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汽车实训基地建设中的文化建设

2017-12-06邱家彩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物质实训基地

邱家彩

(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437100)

浅谈汽车实训基地建设中的文化建设

邱家彩

(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437100)

汽车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只有加强实训基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而努力。

汽车实训基地;汽车文化建设

目前,各职业院校都在不断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扩大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斥巨资添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努力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满足素质要求等方面有所突破。

1 基地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功能

广义的基地文化是指实训基地的领导者、管理者、实训教师和全体学生在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共同塑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1 美化环境,提高基地文化品位

实训基地是学生强化理论知识、锻炼操作技能的场所,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以及学生实际动手的过程,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训基地内,各种专业教学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能力。但是我们也可以设想一下在实训教室内只有先进设备,却没有任何文化或是绿色植物点缀时的场景……所以通过对实训基地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舒适、整洁、愉悦和宁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提升整个实训基地的文化品位[1]。

1.2 专业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各种有利的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诱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

1.3 文化育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文化具有教化功能,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他们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通过对环境的审美,可以解读环境中蕴涵的精神,达到人与环境相互融合,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能促使学生更自觉地、更热切地渴望通过各种实训活动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使学生的个性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濡染和熏陶,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2]。

2 开展汽车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

实验实训基地的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总和,三部分文化融合成一体互相影响。

2.1 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汽车实训基地的物质文化由为满足科研、学习等需求所必备的物质设施和物质环境所构成,它是汽车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基础。

2.2 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指各种规范性和系统性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体制等所形成的文化。基地的各项制度是约束师生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是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但是通过引导,这些制度被所有师生自觉接受并自觉遵守的时候,就成为了基地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3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汽车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是指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趋于稳定的精神成果和意识观念。它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升华,集中体现在室风、教风、学风三个方面[3]。

3 汽车基地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实训基地文化的开发与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实训基地要制订符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方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基地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表率作用[4]。

要对实训基地的物质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努力赋予每一细节以丰富的生命力,使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能发挥出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雕塑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展现现代汽车职业教育理念,使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汽车专业技术的崇拜,激发学生学好专业、刻苦钻研的信心和决心。

[1]朱盛镭.汽车文化的力量,上海汽车,2006(10).

[2]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中国高教研究,2006(2).

[3]巩航军.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4]伍建桥,熊礼杭,蒋德喜.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汽车文化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I7).

G7文献标示码:A

邱家彩(1982—),男,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维修教学。

猜你喜欢

物质实训基地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