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及有效对策

2017-12-05刘益洲

体育时空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有效对策德育教育

刘益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初中生的身心还在不断地发展,没有成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利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掌握体育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还能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

关键词 体育课程 德育教育 有效对策

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而且也可以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的发展型人才。

一、体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一)连续的思想教育渗透

体育这一门学科开设的年限比较长,这是一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会开设的课程,所以学生从小到大都在接受体育教学,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持续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1]。

(二)体育的行为特点具备优势

學生的思想意识不仅能在“语言”方面得以体现,在行为上也能够显现出来,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身体上的活动和练习进行教学,而体育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言行特点来进行德育的渗透,不仅实际,而且具体,能够达到其他学科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2]。

(三)体育教材有较强的思想内容

体育教材本身的内容就有一定的思想性,它能够将人的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而这也给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带来了好机会,而且学生也更容易接受鲜活的实例教材。中学体育有很多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而且学生在初中这个年龄段思想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不小心就会走上错误的道路,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出体育教材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并实施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这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比如,教师安排800米和1500米的耐力长跑,教师不仅要将长跑的一些技术要点讲清楚,让学生能够协调的配合呼吸频率和动作,最重要的就是锻炼学生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刻苦精神,以及永不服输的精神意志,当学生想要放弃的时候,教师要教育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要求学生要有忍耐力和充沛的精力,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目标。比如在打篮球、踢足球时,虽然个人的技术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团队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这样才能将球打出、踢出水平,学生就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而集体主义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做广播体操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好协调的动作,还要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美、发现美,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二、如何在体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学校有不可推卸的德育教育责任,学校要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而对于体育教师,就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进行学习,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修养提高,并注意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和感召学生。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也要鼓励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教学的技能提升,比如说,学校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教师的培训活动,使得教师的师资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另外,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起来,还要形成体育学科的德育教育同其他学科的德育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

(二)抓住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时机

开展德育教育最好的机会就是在学校举行运动会和大课间活动期间,体育教师在这个时候要向学生讲述体育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我国的体育进程史、以及体育界的一些成就,利用故事的形式讲一些名人的事迹,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形成正确的认知。比如可以讲邓亚萍的故事,邓亚萍从小就很喜欢打乒乓球,她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站在世界级的赛场上打球,但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不能进到国家队,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认真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在体育比赛中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时常要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达标测验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灵活的在体育比赛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生的个人档案上记录学生体育上的表现和德育的认知,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方面的活动,可以适当的给一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奖励,这样更能够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比如在跑步比赛时,教师要在赛前制定相应的规则,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并在比赛的过程中,让学生重视纪律,认识到一旦犯规就会失去比赛、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还有就是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比赛有赢就有输,虽然每个人都向往胜利,但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失败并不可怕,能够站起来的都是生活的强者。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科学地进行引导。对于一些在比赛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教师要在口头上和行为上给予肯定和表扬,而对另外一些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也要耐心的劝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时期是学生能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中学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德育工作,作为体育教师,也要承担起德育教学的职责,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锻炼学生的体质,还要注重人格的塑造,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想.陶行知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实现[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12):94.

[2] 黄宏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J].读写算(教研版).2012.02(9):94.

[3] 唐青.简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138.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有效对策德育教育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