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山丘上的忘年之交

2017-12-05陈唯正

歌剧 2017年10期
关键词:山丘瓦格纳艺术节

陈唯正

从1992年起,我每年夏天总会去拜罗伊特瓦格纳艺术节。前20年间,在绿山丘(拜罗伊特艺术节剧场的所在地)能遇上的东亚观众不是日本人就是韩国人,华人瓦格纳迷少之又少。约在1995年的夏天,我在一次幕间休息时忽见身边一对亚洲夫妇: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礼服革履、风度翩翩;她,灵秀清雅、风韵卓姿,淑质慧和、仪态万方——二人真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女士身着清淡端庄的中华蓝旗袍,让我立即判断出他们是华人而非日韩。异国遇老乡,岂有错过之理。我们六目相对,彼此点头招呼后开始自我介绍,这便是我们间长达20多年忘年之交的开始。

当时,Danid乃学富五车的饱学之仕、誉满北美的莎翁专家、名震海峡两岸的戏剧导演;我则在等待论文答辩,还属校园中的学生。由于大学距拜罗伊特不过80公里,我连续多年在艺术节度过暑假。我们的阅历、背景差之千里,但自从上到绿山丘后都成了瓦格纳的“瘾君子”,一发不可收。共同的爱好,共同的江苏无锡祖籍,共同的孩提时代成长之地上海,将原本无论从何角度来说都八竿子打不着的我们联系在一起。

面对德高望重的长辈,我开始遇到的最大的尴尬是对他们的称呼。当初国内流行“老师”,但我们都长久生活在欧美社会,“老师”着实不是什么特别的尊称;称他们为杨先生、杨太太,则将这种被我视作亦师亦友的关系拉开了十万八千里。他们洞察入微,感觉到了我的尴尬,主动邀我称呼他们为大哥、大姐。我明白这是他们谦逊恭和,然而毕竟隔着辈分,何以如此放肆大胆、没大没小?中文的习俗有时太过复杂,倒不如西方人的直呼名字来得简单方便。于是乎我自作主张直呼其名Danid和Cecilia。Daniel平易近人,Cecilia热心真诚,我同他们交流向来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Daniel和Cecilia有着大哥大姐的豪气。无论是演出结束的夜宵,还是我们利用“《指环》四联剧”的间隙去南部的法兰克尼亚小瑞士,东边的杉树林风景区乃至捷克温泉胜地的远足,他们都包揽买单,从不让我花一个铜板。在我捉襟见肘、囊中羞涩的学生时代订下的这个规矩,到了我工作以后,手头开始滋润有余,他们还是照旧不许我打破,甚至在他们到慕尼黑观摩歌剧节期间都不允我尽地主之谊。无论我怎么想坚持自己礼尚往来的原则,他们都不为所动。我的几次企图都徒劳而返,最后不得不“恭敬不如从命”。

对于瓦格纳乐剧的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研究争鸣、介绍普及的文献早已是堆积如山;可对于其作品内涵的深刻挖掘并在舞台上以戏剧展现,则远无止境。作曲家在世时曾经呐喊“孩子们,来点创新吧!”,可他去世后,他的妻子科西玛为了维护其正统,却对此听而不闻、阅而不化。拜罗伊特艺术节的营运沦入固步自封、僵化教条,舞台艺术的创作也是乏善可陈,毫无新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艺术节得以浴火重生。瓦格纳的大孙子维兰德(Wieland Wagner,1917-1966)开始推陈出新,主打抽象风格,引领了欧洲戏剧舞台制作的新潮流。此后“导演戏剧”(Regietheater)的崛起和发扬光大,赋予了瓦格纳作品以时代性、普世性。人们不再满足于故事情节的平铺直叙,开始对作品进行解剖伸展、诠释发挥、投射现实、发问社会;时间转换、空间移位等等艺术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创新往往会产生争议,“导演戏剧”的质量也是干差万别,拜罗伊特艺术节长期处于争议的风口浪尖;这里的观众也是一年又一年地与时俱进,成长发展。Daniel、Cecilia与我共同亲历的海纳·穆勒(Heiner Mueller,1929-1995)以几何与电光为视觉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杰出制作,在其第一年首演時曾遭抗议一片,到了1999年最后一轮上演后,却得到了近80分钟的喝彩。这与法国导演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 Ch6reau,1944~2013)“百年指环”制作的命运真是殊途同归。笔者在绿山丘上观摩的所有“指环”制作,无不令人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前民主德国导演库普夫(Harry Kupfer,1935-)的制作首演于冷战尾声,充斥着对原子武器毁灭世界的恐惧;柯西纳(Alfred Kirchner,1937-)的制作在冷战结束、两德统一后,舞台上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小资情调;弗里姆(Juergen Flimm,1941-)的千禧年制作恰是金融市场蒸蒸日上的全民炒股时代,于是对金融寡头的批判则成了主调;德国作家多斯特(TankredDorst,1925-)的制作则是将虚无的“神就在我们的身边”作为主题;最近的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1951-)的解构主义制作,开始对工业革命至今的历史以及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反思。如果观众们在观摩中开动脑筋,一部出色的“导演戏剧”作品会让人欲罢不能、其乐无穷。挪威导演赫海姆(Stefan Herheim,1970-)划时代的《帕西法尔》制作便是这类杰作。它将德国的近代史梳理其中,尖锐地将拜罗伊特艺术节乃至艺术节观众放置于这个背景之中,让大家在批判历史的同时,反思自身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清新流畅、蕴含哲理的制作能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那些艰涩费解、哗众取宠的制作却往往让人不知所云、沮丧无奈。要对其做出评论往往不是件易事。Daniel孜孜笔耕,创作不辍。他的行文平实、质朴无华、实如其质。翻阅《优雅的时光》一书中的篇篇美文,让我一幕幕地回味绿山丘四分之一世纪来的历史。不同的经历和背景造就了我们对作品的不同反应和解读,我们之间的观点常常不尽相同。Daniel以戏剧导演所特有的专业视角,点出普通观众所不明就里的内行手艺,让人受益匪浅。例如,将灯光与造型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英国导演华纳(Keith Warner,1956~)制作的《罗恩格林》曾让我如痴如醉,然而鲜有人会去思考从一个四方平台上延伸出的巨大倾斜十字架“没有其他支点”这一视觉美感背后所隐含的高科技难题。Daniel言简意赅、鞭辟入里的评论,恰似灵犀一点、脉脉相通,更让人咀嚼再三。

谢谢你们,Daniel、Cecilia!

2017年5月28日于德国慕尼黑市郊

猜你喜欢

山丘瓦格纳艺术节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当代文化视域中的瓦格纳及其超越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微山丘——Lily Nails美甲店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越过山丘,依旧是山
名人相册 歌剧巨匠:瓦格纳
山丘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