庭富裕,生活美好。可是他3岁那年,姐姐死于盲腸炎,父亲死于肺炎,他的母亲选择留在英国,想让她的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达尔被送去寄宿学校,他在学校里过得很不愉快,因为学校的女校长喜欢用拐杖体罚学生。达尔在自传《男孩:我的童年往事》中写道:“你们一定好奇我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学校里各种打骂体罚的事情?答案是我忍不住不写。因为我读书的时候,老师和高年级学生故意伤害比他们小的男孩,甚至严重伤害他们,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实。我没法释怀,也从来没能释怀过。” [9] 55 罗尔德·达尔塑造丑陋的成人形象,尤其是塑造丑陋的强权型成人形象,原因就在于此。
正是由于成人的专制和粗暴对待,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伤害,这种伤害甚至会存在和延续至成年。弗洛伊德的童年创伤理论证实了这一点,他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罗尔德·达尔虽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丑陋的成人形象,但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宣传仇恨和对立,他写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成年人能透过作品看清真实的自己,认识到自己曾经给孩子带过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往往却被冠以爱的名义。同时,在成人统治的世界中,低人一等被压制的儿童,可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幻想故事来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罗尔德·达尔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疯狂喜爱,除了故事本身的神奇魔力外,更重要的是它能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
三、罗尔德·达尔作品中成人形象对儿童生存环境及儿童教育的启示
达尔塑造的丑陋凶残的成人形象应该引发我们对儿童生存环境及儿童教育的思考。
儿童由于生理的原因和成人相比属于弱势群体。首先在身体上,儿童没有发达的四肢,没有强壮的力气,一切生存需要成人的庇佑,依附于成人的羽翼之下;其次,成人对陌生世界的认知比儿童先行一步,儿童在知识和认知上弱于成人。这两方面决定了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成人对儿童拥有绝对的控制地位。当儿童逐渐成长,需要独立,变得不再那么“听话”时,会撼动成人的权威,这时双方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儿童往往会受到成人的打压和虐待。
儿童虐待,作为社会问题,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儿童的虐待主要是各种形式的躯体或精神的折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儿童虐待都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儿童虐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11]
达尔作品在塑造一个又一个丑陋的成人的同时讲述了儿童被虐待的现状。
玛蒂尔达的父母把女儿看成是“伤口愈合时结的痂”,而“痂这玩意儿你只好先留着,时候一到,你就可以把它剥下来扔掉” [1] 4。
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对学生的身体虐待,是扔孩子,只要违背特朗奇布尔小姐的旨意,孩子都会被当做链球一样扔出去。
虐待儿童的成人有亲生父母,有学校老师,还有亲戚朋友。成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儿童触犯他们的利益时,虐待随时就会发生。即使成人对儿童没有身体上的虐待,但是精神的压抑和折磨,也令儿童痛苦不堪。
所有的成人都曾经是孩子,所有的孩子也终会变为成人。成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所以成人既不应该把自己童年时期不快的经历传递给孩子,也不要给孩子制定不相匹配的计划和目标。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既顺其自然,也要适当引导。
罗尔德·达尔作品塑造如此多形象丰富,面孔各异的成人,不仅仅是增添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正是通过这些成人形象向成人世界传递关爱儿童,尊重儿童,善待儿童的真理,因为儿童是一切的希望和未来,而这正是罗尔德·达尔作品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罗尔德·达尔.玛蒂尔达[M].任溶溶,译.济南:明天出版社,
2012.
[2] 罗尔德·达尔.女巫[M].任溶溶,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3] 罗尔德·达尔.詹姆斯与大仙桃[M].紫岫,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4] 罗尔德·达尔.世界冠军丹尼[M].紫岫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5] 罗尔德·达尔.小乔治的神奇魔药[M].任溶溶,等,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6] 罗尔德·达尔.好心眼儿巨人[M].任溶溶,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7] 罗尔德·达尔.查理和巧克力工厂[M].任溶溶,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12.
[8]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EB/OL].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n/book/20170609/2851735.html, 2017-06-09.
[9] 陈赛.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7.
[10] 刁克利.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1] 杨林胜.家庭中儿童虐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 20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