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2017-12-05余志明
余志明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除了具备诗的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等特点,还拥有独特的特质,比如:形式自由,不拘格式和韵律,诗行长短不一,参差错落;内涵开放,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作者的情感;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手法的运用;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浓烈的抒情性。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诗歌教学要遵循课标的要求,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从整体感知、揣摩意境、品味语言等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现代诗《错误》是苏教版九年级拓展阅读材料,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写的是在江南一个小镇上发生的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全诗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了一个凄美的艺术境界。同时,作者还采用了将叙事情景象征化的方式,使诗歌达到了言简意丰的效果。
鉴于此,根据课标精神及这首诗的特性,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①朗读诗歌,学习诗歌所运用的古典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②掌握将叙事情景象征化的方式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③品味语言,领悟诗中女子的情感,正确理解“美丽的错误”的涵义。
(二)现代诗歌情感解读的“密码”
1.“陌生化语言”是解读诗歌情感的着力点
陌生化的语言是诗歌语言魅力之一,是诗人对人们所熟知的语言表达的推陈出新,其目的是让人产生疏离感,使诗歌产生新的意趣。读者关注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达,往往能以此为抓手,捕捉诗人隐藏在诗歌中的情感。
通常,诗歌语言“陌生化”是一种表达技巧,如扭错、反讽、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运用颠倒语序、冷僻词语、生造词语等来加强语言的张力。《错误》这首诗中的句子“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就是典型的陌生化语言。诗人不但巧用拟声修辞技巧,使某种东西一下子变得明亮、清脆起来,产生一种陌生而奇异的美感,而且在“美丽的错误”这样的词语组合中运用了“矛盾修辞法”,耐人寻味。教师抓住这样的陌生化语言,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师:读了“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这句诗后,你能用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吗?
生:错误、美丽。我会问,为什么错误?错误为什么是美丽的?
师:很好,你采用了追问法。为什么提炼这两个关键词,请你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错误”“美丽”这两个词语有些矛盾,特别不和谐,但将它们放在一起,却能很好地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
师:能否结合整首诗说得具体一点呢?
生:对这两个人而言,无论是游子错误的经过,还是思妇的“错觉”,因为故事的美好,情感的美好,所以“错误”也是一种美丽。比如,我们有时候认错人了,可能会尴尬,但事后回想起来却又回味无穷。
师:类似这样的词句,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些,我们共同体会其中的奥妙。
生:有一部影片《真实的谎言》,我们看片名可知,“谎言”与“真实”存在矛盾,但这恰好印证了片中主人公的心理。影片中,美国联邦特工处的间谍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却永远只能用谎言来对待亲人,以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位间谍的古怪行为,引起了妻子的怀疑和猜忌,但他只能默默地承受。事实上,他忠诚于家庭,献身于国家,他所有的谎言恰恰体现了他的真诚,因而,“谎言”又显得“真实”。
此则教学片段对于“矛盾修辞法”的处理比较巧妙,教师要求学生用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词语梳理对诗歌的理解,学生便有了“错误与美丽”的阅读感悟。“错误与美丽”是学生能够直接感知的诗歌内容,接着教师通过请学生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诗歌语言陌生化写作特点的理解,使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学知识产生呼应。
可见,利用现代诗歌语言的“疑问”“纠结”,也可以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完成对作品的剖析。
2.“意象组合”是解读诗歌情感的切入点
分析诗歌意象和语言组织是了解现代诗的主要切入口。现代诗在意象选取上不局限于运用一个核心意象,而是在运用核心意象的基础上构建一组意象群来营造意境,传递情感。所以,解读现代诗歌的意象及意象的组合方式往往能够厘清诗歌的抒情脉络,探究诗歌幽深丰富的情感世界。
《错误》一诗运用了思妇、归人、过客以及空间、时间等多种意象,营造了一个美丽而错误的独特意境。比如:写“思妇”时选取了“莲花、柳絮、春帷”3个意象;写“归人”时选取了“东风、跫音”2个意象;写“过客”时选取了“达达的马蹄”这一意象,马蹄声由远到近,为女子带来了希望,而后由近到远,女子希望落空,于是便产生了“美丽的错误”;写“空间”时选取了“江南、城、青石街道、窗扉”这一组意象;写“时间”时通过“季节”“三月”等时间意象暗示女子所盼未归的寂寞。
由此可见,诗歌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诗人根据自己的审美,精心选用意象,按照意象组合规律营造意境,传递情感的过程。因此,在读诗时,我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意象运用的揣摩及意象组合方式的研究上,从而破解诗歌情感的“密码”。
3.“结构韵律”是解读诗歌情感的关注点
诗歌具有建筑美的特点,分行表达与韵律节奏最能够体现出诗歌独特的“诗性”。如果将诗歌的形式作为解读的重要抓手,那么往往能够捕捉到诗人最敏感的情思。
從结构和韵律来看,《错误》一诗就极富形式感。endprint
首先,从诗歌分行表达的结构形式来看,每一行的自然停顿,都营造了一种抑扬顿挫、“一咏三叹”的抒情氛围。这首诗源自作者童年的逃难经历,诗中的主角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诗句中蕴含着忧伤和思念的情感,分行表达所营造的抒情基调与这种情感是契合的。
