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那么短
2017-12-06湖南唐湘怡
湖南/唐湘怡
时光那么短
湖南/唐湘怡
我曾无数次对自己说:不急,以后的日子还长。
直到那一天。
那是你去世的第二天晚上,我从学校赶回家参加你的葬礼。
我跪在地上隔着白布描绘你的样子,没有多少痛苦,甚至可以说是平静地接受了你已经去世的事实——我亲爱的爷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一刻,我只平静地想:我答应和你一起做的事情都不能完成了;我想对你说的话,都没有机会说了。
我总是这样一次次缺席,总是如此。
我记得你身体还好的时候喜欢钓鱼,你常带我去湖边,我仍记得那些风景:与天一样蓝的湖面,茂盛的草丛,草丛里绿色的蛐蛐,湖面上吹过的、带着湖的气息的风。我见你钓上肥美的鱼,很是羡慕。
于是,你给我做了一根小钓竿,用纤细的竹子做的,细心地用砂纸把竹节打磨光滑。
你说,以后我们就一起去钓鱼。
我高兴地答应了。
可哪个孩子不是“朝三暮四”的呢?我终没能耐着性子陪你去钓鱼。以后,也都没能去,再之后,我却是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那天,我知道,有些事若不急着去做,就再也不能做了。
你缠绵病榻的那段时间,我常在周末、寒暑假回去陪你,说是陪,也不过是我在客厅看电视,偶尔去照看一下你打的点滴,我没有花时间陪你聊天,也没有费心思让你过得舒适些。我任由你寂寞地在那个狭小的房间里打点滴,原谅我吧,爷爷,我那时还不懂得如何去关心一个人的感受,我也不会考虑到那样的日子有多难熬。
从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交流实践方式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文化传统与其他文化传统的同与异,研究中国社会独特的发展历史,标志着中国民俗学的学术思想与研究范式发生了某种重要的变革。这个角度其实是把广大民众真正视为了历史的主人,而不是只把他们作为赞扬和浪漫移情的对象。因为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看清广大民众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构建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创造、传承、享用着自身的文化。这个角度强调了普通老百姓是生活实践的主体,这与借口“传统的发明”或“民俗主义”等理论而去关注各种操弄民俗现象的研究角度是根本不同的。
我总以为,大人都是无所不能的。我以为一切你都能自己处理好。
后来,我明白,若不急着成长,若不急着懂事,许多的事情,便不会再有弥补的机会。
你病重的那段时间,我在上高中。
我没有那么多的假期,每个月只能回去一次,每次也不能停留多久,总是急匆匆地回去,又急匆匆地离开。
渐渐地,我被这种匆忙弄得身心俱疲。我开始抵触回去,虽牵挂着你,却还是回去得越来越少。我对自己说:不急,等到放长假的时候,我就……可到了放假的时候,我又忙着补课,忙着写作业,忙着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忙着和同学一起看电影……这样一来,回去陪你的时间又少之又少了。我对自己说:没关系的,等到这三年过了……
然而我可以等,你却再没有时间等了!
我总是那样自私地只先想到自己,我想你没有吧。
你最后一次去住院,我在某个周日的下午去看你,那是我一周里唯一能自由安排的时间。那是一个风和日暖的午后,你躺在靠窗的病床上,发觉我来了,很高兴,硬撑着坐起,很自豪地向病友介绍:“这是我孙女,现在上高中了,成绩可好了。”
我陪你说了会话,你的高兴写在脸上,弥漫在病房并不清新的空气里。
临走的时候,你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别太惦记你,你一切都好。
你为了让我放心才这么说的,而我居然就这么信了。
原来只要我好,于你而言,我怎样做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你下葬的那天,我隔着熹微的晨光看着你。不再是我年幼时记忆里那个富态的人了。你消瘦,干枯的脸上爬满了时光的刻痕,皮肤呈现灰白色,那是死亡的阴影,我在微冷的晨光里,看着那黑沉的棺木一寸寸地合上,你一寸寸地消失在黑暗里,当黄土一锹锹地落在棺盖上,要把整个棺木掩埋的时候,我知道,这就是我们的永别。
我曾以为我们的日子还很长,纵我有许多事情没有做,许多的话没有说,我也并不着急,哪知时光易逝,人世无常。
有些事不急着去做,曾约定好在你身边的人将要离开了;有些话不及时说出口,以后再想说也没有人来听了。
唯余诸多愧怍。
时光那么短,别错过那些你本追得上的事,别遗憾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