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创”:高职生“双创”标杆的实现途径
2017-12-05陈昕
陈昕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下,高职生的“双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要求我们切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的成果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以国内外赛事为抓手,以培养训练团队、打造成功案例为途径,注重过程,“以赛促创”,树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新标杆。
当下,高职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因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其根本是把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挖掘出来,将知识变成能力,而这个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来获得。[1]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观念,并勇于实践,有了显著的成效,高职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被认可。以“以赛促创”培育和打造校地“双创”标杆,具体实现途径用以下两点来阐述。
一、组建团队、多方激励、以赛促创,全面培育高职生“双创”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对双创教育而言如同车之轮、鸟之翼。以竞赛为导向,将赛、创知识及环节等融入到实践体系中,实现以竞赛引导创新。[2]“以赛促创”能有效实现职业技能向创业技能的转化与融合。[3]
团队是创新工作的主要力量。团队能促进不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协作,这是创新中心所在。[4]共青团管理学生社团工作,通过社团的活动开展,可以发现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优秀学生,通过不同任务需求组建专业团队。依照上级部门的比赛项目、学校的创新创业培育项目制定多方面激励措施,让项目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激励。创新亦是带动就业的很好的途径。[5]同时,通过专业赛事磨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
(一)按照任务组建团队
高职校社团活动可以发现社团成员开展活动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等。每年学校都会接收到常规大赛和一些新生赛事的信息,学校也会以文件形式下发到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学校也会自设比赛、挖掘项目来检验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校团委作为参与赛事的组织者、双创培育的主要实施者,要明确工作任务,制定计划,按任务的属性分配给各个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组建团队。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专业、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的学科,[6]可以跨专业、跨学院组建团队。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系统、全面、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7]这就需要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按期进行项目训练、模拟比赛和模拟创业,在校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为地方做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
(二)依托项目多方激励
共青团作为学校职能部门,应对项目予以支持和激励,确保每个项目都有培育经费和过程性指导。永远不要低估“承认和赞许他人”所产生的力量。[8]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措施:第一,制定项目立项经费支持措施。每个项目根据不同的等级配套不同的经费。第二,在共青团工作测评体系中突出此类工作内容,将此类工作列入考核指标,激励二级学院的工作动力。第三,一些优质项目,给予参与学生学分奖励,可以互换素质教育类课程学分。第四,指导教师项目获奖可被评为社团或创新创业团队优秀导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认可。依托项目多方面激励和支持,大赛项目和双创培育才有时间和质量上的保障。
(三)择优推进以赛促创
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评估,打造优质项目并获奖,需在学校层面有遴选,择优分类、分层次组织专家指导。深化打磨这些优质项目,通过重点打造、专题研讨、模拟比赛,将优质项目打造成“精、尖”项目,使之具备冲击大奖机会。学生团队通过这个过程,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完成一个高质量项目的过程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瞄准项目、明晰路径、树立标杆,全力打造高职校“双优”名片
历史告诉我们,创新不会从统一的中央计划中产生。[9]学生是高职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主的高职院校要在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专业行业的发展实际来推进“双创”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高职校引领创新创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0]下面以2016年“挑战杯”系列赛事国赛获奖项目为例阐述。
(一)基于市场瞄准项目
2016年重点培育——徐州标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区域文化、打造品牌“管家”、进行多维度传播,获得江苏省“创青春”银奖,全国三等奖。江苏省是文化大省,巨大的人口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支撑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公司的建设迎合目前文创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较大,是一个高利润的绿色产业。据徐州市统计局数据,2015年徐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全市生产总值7%。从文化企业和产业结构看,徐州市的文化产业以文化用品的生产制作等文化制造业居多,处于产业链高端的文化服务业却相对薄弱。另外,本应属于徐州优势的汉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够,高端环节薄弱,缺少有效规划和市场推广手段。公司前期服务业务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高校,所以对该市场进行了分析。徐州地区有5所大学7所大专,大学生总人数约为21万。依靠国家政策,基于市场的SWOT分析,我们确立了培育项目,明晰了目标(表1)。
(二)背靠专业明晰路径
不具专业性与能力的设计经营者终究无法生存下来。[11]徐州标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依托设计学院、传媒学院设计专业学生组建团队,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参与混编团队。作为设计策划公司,设计理念是以“依托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为理念,开展图形创意、品牌推广、产品研发等工作,进行平面广告、创意设计、营销策划、文创产品研发、动态立体展示于一体的多维度品牌推广设计。公司的具体投入資金由团队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做出投入预算,包括一期投入和二期融资计划。团队利用项目空隙,开展文创产品、新产品研发,目前已有成型研发案例40余项。其中,可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可申报外观专利30余项。这些科研成果都有待于今后实现产品成果转化。通过3年努力,将公司的设计市场由徐州地区推广至淮海经济区,这是我们依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专业性来明晰项目培育路径和项目自身运行路径。endprint
(三)校地双向树立标杆
徐州标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培育时间3年,公司法人在大二时已在专业中崭露头角,专业课、协调能力都具备培育该项目的条件。通过交流、考核确定培育计划,注册公司。通过近两年的在校扶持培育,完成在校创业并且公司运转良好,同时解决低年级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的问题,服务学校的设计项目延展到其他在徐高校,公司业务得到拓展。项目负责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设计提案能力得到全方位锻炼,这个团队成为学校在校生学习的榜样,在校内树立起学习、创新创业的标杆。2015年6月毕业后,学校提供的公司办公场地可以继续使用两年,校方继续政策支持。公司的业绩说明,只要树立了高职生创新创业的典型,就可在地方树立起创业标杆。
参考文献:
谭海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创业创新教育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2):123-124.
郭道猛,周寅.基于赛创融合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福建电脑,2017,33(2):60-61+63.
姚平芳.工学结合、以赛促创、实训模拟、孵化生成——基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双创教育的实践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65-68.
Dean Tjosvold,等.团队组织模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48.
陈宏.电子商务课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业”的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2016,15(9):43-44.
钱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3):25-28.
邓柯.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5(11):122-124.
詹姆斯·库泽斯,等.领导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52.
汤姆·凯利,等.创新的艺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39.
宋平.“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16,35(4):146-149.
李妍珠.脫俗的设计经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5.
责任编辑:张 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