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D将手机转换为联网身份证
2017-12-06俞庆华
移动ID将手机转换为联网身份证
向官方部门申报你的新地址,领取租赁车辆,汽车共享,或是通过手机APP投票……日益完善的互联网应用为随时随地访问实用且新型的在线服务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些服务是否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则取决于是否有安全可靠的移动终端数字化身份识别和验证程序来把关。类似的解决方案将与成熟的电子身份(eID)证照业务相得益彰,让用户以最安全便捷的方式畅游数字化世界。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针对安全加固型SIM卡、嵌入式安全元件(eSE)、micro SD卡和蓝牙卡提供专业的移动ID解决方案。
未来城市的智能交通
在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英飞凌展出了一种面向汽车租赁公司的移动ID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在智能手机上调用APP的形式来验证使用者身份和驾驶证的有效性、领取租赁的指定车辆、并使用手机打开车门。
英飞凌智能卡解决方案业务负责人Ioannis KABITOGLOU 指出:“不管是商业的或是政府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安全可靠的身份验证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的芯片技术将成熟的电子身份证照业务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移动ID将在联网世界中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和公民的身份信息,提高在线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据统计,2021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的数量预计高达77亿人(爱立信移动报告,2016年6月)。借助智能手机的使用,市民能够轻松接入智慧城市项目推出的各种在线银行服务、政府服务和新型物联网服务。这类服务虽然让人们的衣食出行变得更轻松,但在保障用户服务数据的安全和防范数据被滥用与篡改上,对使用者和服务供应商的应对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移动终端上基于芯片的身份验证解决方案
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已十分成熟地应用在电子身份证、电子护照以及其他智能卡证照上。目前,全世界每4张电子身份证照中就有1张嵌入了英飞凌的芯片。现在,移动终端也可具备同样的安全方案。作为安全硬件,芯片为安全验证程序的安装和运行提供了坚固的基础。它能以加密的形式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譬如银行账户信息和生物识别数据,以及密钥和安全证书等敏感信息等,芯片能将这些数据和信息与系统软件相互隔离,并对其进行保护。相比基于主机的卡仿真(HCE)和基于云计算等以软件形式来实现的解决方案而言,基于硬件的芯片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防止读取大量的用户数据。
移动ID的工作原理
移动终端上,保障身份验证安全性的实现有多种技术手段。举例来说,借助安全SIM卡配合手机中嵌入的安全元件,或者借助嵌入了安全芯片的可插拔micro SD卡,即可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安全地转存至手机。
此外,移动终端自身也可被用于双重认证。除个人识别码(PIN)或密码外,在线服务的登陆还会要求用户通过其他介质完成在线认证,如通过连接至移动终端上内置了安全芯片的蓝牙卡,或者通过使用支持NFC的手机来读取电子身份证照中非接触式的安全芯片等。
(来源:俞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