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做文章

2017-12-06刘秋泉王振亚陈文静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幼儿园学校教育

刘秋泉+王振亚+陈文静

“资兴市地处我省东南,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生态旅游城市和开放魅力城市。然而,资兴市具有独一无二的‘五区特征:山区、库区、老区、林区、矿区。可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办教育十分不容易。”刚一见面,资兴市教育局局长刘春辉就直言不讳地向记者介绍。

有着如此复杂自然环境的资兴市,却是一块教育的热土,充满着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在2007年、2012年的“两项督导”评估中,资兴市都获得了“优秀”等次。

“近些年,我们更是勇于啃‘硬骨头,一手抓农村‘提标,一手抓城区扩容,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差异系数小学为0.42、初中为0.45,达到优质均衡的标准。同时,我们还大力推进‘十二年免费教育+行动计划,教育红利向学前三年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领域延伸。”刘春辉言语中满怀激情。

三个亿办“小事”

3亿元对于一个县级市,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3亿元,可以办许多大事,如建几所漂亮的学校,盖几栋雄伟的大楼。

但就是这“三个亿”,被资兴市做成了“+”,办成了许多不起眼的“小事”———

2017年,资兴市新增财政投入3亿元,以“交钥匙”的方式委托给市城投公司,对全市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四改三化”工程、对全市完小以上学校的体育运动场馆进行升级改造……

主题词是“缺什么补什么”。

记者来到回龙山瑶族乡七里学校时,天正下着小雨。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因为经过“穿衣戴帽”,操场全部被硬化,跑道被铺上了塑胶,足球场也被植上了人工草皮,篮球场也是硅PU的,所以他们一个个身上干干净净的。校长曹剑说,要是在过去,孩子们保不定滚得一身泥。

曹剑介绍,七里中学与七里完小于2013年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之后资兴市投入640余万元,收购了原株树村村部,建设了两栋教师公租房,对学校围墙、教学楼等进行了提升维修改造,各个班级开通了“班班通”,还完成了3个村小的合格学校建设。今年,又史无前例地投入1100余万元,新建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校门,进行了厕所改造和功能室完善,让学校真正成了精品学校、亮点学校,被大家称为“七里教育美丽一条街”。

记者又驱车来到黄草镇羊兴小学。黄草中心完小校长李雄英告诉记者,就是这样一所村小,今年的亮化工程就投入了15万元,仪器设备投入了26万元,加上全套体育设备、电视电脑、60兆宽带的配备,整个花了60多万元。上下课由原来的敲钟变成了电铃,楼道的扶手也由旧铁管改为不锈钢管,所有的文件柜都换了新的。特别吸引人的是,升旗原来是在一根铁杆上用滑轮自己拉,现在花了四五千元,专门做了和城里学校一样的升旗台。

在黄草中心完小,记者看到学生宿舍的床铺、储物柜全部换成了新的。李雄英说,床580元一套,柜520元一组,仅此一项花了11万元。记者在教学楼转了一圈,看到所有的门牌很规范,墙壁文化精美,功能室一应俱全,禁不住大加赞叹。

不独农村学校,城区学校同样力度不减。资兴市一完小校长宋孝伟如数家珍,把今年学校办的六件“小事”一一道来:投入40多万元建校园文化墙,投入120多万元美化亮化南北校区外墙,功能室新添电子白板40套,新增图书5万多册,投入20多万元添置器材、投入50万元新建录播教室……

“缺什么补什么”其实还有上句,那就是“要什么给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句话,是资兴市委书记黄峥嵘、市长罗成辉的“口头禅”。这句话的背后,体现的是资兴市党政重教的决心和气魄。在全市第33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黄峥嵘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更强决心发展一流教育事业;以更实举措打造一流教育质量;以更高标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以更强保障营造一流教育环境”。这一切,让资兴教育人振奋不已。

据了解,资兴教育工作坚持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抓,由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蒋乐江和分管副市长黄希惠具体抓,联系乡镇的市级领导必须抓,并把教育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同时,他们坚持将建设教育强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坚持把教育投入作为全市财政的第一投入,先后制訂《资兴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3-2020)》《资兴市城区教育五年建设规划(2016-2020)》《资兴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规划(2014-2018)》等规划,各项规划涉及总投资约1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亿元。

另据了解,资兴市建立了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议教制度,2014-2017年共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教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37次,研究解决教师编制、教师绩效奖励、城乡学校建设、城区学校化解大班额等具体问题。

在资兴市,“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可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记者在七里学校采访时,正好碰到省里的督导检查。督导组指出学校就只差教学楼之间的风雨连廊,而这仅仅是由于校长没想到。反馈会上,市里主要领导当即表示照单全收,马上进行建设。