其次,从节奏来看,这首诗句式整饬,语调轻快,富有节奏感。诗的开头和结尾都使用了短句,这恰恰是对过客的描写: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来不及停下就消逝在岁月的长河里。中间的句子用的都是长句,辅以轻俏的词语,如“柔柔的”“悠悠的”,细腻地描摹了女主人公的相思和怀念。
最后,从结构上看,这首诗隐含着两条线索,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例如,开头两句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然后将镜头推移到小城,再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将诗情层层推向高潮。横线是开头两句和结尾,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但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的顺序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此处诗人用了一个倒装句,造成结构上的参差错落,更显诗意盎然。
《错误》一诗形式整齐,韵律鲜明,读者在朗读时易于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解读诗歌的表达形式,其实就是解读诗歌的情感内蕴,而这一点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三)现代诗歌教学设计的路径
1.诵读,现代诗歌教学之“径”
这里的“读”指“诵读”,它有别于一般的朗读。“诗用诵,书用读”,这是因为诗比书更具音乐性。诵读是新诗教学的本真回归。
有的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往往会安排各种形式的读,如范读、齐读等,更多的是朗读技巧的指导,将诗歌文本当作朗读训练的素材,而非一首“饱含深情”的作品。如果只注重诗歌文字的抑扬顿挫,而不注重诗歌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之美,这显然不是一种有效的朗读方式。
执教《错误》第二节内容时,一位教师这样设计诵读指导。
师:诵读诗歌第二节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一个词语?为什么?
生:要特别注意“小小的”,因为它出现了两次,反复出现的目的在于强调闺中人思念的情感。另外,两个“小小的”也形成了轻盈柔美的韵律。
师: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思妇形象?体现了她什么样的情感?
生1:我们仿佛看到了思妇踮着脚尖,倚着窗户,盼望游子归来的急切而又极力控制情绪的形象。
生2:“小小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闺中人的矜持,思念之情虽然浓烈,但却埋藏心底,读来令人心酸。
师:“小小的”大体上就是“很小”的意思。把“小小的”这一叠音词换成“很小”,试读几遍,说说二者有什么区别。
生1:比不上原文有诗的韵味。
生2:诗歌节奏不及原文轻盈,缺乏细微的弹跳感。
分析该教学片段可知,这位教师在诗歌诵读指导方面做得比较好,表现在几个方面:化繁为简,让学生用换词法体会原文用词的精妙;注意到了词语背后的“人”的情绪;注重学生的诵读心理,尊重学生的诵读体验。
概言之,一节成功的诗歌诵读指导课,必须是一个由“心”到“声”的过程。指导学生诵读,教师还要注意以下3点:一是找准情感基调,抓住诗歌的灵魂;二是读好快慢停连,感受诗歌的节奏美;三是善用轻读、重读,再现诗歌的意象美。
2.入境,现代诗歌教学之“魂”
对于现代诗歌教学而言,身临其境通常很难做到,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神游,做到“心临其境”。要做到“心临其境”,教师必须让学生畅游于语言文字中间,发挥想象和联想,重现诗歌所描摹的画面,如此,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也就不难理解了。
《错误》第二节内容是有关“空间”意境的营造,作者选取了“江南、城、青石街道、窗扉”这一组意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比如,诗人将女子的寂寞层层撕开,由“城”到“青石街道”再到“窗扉紧掩”,空间渐次缩小,而思妇的寂寞却随之愈来愈浓。“窗扉紧掩”其实是“心扉紧闭”,作者巧妙地以外在空间象征心灵空间,将空间逐渐缩小,女子的寂寞就逐渐浓缩到最深最浓。当学生的思绪乘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浮现出上述叙事画面时,自然就能理解诗人笔下所写的“美丽的错误”的内涵了。
3.涵咏,现代诗歌教学之“本”
诵读、入境是现代诗歌鉴赏的路径,涵咏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是鉴赏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阅读诗句、品味诗歌语言,进而理解诗歌的内涵,加之对诗歌中的标点、文字、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比较、揣摩,便能够欣赏到诗歌语言的凝练和优美,从而感受到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涵咏品味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比较、揣摩”,教师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玩味中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妙。
下面以《错误》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师:试比较“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与“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开落的莲花”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生1:前一句是倒装句,目的是为了强调“开落”,造成一种时光的漫长感。后一句重心在容颜和莲花的比喻上,这不符合该诗的情感基调。
生2: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倦守空闺的女子娇美的面容因等待而憔悴。同时,“开落”也与最后一句“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形成照应,富有音韵美。
通过比较,学生在揣摩中探究诗歌语言的精妙,获得了情感的共鸣。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诗歌教学,教师只要抓住诗歌的特质“意境美、情感美、音韵美”,确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就找到了現代诗歌教学的路径。
(责编 欧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