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于迎来一场,“去神棍化”的犯罪大戏

2017-12-05傅圆媛

南都娱乐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芬奇猎人罪犯

傅圆媛

提及“犯罪侧写师”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专业名词有些陌生,但仔细概述起他们的特质,恐怕观众又会倍感熟悉,他们正是那些以对犯罪手法、犯罪特征、犯罪现场等进行的分析,勾画出犯罪心态,从而锁定罪犯人种、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的专业刑侦人员。在荧幕上,他们被塑造为多个经典的犯罪心理大师,而荧幕之外,是的,他们的外号你一定更加亲切——这一角色形象被幽默地调侃为“神棍”。这一次,大卫·芬奇充分利用了剧集的空间,将时间线拉回了上世纪70年代,从这些侧写师的诞生为原点,描绘了一场场连环杀人案之间千丝万缕的心理联系,在这里,“神棍们”不再“神”,回归于在迷惘年代同样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普通人,一切也都打破了好莱坞素有的常规,这里没有英雄,万变就在瞬息间。

颠覆题材打破逻辑

状况百出的FBI靠“尬聊”也能破案?!

在执导了同题材的《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等封神影片之后,大卫·芬奇又带来了今秋最佳口碑剧《心灵猎人》,亲自下场操刀开头结尾关键四集,并监制全程。创作团队想要做到的,并非是跟进当下大热的犯罪悬疑题材,他们要大干一场的,就是在题材范围内来一次彻底的“颠覆”。

在犯罪悬疑剧井喷的当下,“连环杀戮”、“变态杀手”这些“套路”早已令观众屡见不鲜,拨开血腥迷雾的神探也因太“神”而不再“神奇”。正在這个观众频现“疲软”的节骨眼上,《心灵猎人》“返璞归真”,回到了犯罪侧写师刚刚诞生的时间节点上,开始探究起这些穷凶极恶的变态杀手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这些复杂心理的背后又具有怎样的社会学原理?在这一过程中,主创团“破旧立新”,万能的“神棍”不复存在,一切从“零”开始,破案不靠神一般的逻辑,而是以“尬聊”推陈出新。主角团也频陷窘境,却在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试行动中获取着碎片式的突破。但正因此,也恰到好处地引导观众一次次打破悬疑剧惯有逻辑,在屡思屡败中屡获新鲜感。

“慢”是观众对剧集节奏的观感。想必一路跟随着主角团不断收集点点收获的观众很难一下子便获得充满快意的满足感。在“去神棍化”与“求真”后,这里没有犯罪题材剧集常配的“单元剧”形式,更没有过于烧脑、惊悚的刺激感官,一个个案件悬而未决,所谓的真相也遍布残缺,但意外地,剧情却更加纷繁,各案间线索与收获开始相辅相成,罪犯们的心理逐渐被探讨出一套“体系”,案件内外的因果联系越发复杂,缓慢进程中突然了悟:原来最平凡、最接地气的悬疑也能如此过瘾。

文戏残暴人性灰色

“暗黑”的不仅有凶手,还有主角团

从剧集开端,《心灵猎人》就充满了上世纪70年代的基调,严肃、复杂、令人迷惘,却又恰到好处地带上了一丝和悬疑犯罪题材吻合的紧张氛围,在这个特殊年代里,一切沾染着后现代性,凶手犯罪的缘由是什么?为财、为色、为仇犯罪吗?不,没有理由就是最大的理由!在剧情发展中,罪犯“天生极恶”的观念一次次被挑战,种种行为的背后,弗洛伊德学派的童年体验观不断复现,杀戮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充满创伤的童年。

然而,也正是这些犹如生活中你我的他们,开始平静地阐述如何残暴地行凶、如何收获令人愉悦的快意时,隔着屏幕都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胆战!是的,没有过多凶案现场的血腥画面,也无需美剧最擅长的特效黑科技,单单凭借文戏,《心灵猎人》便已带来可观的残暴感,它直观地诠释了一个人们不愿面对的事实,人性,恰是往往游走在暧昧的灰色地带。

而同样“灰色”的不只凶手,这里没有美式偏爱的“英雄人物”,没有“非黑即白”的绝对道德论,主角团也无一幸免带着些许暗黑的因素。对“边缘人”本就不甚敏感的比尔因探案深入陷入了家庭危机,与妻子、养子隔阂渐深;代表着学院派的理性,学识渊博的女博士温蒂因协助探案越来越渴望掌握一切的感觉,也因女同身份的边界感让她越发敏感,与搭档分歧渐深;最严重的要属霍尔顿,过程中的短暂成就令他内心膨胀,渐失客观,为追逐成功失去理性,越理解罪犯,表现得则越像个罪犯。诚然,这种对人性与社会黑暗问题的冷峻审慎无疑具有大卫·芬奇素来的味道,只是这一次,在平静的铺叙映衬下,更让人心惊。

猜你喜欢

芬奇猎人罪犯
达·芬奇 下
达·芬奇睡眠法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
狡猾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