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托车:城市交通的双刃剑

2017-12-06徐同昕

车迷 2017年11期
关键词:摩托摩托车汽车

杂讯

摩托车:城市交通的双刃剑

对于中国的摩托车爱好者来说,2017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一年。一边是广西和广东多个地方对摩托车上牌政策有所松动,另一边则是杭州宣布禁摩。

摩托车原本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和直到今天的中国乡村,它为那些仍然买不起汽车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快速而自由的出行方式,为中国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出台任何政策要限制摩托车的使用,但全中国却有几十个城市的当地政府制定了禁止摩托车在市区行驶的规定。对于喜欢骑摩托和需要摩托代步的人来说,确实是很遗憾的事。而电动自行车无论是速度、续航里程还是减震舒适性都不能真正代替摩托车。

这些地方禁止摩托车在城市的使用,当然也有其道理。一方面,摩托车速度较快,但对乘员的保护又远不如汽车,一旦出现事故容易造成伤亡,而且在交通强制责任险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无论是摩托车撞了行人和自行车,还是摩托车被汽车撞,都容易出现赔偿纠纷的问题。另一方面,摩托车极为灵活,也给执法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交警往往很难追上违规的摩托车,而如果罪犯利用摩托车作为抢劫的工具,也确实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危害。另外,过去的摩托车大多采用两冲程发动机,尾气污染也比较严重。

然而,中国几乎是唯一一个摩托车骑行普遍受限的国家。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禁止摩托车的情况。甚至恰恰相反,不少国家和地区对摩托车出行有一定程度的优惠。台湾地区摩托车使用非常广泛,不仅主要道路都有摩托车专用道,而且在路口处往往在汽车道前方有专门的摩托车等候左转区,一旦绿灯亮,摩托车可以优先左转。而在我居住的旧金山地区,摩托车有专门的街边停车位,收费远比汽车低廉,而且摩托车还可以在只有一个乘员的情况下在高速公路的快车道上行走,而汽车则需要至少三个乘员。因此,旧金山湾区的摩托车数量近几年连年增长,远远超过了汽车的增长速度。

过去,摩托车经常被认为是在居民收入水平不足以购买汽车时的过渡性交通工具。但旧金山地区、法国南部、意大利、西班牙、澳门、台湾等地摩托车仍然相对流行的例子可以说明,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地区,即使经济发展到发达水平,摩托车也仍然有其用武之地。随着人均汽车保有量升高,在越来越多的时候汽车只乘坐了一个人,从能耗和占地的角度来说都有很大的浪费。相比之下,对于1~2人出行来说,摩托车的效率就要高得多,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中路面拥堵和车位紧张的问题。对于我国华南地区来说,摩托车可以作为家庭的第二辆机动交通工具,作为拥堵式单人出行的替代手段。也可以让尚未组建家庭的年轻人不必购买汽车就可以拥有便利的机动出行方式。

以前摩托车管理面临的那些问题,在今天也有了更多解决的手段。城市中普遍安装的摄像头已经可以替代交警进行执法,再加上我国国民素质的逐渐提升,摩托车扰乱交通秩序的问题远没有以前那么可怕,而整体上城市社会治安相比十几二十年前有了很大改善,飞车党也不再是威胁。如果要求摩托车也购买交强险,也可以帮助事故赔偿的处理。而今天的摩托车普遍使用四冲程和电喷技术,污染也比以前小得多。

摩托车在过去也许是中国城市的麻烦,但事过境迁,如果开放思路,今天的摩托车又何尝不能成为中国城市缓解道路拥堵和停车难的机会呢?

徐同昕

UC Davis交通政策、博士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汽车收费、交通行为等,并长期观察汽车产业和市场;车迷、房车迷、摩托迷。

猜你喜欢

摩托摩托车汽车
骑摩托的哪吒酷吗
开摩托车的闪电小鸡
小摩托参赛
这个世界,尼比打算和他的摩托一起丈量
大笨狗酷比多
汽车的“出卖”
图侃天下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My experience as a foreign teacher in China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