刘春辉表示,这些年的资兴教育是发展得最好的,重教的力度也是最大的,可以用“翻天覆地、史无前例”来形容。

他特别强调,资兴市能够用3亿元办“小事”,前提在于之前大事基本办好,即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建成了省合格学校。他介绍说,资兴市一直坚持“建房先建校”,在煤矿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小区建设和新建小区等规划建设中,预留教育用地,做到了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如,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1.3万户共4.2万人口的矿区群众,项目选址在城市中心黄金地段,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的住宅区。为确保他们搬进新房后能上好学,市委、市政府同步规划建设了市三完小校区,将唐洞学校改造成标准化学校,并启动了市四完小搬迁工程。矿区学生能够就近享受与城区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同时坚持“撤乡不撤校”。近年来,资兴市先后实施了2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街道)由原来的28个调整为13个,乡镇撤并15个,但所有学校和教学点一个都没有撤。只要群众需要,哪怕只有1个学生,都要保留1所学校,并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合格村小,真正实现“让群众在身边上好学”的目标。endprint

通过近年大规模的教育投入和学校布局调整,资兴市实施了市三中(初中)、市二完小、罗围小学等8所城区学校的扩容项目,增加城区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提前一年实现消除超大班额的目标,2017年起始年级全部消除大班额。建成了兴宁中学、州门司中学、七里学校等一批高标准的农村学校,有力消除“城乡二元”壁垒。如今,全市农村最漂亮、最安全、最现代化的房子就是学校,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选择让子女留在农村上学。

“三个亿办了‘小事,我们当然还要接着办大事。”刘春辉兴奋地说,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资兴市委、市政府正高标准打造占地200000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的“教育城”,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选址、征地等前期工作,“到2019年将新建成1所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新增学位1.2万个。那时,城区小学、初中班额将全部达到标准班额,彻底消除城区大班额现象。”

十二年免费教育还要“+”

“上学不收费”这句口号从资兴人口里说出,底气更足。

早在2013年,在推行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资兴市就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2016年秋季起,又进一步免除了高中生的课本费、住宿费。资兴市将“九年免费教育”全面升级为“十二年免费教育”,有效减轻了学生家庭的负担。

资兴市立中学296班学生朱芳慧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农民出身的她,上有刚大学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姐姐,下有读初中的一对双胞胎弟弟。而她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种植橘子供养4个子女和1对老人,朱芳慧上学的开销成了家庭的一大开支。

朱芳慧又是幸运的。她升入高中那年,资兴市全面实施高中学校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住宿费的政策,一下子为她免去了上不起学的后顾之忧。

“学费每学期1000元,教科书费高一每学期220元,住宿费每学期200元。”市立中学团委书记张月华说,如果不是实行了高中免费教育,朱芳慧每学期至少需要缴纳1420元,再加上生活费,会给她的家庭增加不少负担。如今,这些负担都烟消云散,各种奖(助)学金纷至沓来。品学兼优的朱芳慧先后获得每学期1250元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每学期1500元的自强班C档助学金,每学期600元的学校奖学金。而朱芳慧每个月只需要500元的生活费。这样一来,她根本不需要花家里一分钱。

朱芳慧只是众多享受到政策红利的高中生之一。

相比于普通高中,资兴市职业高中的免费力度更大。从2012年起,资兴市对职业高中实行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全免政策。可以说,在资兴读职业高中,只需“拎包入读”。

免费带来的自然是高中升学率的攀升。以2016年为例,当年,资兴市共有初中毕业生3389人,升入普高1919人,升入职高1394人,升入高中学校的学生比达到97.76%,比《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020年毛入学率93%”这一目标高出4.76个百分点。当年12月,资兴市受邀在教育部“教育综合改革经验座谈会”上就十二年免费教育作典型发言。

资兴的脚步并不止于十二年免费教育,而是不断拓宽教育惠民之路,做好“+”这篇文章。

位于义务教育前端的学前教育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入园难”“入园贵”也是各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于学前教育,资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其公益事业的性质,不断强调政府责任,大力兴办普惠性幼儿园。

与七里学校一墙之隔的七里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公办园。走进该园,只见幼儿教室、活动室宽敞明亮,美术手工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幼儿园共有3个教学班,在园幼儿81人,教职工10人,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办园条件不差,收费价格却不高。“费用按照每生保育教育费每月160元、伙食费每月100元的标准收取。”教学园长冯深英说,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只需缴纳1300元。

设施齐全,收费低廉,受益的自然还是当地老百姓。曾经,“只养不教”现象在当地颇有市场,如今送孩子去幼儿园读书成了家长的标配选择。而公辦园就办在家门口,还吸引了不少孩子返乡就读。唐富源的父母在广西北流市务工,两年前,他们舍近求远将孩子带出去上幼儿园,如今又将孩子转了回来。

