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束腰瓷枕
2017-12-06韦延才
□韦延才
唐束腰瓷枕
□韦延才
赵正德和彭勃是高中同学,俱在铜城,但两人却很少见面和联系。
赵正德爱好收藏,在鼓寺街经营一间字画装饰店,生意不好也不差。彭勃在某局任局长,日常公务繁忙。一天,赵正德无事,正在电脑上看电影,突然电话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以为是客户,一接听,却是彭勃打过来的。
彭勃说:“老同学,有空吗?到你那里坐坐。”
赵正德不惊不喜,像对待客户一样平静而热情地说:“我正在电脑上看电影,没事。”
十几分钟后,鼓勃来到店里。虽然很少谋面,但赵正德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彭勃,他还没踏进店门,赵正德就把他认了出来。赵正德摁下了暂停键,说:“彭局长今天吹的是什么风?”
彭勃话还没出口,先笑开了,一副久别重逢的样子:“咱们老同学一起叙叙旧不可以吗?”
赵正德也笑了笑,道:“来,先喝茶。”说着,为彭勃上了一杯红茶。
两人聊了一阵,气氛倒也融洽。但赵正德知道彭勃并不是为了叙叙旧而来,便说道:“老同学,今天登临小店,不仅仅是叙叙旧吧?”
彭勃脸上依然挂着笑,说:“听说老同学淘有不少古董,今儿想看看,我也在你这里淘淘。”
赵正德盯着彭勃好一会儿,说:“你也爱收藏?”
彭勃不置可否地回答:“盛世爱收藏嘛。”
赵正德问:“想看哪一类呢?”
彭勃说道:“瓷枕,听说你淘了好东西。”
赵正德不久前是收藏了一个唐代的束腰纹胎瓷枕,只给几个藏友看过,想不到消息传得这样快。赵正德上楼,把瓷枕取了下来。在众多的藏品里,赵正德对它非常喜欢,是花了五万多块钱才从一个老农手上淘到的。此瓷枕市面上极少见,中间束腰,表面釉色为黄、褐色相间,行云流水般的纹饰布满全身,显得朴素而又美观大方。后来赵正德上网查过,类似的瓷枕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十二万元的价格。
彭勃拿着瓷枕上下左右看着。
“纹胎瓷器烧制不容易,工艺要求高。它的特殊性还在于瓷胎的表里如一,看上去十分素雅,纹饰虽然简单,但自然流畅,给人以和谐之美,并力图向人们表达‘仁、义、礼、智、信源于心生’的君子品位。”赵正德向他介绍道。
“它真的是唐代的作品?”彭勃把瓷枕放回桌上,问。
赵正德点了点头:“它是唐朝初期或至少是盛唐时期的瓷器。”
彭勃呷了口茶,正儿八经地说道:“你开个价,让给我。”
赵正德盯着他:“你什么时候爱上收藏了?怎么在铜城收藏界没听说过?”
彭勃避开赵正德的目光:“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你就让我把它淘了去吧。”赵正德犹豫着,彭勃又说道:“我知道你淘来也不容易,价钱方面咱们可以商量。”
见彭勃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赵正德道:“既然是老同学,你又喜欢,凑个好兆头,八万让给你。”
彭勃考虑了下,点了点头,算是成交:“过几天我就拿钱给你,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几天后,彭勃拿着个鼓鼓囊囊的包再次登门。但没容他开口,赵正德却抢先说道:“老同学,唐瓷枕我不卖了。”
彭勃一听,以为赵正德在开玩笑。再看,赵正德一脸的认真,不像是说笑的样子,便说道:“是价钱不理想吗?钱的事,咱们可以再议。”
赵正德摇了摇头。
“这样,我给你十万。”彭勃说道。
赵正德还是摇了摇头。
“十二万。十五万。”
彭勃不断往上升着价。赵正德对他摆了摆手:“我就是不想卖了,自家收藏。”说着就把彭勃往外推。
为这事,彭勃和赵正德起了疙瘩,再在街上见面的时候,彭勃完全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把赵正德当成了一个透明人。
几年后的一天,已是副县长的彭勃从鼓寺街经过,他让司机停下车,特地去了赵正德的店里。
赵正德还开着他的字画装饰店,生意不好也不差,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和藏友们一起分享藏品。其时他正和几个藏友欣赏着早些天从乡下淘来的几个小物件。见彭勃进来,他依然一脸平静,说道:“彭副县长,今天怎么想到光临小店了?”
彭勃在椅子上坐下,说:“那个唐束腰瓷枕,还在吗?”
赵正德答:“在。”
“我想看看它,可以吧?”彭勃又说道。
“稍等。”赵正德边说边往楼上走去。
当赵正德把瓷枕放在桌面上时,彭勃的脸色便变得有些严肃与凝重。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件依然如几年前一样古色古香的瓷器,一言不发。
不久前,早已调往外地的县长陈青春出事了。当初,彭勃想买它,就是准备把它送给爱好古董的陈青春的,希望陈青春能在仕途上关照关照自己。然而赵正德拒绝了他。后来彭勃又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有寻到更好的古董,此事便搁了下来。接着陈青春就调走了。
而那时赵正德之所以反悔,是因为他打听到彭勃根本不爱收藏……
“今天,是想把它买走吗?”赵正德看着彭勃,问道。
彭勃抬起头,说:“我可不是一个大雅之人。”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坐在赵正德旁边的几个藏友看着他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原载《广西文学》2016年第3 期 作者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