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的再生

2017-12-06

山西建筑 2017年32期
关键词:卢浮宫背景历史

何 旭 泽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的再生

何 旭 泽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在当代历史建筑保护的框架下,分析历史建筑和背景建筑的定义,提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的概念,对比传统建筑保护思路,采用当代城市背景建筑的设计方法,从城市角度讨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再生。

历史建筑,背景建筑,保护再生

1 历史建筑保护

历史建筑是“Historic Building”的对应中译。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定义历史建筑为“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1]。可见历史建筑仅限于非文物建筑的范畴,而不再是习惯上所指的所有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遗产。其保护建筑的等级高于一般建筑而低于各级文物建筑和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2]。

将历史建筑从文物建筑中独立出来,它强化了处于中间地带而容易被人忽视的建筑遗产的重要性。不仅丰富和完备了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又开发了一个新的建筑设计项目,即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设计。因为不像文物建筑深入人心,且不受文物建筑明确的保护条例限制,历史建筑具有更多的保护再生方式的可能性;又因为历史建筑大多到今天还在为市民使用,具有现实的城市生活功能,保护再生的设计成果就必须接地气,必须使历史建筑恰当的存在于当代城市,必须恰当的融入市民生活。这样的历史建筑,它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建筑单体和所在建筑群。甚至可以说,历史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它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和影响整个城市和市民生活。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生,除了应有的维护和修护,也应重视其新的创造性设计,即根植于历史建筑本身固有一次设计之上的二次设计成果。

2 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

2.1背景建筑的定义

背景建筑(如图1所示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是指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以外,大量的、普通的、构成城市特色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也特指保护建筑周围的新建建筑[3]。它们是一个城市的“底色”。背景建筑是城市建筑重要的元素,城市大量背景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构成城市环境中完美的底图关系。正是在背景建筑“背景”作用的衬托下,标志性建筑才发挥了其“标志”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背景建筑是城市中一种类似工业建筑待遇的“基本建筑”,即“解决基本问题的建筑”。在城市中,背景建筑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如标志性建筑吸引眼球。但它在数量上的效果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品质。建筑依托城市而存在,同时在城市中扮演自己恰当的角色。背景建筑烘托标志建筑,标志建筑则突出整个城市。鲜活的建筑,组成了城市这个有机整体。城市的整体性表达,是依靠城市中每一个独立建筑的自我表达完成的。一般而言,背景建筑其美感度直接体现了城市空间品质的高低。占城市建筑中最大比例的背景建筑容纳了最大数量的城市生活。它最贴近市民日常生活,它也就成为当代城市构建整体形象的基础。

2.2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概念

背景建筑是一个产生于古代的概念。由大量背景建筑衬托标志建筑这种设计手法,也是古代已有的。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建筑形制本身就是社会等级的象征。一个主体建筑,旁边会伴随许多背景建筑为之衬托。如故宫的主轴线,由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组成的故宫核心,是在东路西路众多低矮偏屋“背景建筑”的衬托下体现宏伟的(见图2)。由古到今,背景建筑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太大改变。当代背景建筑的工业化批量生产只是完成背景建筑建造的手段。带有工业化特色的背景建筑只是这一自古就有的概念的当代表达。在历史建筑群体中,背景建筑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建成时除了基本功能需求,其主要作用就是突出标志建筑。标志建筑是历史建筑群体的符号化象征,而一栋栋背景建筑配合标志建筑共同作用形成了历史建筑群体的场所。可以说,在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的作用依然重要。

2.3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特点

2.3.1故事性

建筑自建成之日起,就开始参与故事产生。每个故事的主体都是人。人与人以建筑为背景互动交流,产生故事。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在建筑背景下产生故事,建筑所存在的意义对人们来说就越来越丰富。每多一个故事,建筑所承载的意义就多了一分。故事记载是一种共识。建筑饱经沧桑,成了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集体回忆(见图3)。

2.3.2连续性

保护建筑使之在不同时代使用是一个主动的富有创意的过程,哪怕是最轻微的改动,都可看作是对原有建筑的二次创作。而这个创作常常是在尊重设计者初衷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完善、提升,当然这要求保护者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厚的造诣,因为这样的保护工作将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对此建筑的理解传承下去。尊重意味着延续。历史建筑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如果保护恰当,未来也存在。它由前辈传递给我们,再由我们传递给后代。甚至,在传递的过程中,为保护而创造的“新”成分也会成为历史元素而受到保护。历史建筑这种连续性意味着所谓“现在”也是历史长河中一环(如图4所示温莎古堡)。

