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国是》:脱贫攻坚战中精神与智慧的文学呈现

2017-12-06黄承伟

中国扶贫 2017年22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文学作品攻坚

黄承伟

优秀的文艺作品始终来源于伟大的实践。我国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战,无疑是一场伟大而特殊的“战争”,现在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做出決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发动、亲自策划、亲自挂帅、亲自督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扶贫开发的新思想新观点,做出了新部署特别是提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他进山区、走边疆、访老区、入海岛——通过这张蜿蜒曲折的扶贫路线图,人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承诺与担当,领袖的大国情怀也跃然纸上。

令人欣喜与感动的是,在这场令世界瞩目的脱贫攻坚战中,从中央到地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动人瞬间。这些感人的故事、动人的瞬间隐含着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基因的激活,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重建。这样一场伟大的实践,为文艺家的创作提供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鲜活素材。

毫无疑问,这场伟大实践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助推脱贫攻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式新颖,使命光荣,意义重大。湖南籍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就是文艺扶贫的一个尝试,也是全景式描写共和国脱贫攻坚的鲜有佳作。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指导支持下,纪红建耗时两年多,深入六盘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等脱贫攻坚主战场,走过湖南、云南、甘肃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个县(区、县级市)的202个村庄,实地采访当地脱贫老乡和众多扶贫工作者,带回200 多个小时的采访录音,整理出100 多万字的采访素材。历时8个月整理、思考和创作,完成了这部近40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用报告文学形式记载我国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诗篇,尤其描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践行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国梦打响了一场波澜壮阔脱贫攻坚战的宏大画面。

这部作品给阅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中,有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其一,这是“四个自信”的有力显现。作品描述了基层扶贫干部的努力,基层扶贫干部作风的转变,以及广大贫困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这样的奋斗与精神,是这部作品的生命之源、源头之水。当然,这更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向读者呈现出扶贫过程中外界帮扶与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相结合的巨大力量,为解决世界贫困问题呈现了有效路径与办法。

如何脱贫攻坚?如何合力攻坚?从这部作品中,我深刻感悟到,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力量对于脱贫攻坚是巨大的。其二,这是“四个伟大”的全面体现。作品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瞬间,呈现出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宏伟进程。伟大事业召唤伟大梦想,伟大梦想开启光明前景。今天的脱贫攻坚战背后,是数千年的积淀、亿万人的渴望。这种积淀、渴望,在作品中无处不在。其三,这是“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的生动呈现。这点,我感受最为深刻。作品记述了以脱贫攻坚战为主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深入开展所呈现出来的巨大成效,以及形成的各种做法和模式。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6年底的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91 万人,占全球每年减少的贫困人口数的30%还要多。无疑,这为全球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了全球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无论对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加快全球减贫进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都有世界性的意义,必将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这不仅呈现了“中国精神”,更是给全球的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作者扎实的采访,宽广的视野,深厚的情怀,让《乡村国是》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深刻的思想,更是一部带着温度,庄严而厚重的文学作品。我不敢说这本书有多完美,但敢肯定,这是一部作家用笔来记录这场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尝试之作。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营造一个更好的、更加浓厚的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氛围,这是人们所期望的。《乡村国是》这部充满情怀和温暖的作品,必将感染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人,让更多人来关注脱贫攻坚,投身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中。在帮助贫困人口的同时升华自己,促进社会更和谐、更美好地发展,凝心聚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希望,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到2020年的时候,当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宣布,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扶贫工作将进入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新阶段时,呈现给世界的不仅仅有一系列的喜人数据,还将有更多像《乡村国是》这样视野宽广、情怀深厚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不仅是作家和读者所期待的,更是广大脱贫攻坚战的具体实践者所期待的。

我坚信,若干年后,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时,我们再回过头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所发生的这场特殊的人民“战争”,我们更会感受到“四个自信”的现实意义与重大力量,更会感受到文学艺术作品的无穷魅力,更会体会到文学作品感染社会、动员社会、营造积极向上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作用。

我期待,更多的读者能在阅读《乡村国是》时有和我一样,甚至更多更深的感受和体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文学作品攻坚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