红墙蓝瓦、圆柱雕花,眼前的东江中心幼儿园是一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起来的公办幼儿园。记者到来时,刚吃完午饭的幼儿乐开了花。2011年,东江中心幼儿园由闲置校舍改扩建而成。2014年,政府投入490万元对该园进行硬件升级和设备更新。2017年春季,崭新的东江中心幼儿园呈现在村民面前。

园长张琳介绍,目前,全园共有教学班10个,幼儿293名,教职工47人,中班、大班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两教一保”,小班超标准配备“两教两保”。升级之后的东江中心幼儿园占地面积10734平方米,生均36.6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5300平方米,生均18.1平方米;建筑面积6240.64平方米,生均21.3平方米,均超过国家标准。甭看这是一所高标准建设的幼儿园,收费价格却很亲民,按照每生保育教育费每月320元、伙食费每月160元的标准收取,极大地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驻地厂矿工人子女等的就近入园需求。

民办幼儿园是公办幼儿园的重要补充。在加强公办园建设步伐的同时,资兴市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发展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位于老城区唐洞街道的小红花幼儿园是一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该园的收费标准为每学期2780元,包含保教费、保险费和“一餐一点”的伙食费,仅比城市公办园高了380元。

数据显示,目前资兴市共有公办幼儿园2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0所,其中郴州市示范园5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63%,在园幼儿占入园总数的75.63%,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86%,超过《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毛入园率85%”的目标,全面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成为全省第一批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市。endprint

有普惠更有实惠。2012年,资兴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让下岗工人、农村贫困户享受到了免费学习技能的实惠,尝到了发家致富的甜头。

“一户一产业工人”培養工程以“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方”为目标,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专项经费,实行“免学费、免生活费、给误工补贴”等政策,着力构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扶持创业”政策保障体系,有效调动了村民参加免费终身职业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程水镇江村村民谢华坤先后三次参加“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厨艺培训班。学成归来之后,她经营了一家农家餐馆,通过一人就业带动了全家致富。州门司镇村民首志华怀着“要为家乡做点事”的信念,参加“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学习种植技术。他不仅自己成了东江梨种植大户,还成立了州门司梨业合作社,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首志华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目前,“一户一产业工人”已经成为资兴市响当当的教育名片。全市共举办电焊、电工、计算机、特色厨师、家政服务等实用技术培训1068期,培训人数51980人,实现新增就业22121人,扶贫帮困4326户,带动了30000多个家庭增收致富。2016年,资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6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83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13.5%。

十二年免费教育还要“+”,加的是资兴市委、市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民生承诺、兴教强市的决心,加出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这个“+”不容易

“这个‘+真的不容易!”刘春辉说,这些年,资兴教育从教育部门的“独角戏”变成了全社会都关注的“大合唱”,汇聚的是全民助学的正能量。

鲤鱼江完小六年级学生小李现在还记得两年前的一堂美食课。在课上,来自资兴市家长志愿者团队的老师们,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如何制作寿司。小李说,那是自己第一次知道还有寿司这样新奇的食物,现在同学们都很盼望这些老师能再次来到自己身边。

其实,小李和同学们盼望的老师们,都来自资兴市家长志愿者团队。从2013年开始,资兴市就搭建了志愿服务平台,成立了家长义工队,举办了近500次“百家讲坛”进校园活动。那次在鲤鱼江完小举办的“百家讲坛”活动,46名学生家长志愿者分别到各个班级进行授课。这些家长志愿者,有医生、企业员工、银行职员、餐饮店店主、美发师,也有水电装修工、电子商务技术人员。

“资兴市搭建平台,让家长志愿者成为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刘春辉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家长志愿者的脚步走遍了资兴市的每所学校,成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力量,为资兴的教育确确实实做足了加法。

资兴市一完小校长宋孝伟对此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资兴市一完小是资兴市最早发起成立家长志愿者协会的学校之一。协会自成立以来,已经有近2000名家长报名参加,其中经常性地到学校进行公益服务的有400人。现在每天都有30名家长在学校值日。他们出现在校门口、操场上、楼梯间,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

采访时,正好赶上20多名家长志愿者在学校“情暖三生工作站”(温暖站,关爱留守儿童;加油站,关爱学困生;帮扶站,关爱家庭困难学生)服务。在这里,有的家长志愿者当起了临时爸妈,与留守儿童共度快乐时光;有的家长志愿者当起了临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攻克难题;有的家长志愿者则为贫困生送来了一份份爱心礼物……此时此刻,根本分不清谁是家长志愿者、谁是学校的教师。