2.3.3叠加性

建筑的意义会随着时代变化。作为背景建筑的参考,历史建筑中标志建筑时代意义的改变则更为明显。卢浮宫初始建成时仅为国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伴随法国强盛,它有了君王权威的象征意义;其后法国大革命,君主政权被推翻,卢浮宫对外开放,它开始象征“君权衰落”以及“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思想。随历史变化而人为赋予卢浮宫的意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的“原汁原味”,但这种改变更是伴随时代的“发展”和“扬弃”。今天的卢浮宫修复者,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同时存在于卢浮宫之上的“原始主义”“君主权威”“君主衰落”这三重含义。这也就决定了修复者无法将卢浮宫回复到其刚建成状态。附着于卢浮宫之上的历代的加建、改建、修复成果都无法忽视,这些意义都已经和卢浮宫不可分割。

3 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的保护再生

3.1当代城市中背景建筑的设计特点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背景建筑具有明确的设计思想。当代城市中理想的背景城市设计效果,是“整体化”“简单化”“风格中性化”“尺度协调”“构图非独立性”。背景建筑个体之间要加强联系而形成整体,要从建筑群体而非建筑单体的角度去设计和考量背景建筑。对于背景建筑这个群体的评价,不是一般意义的建筑艺术性的评价,而是看是否恰当的展现城市和普通大众的生活情况,关注包括标志建筑和背景建筑在内的建筑群整体效果。而整体性的强调会削弱个体的表达。我们不能因为背景建筑单体缺乏建筑艺术性而批判背景建筑的效果。这是建筑分工不同导致的。

3.2当代设计思路应用于背景建筑再生

建筑组成城市,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城市内的一个应有角色。城市就像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也有自己的五脏六腑。生命体虽然复杂,没有一个部位是多余的。多出来的死肉或者说肿瘤,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割掉它。城市虽然建筑繁多,但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现实意义——人们依赖恰当的建筑完成相应的城市生活。恰当地融入城市,这就是建筑地域性体现。建筑的“双重译码”性质,决定了除了建筑专业上的意义之外,更要考虑现实生活的意义。

历史建筑也是整个当代城市链条中的一环。人与历史建筑的互动也构成了当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建筑集合的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也有不同。随时间发展,建筑、居民、生活习惯等一切都会变化。这些变化始终以时代性科技和地域性文化为内核。动态而稳定的时代性科技和地域性文化,指导着城市中建筑的发展变化。城市发生改变,历史建筑也应该自发地改变以适应当代生活,寻找一种呼应当代城市的恰当存在方式。

4 结语

当代建筑讲求“文脉”,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联系。“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对等概念。“空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间在空间之上。建筑也是这样。建筑的时间性连续是以每一个时代下的空间性连续为前提的。“时间连续”和“空间连续”二者相辅相成。建筑的历史风格不是孤立发展的,不是单纯的超越物质的艺术行为。历史风格,是那个时代下建筑师对于建筑设计一种带有自己理解的解答方式。对于历史建筑,我们应该在我们这个时代下恰当的解答,同时留给后代人在下一个时代回答的机会。当然,扬弃也有轻重缓急的区分,轻到清扫维护,重到面目全非,都只是扬弃的具体方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应该主动、勇敢而智慧地继承历史建筑宝贵财富。

[1] 朱光亚.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0(2):18-22.

[2] 周振兴.从标志性建筑和背景建筑的比较中看仿生建筑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1(8):44-45.

[3] 张永和.向工业建筑学习[J].世界建筑,2000(7):22-23.

Ontheregenerationofbackgroundbuildingsinhistoricalbuildings

HeXuze

(SchoolofArchitectureandArt,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23,China)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 and background build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ackground building in the historic building. Comparing to the idea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protec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design method of contemporary urban background building, and discusses the regeneration of background building in the historic buil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

historic building, background building, protect the regeneration

1009-6825(2017)32-0014-02

2017-09-05

何旭泽(1991- ),男,在读硕士

TU-87

A

猜你喜欢

卢浮宫背景历史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卢浮宫开通线上版
卢浮宫邮政局改造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