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实现“三高”目标 打破产业界限
2017-12-05
主要工作及成效:
顶层设计。紧扣《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积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蔬菜生产保护区,编制《崇明区农业布局规划》《崇明绿色(有机)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崇明区设施农用地布局规划》《崇明区休闲农业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年崇明区林地建设专项规划》等相关农业规划。
调优结构。一是农业生产设施不断完善。建成53万亩高水平粮田和高标准农田,创建37家蔬菜标准园,完成15家畜禽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开展52家水产标准化养殖场改造。二是初步实现农林水一体化。农田灌溉保持率达到95%以上,节水灌溉工程覆盖率达到76%。三是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围绕优质稻米、特色果蔬、崇明白山羊和清水蟹四大主导产业,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8万亩,稳定蔬菜种植面积13.4万亩。
生态优先。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年初以来,制定了崇明绿色农业投入品准入标准和崇明水稻、蔬菜、林果绿色食品农药目录,筛选出67种适合崇明绿色食品生产的农药。二是优化农业生产环境。2017年底将全面实现绿肥取代“二麦”种植,化肥、农药亩均使用量已分别降至21、0.5公斤/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形成“稻田养鳖、稻蟹共生、林下食用菌、菜田蚯蚓黄鳝”等多种种养结合、循环相生模式。
品牌建设。一是筛选优良品种。“花优14” “秀水134”等逐渐成为崇明区水稻种植的主导品种。崇明白山羊、沙乌头猪、清水蟹等特色优质种源影响力日益凸显。二是加强品牌建设。目前全区共有上海市名牌产品10个、上海市著名商标11个、地理标志商标注册6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产品4个。
产业融合。一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涌现出明珠湖肉食品、绿晟冻干果蔬加工、立明粮油大米加工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大力推进生态绿道、生态廊道、生态水系、开心农场、特色小镇、田园生态综合体等“多旅融合”(多种旅游形态融合)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特色各异的开心农场、田园生态综合体和生态特色小镇,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农业一产连接二三产业)。三是加大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启动崇明蔬菜产销三年行动计划。
科技支撑。推进崇明生态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初步形成“1个展示中心+X个创新基地+Y个创业农场”的农业创新创业体系。
培育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博士农场、开心农场,着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由增量向提质转变。
存在问题:
农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议市人大督促市级部门牵头科研院校等单位加强指导,制定科研人员服务崇明的激励政策。
农业发展政策瓶颈亟待突破。建议强化对崇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支撑。
各项土地指标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建议市人大督促市级层面进一步加强指标衔接。
下阶段工作举措:
实现崇明农业“三高”目标:即“高科技”,要成为全市农业科创中心的主承载区;“高品质”,要体现崇明农产品是全市最好品质的特点;“高附加值”,要体现农业产值有限,价值无限。崇明农业将打破产业界限,延长农业产业链,挖掘农业的非食用农产品功能,实现农业产业的增值和农民的增收。
夯实农业工作基础。切实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产权制度改革两项任务。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搭建土地招商媒介。
规划农业空间布局。形成“2+2+1”农业布局,即港沿镇区域和崇明现代农业园区两个优质农业企业项目集聚区,港西镇北双村三湾公路和竖新镇仙桥村两个农业合作社集聚带,以及一个横沙标准农业产业园。
控制农业生产要素。一是严控农业投入品。二是加大农业土地统筹管理。三是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管控基础设施建设。控制低档农业大棚,布局高标準农业基础设施。着力提升中华鲟和鸟类保护基地的生态能力。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今年先行先试全面启动崇明大米线上线下营销战略,实现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
建立农业发展负面清单。开展对林业适种树种、优质果品、芦笋种植等方面的调研,科学确立绿色农业发展负面清单,在此基础上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打造智慧农业发展高地。启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调查。绘制一张崇明绿色农业发展家底图,编织一张崇明农业生产管理实时数据网,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能级。选取适宜区域,进行布局设计,试点打造样板区域,提升“花村” “花宅” “花溪”品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