为资兴教育发展做加法的,还有无数热心教育的人。这在农村学校有更加生动的诠释———

回龙山瑶族乡七里学校校门过去紧挨马路,一到放学时间,不少学生就身处车流之中,非常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决定在校园的西南角建新校门。“建新校门需要征地,在农村,征地向来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曹剑感到有些为难,正考虑要如何和村里协商。没想到在闲聊中被村民袁永进知道了,“征地的事包在我身上,一个星期之内给你们答复。”

一个星期过去了,袁永进和几个村民代表一起到学校表示:“建新校门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好事,我们大力支持。以后只要学校想做的事情,我们村民都支持!”在村民的支持下,学校很快把新校门建好了。

看着学生们每天从新校门进进出出,曹剑感叹:“多亏了村民们的支持,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此后大家都亲热地叫袁永进为“袁校长”,只要学校有需求,“袁校长”就会随叫随到;只要学校有困难,“袁校长”就会尽全力解决。

为了做好加法,如今,资兴市为教育发展营造了一个“朋友圈”:为了给未成年人当好“护航员”,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纽带,整合资源,广泛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并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资兴市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为学生成长织密安全网,动员社会力量,在城区学校实行交警护学安全制度,在山区学校实行乘车属地管理制度,为库区学校配备了学生专用渡船,对所有的校车(船)安装定位系统,并接入全市校车(船)安全监管平台,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采访中,一位校长还和记者讲起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人在学校旁边开了一个电子游戏室,生意很是火爆,不少学生还成为了常客。为了让学生不走歪路,学校希望这个电子游戏室能关闭或搬离,可与老板几次协商未果。恰逢学校有一次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主题讲座是“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学校邀请了电子游戏室的老板一起参加。讲座结束后,电子游戏室的老板找到校长说:“听了讲座后,我才知道贪恋电子游戏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一定会尽快关闭电子游戏室。”两天后,这个长时间困扰学校的电子游戏室终于被搬走了。

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助力资兴教育发展的“朋友圈”不断扩大。endprint

去年12月16日,一份以黄草镇党委和政府名义发起的倡议书出现在黄草镇的大街小巷。黄草镇党委和政府倡议所有的“黄草人”为成立“资兴市教育基金会黄草专项教育基金”慷慨解囊。短短半个月时间,黄草专项教育基金就募集到50多万元爱心捐款。在黄草专项教育基金成立大会上,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掏出150元钱放进了募捐箱。负责筹备工作的黄草镇工会主席马英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位老大爷,上前仔细一问,才知道,老大爷家住周塘村,是专程来募捐的,一路上又坐船又坐车,花了半天时间才到这里。

时任黄草镇镇长蒋勇光很看重黄草专项教育基金的成立。他说,黄草镇位于东江的上游,原来是林业、渔业、矿业聚集地。随着东江旅游业的深入发展,黄草镇现在“有林不能伐,有鱼不能渔,有矿不能采”,要真正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得靠人才来实现,靠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有三条原则,一是要竭尽所能,二是要营造重教氛围,三是要让各项重教措施落地生根!”蒋勇光说,“我希望黄草镇的校长们多来找我解决问题。我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会竭尽所能。”

目前,黄草镇仅针对教师就有四项奖励与补助措施:一是优秀教师奖励,由学校评选出在职在岗教师总数的30%,每人每年奖励400元;二是每年教师节,每位在职教师有100元慰问金;三是村小教师全部解决其交通费用,按照偏远程度分等级发放,如羊兴小学教师每人每年600元;四是设置教师终身成就奖,在黄草镇任教10年以上、表现优秀的教师,由学校推荐,给予每人2000元的奖励。

作为资兴市助学助教的主要平台,资兴市教育基金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资兴市13个乡镇(街道)、10个部门成立了专项教育基金,成为全省第一个乡镇(街道)专项教育基金全覆盖的县市。

“专项教育基金均按照‘乡筹、市管、乡用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运行。”资兴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廖忠明说,专项教育基金让教育助学更加精准与集中。目前每个专项教育基金都有资金管理办法,也明确了资金的支出必须全部用于教育扶贫、奖励优秀师生、改善办学条件等教育公益事业,鼓励专项教育基金在师生心理扶助、弘扬地方文化、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申报公益项目。

截至今年9月,资兴市教育基金会共募集教育基金4670万元,净资产总额1800万元,奖励了4400多名教師,资助了上万名学生,还帮助55所中小学改善了师生生活和办学条件。

“为政府分了忧,为教育发展助了力,为贫困师生解了难。”刘春辉说。资兴教育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他们共同描绘了一个教育发展“同心圆”,为资兴教育发展的这个“+”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园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上”幼儿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