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育“七色文化”的有效构建
2017-12-05温学深
温学深
生命是多彩的,教育也应该是多元的。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呼唤,“阳光教育”在教育逐渐变革的时期应运而生。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阳光,象征着温暖与光明、和谐与希望,寓阳光于教育,则喻示着开放、生动、自由、平等、和谐、充满活力和希望。东莞市塘厦镇中心小学从2010年建校至今,始终专注于阳光教育“七色文化”建设,为基础教育学校文化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丰富了阳光教育文化内涵。
一、确立“红色——希望·活力”的学校核心价值文化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阳光教育”就是当下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最新产物,是崭新的教育理念,它既适应社会的教育期望,也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塘厦中心小学在实施文化建设过程中,把阳光特质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塑造了学校发展的核心精神。国内阳光教育主要创始人周洪宇教授曾说:“阳光教育就是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为此,塘厦中心小学确立“红色——希望·活力”为学校核心文化的价值和追求,围绕“启发潜能,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主流价值观,生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精神文化体系。正是秉承这一教育思想,师生逐步建立起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渗透在师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中,沉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
二、建立“橙色——崇高·热情”的阳光品牌文化
塘厦中心小学在追求教育多元化价值的过程中,大胆地作出了以文化塑品牌的战略部署。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环境、生源状况、师资水平和办学目标,明确了“橙色——崇高·热情”为阳光教育品牌主题追求,提炼出校风、校训等一系列核心文化,以理念主导教育行动,努力把学校打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个性鲜明的示范性阳光学校。
三、打造“黄色——光明·公平”的阳光制度文化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和教风。塘厦中心小学从新校建设起,就把制度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明确“黄色——光明·公平”的基本原则,逐步构建三个高效的管理系统,即尚德文化管理系统、生命课堂教学管理系统、温暖家园后勤服务系统。在落实层级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党支部参政议政的民主职能,制订了《阳光教师评选方案》《阳光级组、科组、备课组评比方案》《阳光班级评比制度》《阳光少年评比办法》《阳光课堂评价方案》等一系列阳光管理制度,促进科学、高效管理文化的形成。学校还充分发挥民主作风,开展校长信箱、教师沙龙、茶话会等活动,激发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塑造了民主、团结、和谐、高效的团队作风。
四、 营造“绿色——理想·发展”的阳光教师文化
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是关键。良好的教师文化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境界、教学风格形成的核心所在。塘厦中心小学以“绿色——理想·发展”为宗旨,建立“博爱、善导”的阳光教师文化,制订《阳光教师培养规划》,建立“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塔式师资培养模式,逐渐培养一支善于传播阳光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教师依据《塘厦镇中心小学阳光教师标准》,强化思想,转变观念,鼓励教师要像播撒阳光一样传递爱,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成为会合作、情感丰富、懂得自我完善的人。同时,学校引导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学生在师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人格,发展个性,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五、构建“青色——丰富·和谐”的阳光课程文化与课堂文化
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化与拓展。塘厦中心小学追求“两课文化”与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和匹配性,使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更加深厚,从而更有实效地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在“两课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秉承的是“青色——丰富·和谐”主体思想。坚持以阳光教育理念为主导,在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全面实践,通过长远规划,精心布局,逐步使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阳光心语课程》《分级阅读课程》《阳光习字课程》《阳光体育课程》等;并开设丰富的社团活动,在课程上体现“丰富·个性 多样·和谐”的总体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的阳光少年提供有力保障。
课堂,是学校文化传承的脉搏。塘厦中心小学倡导“实施阳光教育,营造生命课堂”教学主张,提出“三个善于、 三个大胆”(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善于激励;学生大胆表达、大胆质疑、大胆求异)的课堂教学思想,从教师的教学思想到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关注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的价值,努力培养大写的“人”。鼓励教师努力把课堂变成激发智慧、砥砺思维、培养精神的课堂,建立充满人性,体现民主、开放、合作、竞争的阳光课堂,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培育“蓝色——特色·创新”的阳光活动文化
“阳光活动”是阳光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追求的集中反映。塘厦镇中心小學倡导营造“蓝色——特色·创新”活动文化氛围。
努力培育争创“阳光班级”、争当“阳光少年”的活动文化。培养“阳光少年”是学校的教育目标,“阳光班级”是“阳光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为此,在阳光班级的创建过程中,努力做到“一班一品,班班特色”,实现班级班风班训个性化、班级目标明确化、班级活动特色化,通过阳光主题班会、阳光展示台、班训、班徽、班歌等评比活动,形成阳光评价和奖励机制,促进班级自主和特色发展。
努力培育“阳光”校本艺术课程。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渗透阳光教育理念,形成系列化特色活动课程(如人格教育类、生活指导类、艺术体验类等)。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个性特长。此外,语文类的阳光习字、阳光经典诵读、阳光阅读,英语类的阳光嘉年华,体育类的阳光大课间等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努力培育“阳光德育”活动文化。德育就是育德,德育不应该简单地说教,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静待春暖花开。在“阳光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创造性地开展“阳光德育”活动,如每周“阳光T台”系列活动,开设声乐、健美操等6个专场,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参与,获得展现个性的机会;开展“阳光脸谱”活动,让孩子把最灿烂的笑容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展“阳光小课间”活动,让每一个班级自主选择充满童真和乐趣的小游戏,在延长到30分钟的课间里体验游戏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建设“四无”校园的目标,即“让校园没有一片人为垃圾,让校园没有一点人为破损,让校园没有一声大声喧哗,让校园没有一句粗话脏话”,变“大而空”的德育为具体的行为准则,让“阳光德育”散发无穷的魅力。
七、塑造校园“紫色——典雅·书香”景观文化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良的教学设施是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打造阳光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环节。学校以“紫色——典雅·书香”理念统领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功能室,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体现出浓郁的书香氛围。橱窗、牌匾、长廊更成了阳光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场、园、庭、廊处处散发着浓浓的阳光清香。除此之外,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创建“阳光班级”的重要内容,从教室布置到桌椅摆放,从风采展台到小小书柜,从班级黑板报到作品展示栏,课室不仅成了一个有形的“水泥盒子”,更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意的阵地。每一个学生都能乐在其中,享受阳光的人文熏陶,体验美好的合作生活。
教育永远肩负着文化迁移的使命,本文基于学校自身文化建设现状,结合阳光教育理念,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旨在让阳光文化在校园中落地生根,让校园生活变得越来越生机勃勃。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