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常态课 研究真问题

2017-12-05姜涛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研修常态培训

姜涛

上课如吃饭。表演课历经千辛万苦的打磨,犹如餐馆里的特色菜肴,好吃但消费不起。普通老师的常态课就是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饭,经济而适用。做好家常小菜———研究常态课,从常态课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途径。

一、常态课堂中的尴尬

【片段】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买书的经历吗?(有)你去书店买书,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吗?

生:不要买错书;不要把书弄脏;要爱惜书。

师:不错,3月12日是我国第39个植树日。我们班不少同学冒着细雨去植树。为了表扬大家这种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老师到书店里购些书奖励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等着我们。

买书?植树?数学问题?老师你究竟想说什么呢?

师:(出示图片例题:每套14本,要买12套)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会有什么问题等着我们呢?猜一猜。

生1:12套书一共要多少钱?

生2:1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

生2:14×12。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算式应该这样列?

这样拗口的问题让学生一片寂静,但还是有神一样的学生听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生3:因为要买14套,每套12本,就是说有12个14本。

此时教师没有任何评价,继续追问:“就是让我们求?”学生疑惑:“难道我们答错了?要不然老师怎么还问求什么?”教师继续点名提问。

生4:有多少本书?

一个学生弱弱地回答,更改了上一个学生的答案。但教师听了未做评价,继续点名提问。

生5:就是求12个14是多少。

听到这个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再追问了,重复一遍并提问。

师:求12个14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老师,您这般提问是为什么呢?后来我们在议课时把这个现象提出来,老师回答“是因为开始答问的那个同学声音不洪亮,感觉不满意,所以继续重复提问”。难道只有这种引导方式?

师:刚刚我们得到的乘法算式,你还能口算出来吗?该怎么算呢,和小伙伴讨论讨论吧!

新知还未思考,立马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我试图参与帮助一组同学分析,才刚开始,老师就叫停了。学生会讨论出什么呢?帶着疑惑继续观课,最后的课堂效果验证了我的担忧。

二、常态课为何不常态

重难点无法突破,生成预设不足,教学语言随意,学生思维沉寂……这样的常态课不是个案,引发了我的思考:常态课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尴尬和冷场?常态课为什么会如此低效?

首先是教师的非专业化让常态课低效。通过与所有被听课的教师进行交流,我发现常态课低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授课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这些教师基本上都不是学数学专业,有许多都是任教其他学科后转岗教数学。这样一来,教师对教材的编排缺乏系统认识,无法预设学情,把握不准教材重难点,找不到突破重难点的办法,上课就跟着感觉走,使得常态课无法高效。

其次是研修培训的管理滞后让常态课低效。目前国家对教师培训的力度越来越大,从校本研修到县培、省培、国培,从现场培训到网络研修,从新教师的跟岗培训到骨干教师的高端培训,确实让极少数的教师成长起来。但培训师资的匮乏,使绝大部分教师的培训只能是网络研修。教师本身繁杂的工作、学校对培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培训经验的不足使得网络培训流于形式,偶尔一次的现场讲座给教师带来的冲击也只是昙花一现。这就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不能从研修培训中得到突破。

再次是教师职业倦怠感让常态课低效。由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不畅,加上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功利化的社会环境,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激情日渐消磨。有些教师教学几十年,固步自封,无学习,少交流,不反思。而学生在变,教师没变,离学生世界越来越远,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学水平随着教学时间呈负增长状态,这也是常态课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常研常改促常态见长效

常态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关注常态课,研究常态课,让常态课焕发生命力、提高效率,应围绕“三有”“三抓”实施创新。

1.有管理机制,抓点促面

常态课见长效的关键是学校领导要关注常态课,以校本研究为杠杆,形成科学合理的团队管理机制。团队管理原则是:(1)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分工合作明确,奖惩分明;(2)时时有事做,分阶段、分小主题进行研究;(3)搭建网络如QQ、微信平台交流学习。常态课是以促进每一位教师成长为目的的家常课,要抓点促面。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学校可以按学段把教师分为高、中、低三段;按专业水平分为入门型、经验型、专业型三类,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师的常态课,组织大家进行观课议课,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聚焦问题,促进更多教师进行思考。

2.有研修主题,抓研促思

要使常态课见长效,关键要以校本研修或课题为杠杆,围绕主题展开研究。要研究老师们课堂上实实在在的问题,互听互议互促,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这样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有平台可以交流,在相互学习中引发思考,在观摩同事的课堂中促进自我反思。正如有老师戏说,“在这样的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在奔跑,总感觉有人拿着鞭子在赶你!”是的,把外在压力变成内在动力,让思考成为常态,课堂一定会高效!

3.有专业引领,抓实促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的成长需要有专业的引领者,能把教师领上专业成长的道路,抓实常态研究,促进课堂创新。实体现在找准实在问题,抓实教师议课,落实教学反思。新体现在管理理念新,方法指导新,评价方法新。本着为教师服务,引领教师发展,平等合作,共同进步的宗旨管理团队,带着目的去观课,能让我们更容易找到观察课堂的切入点,更敏锐地捕捉到课堂中的问题。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进行议课,就突出问题进行诊断,寻找解决办法,积极地献言献策,有利于打破教师被动参与的状况。评价方法新是指放手让教师根据管理条例自主管理评价,一方面可以提高常态课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给优秀教师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变被你管为我主管。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回归常态课,研究真问题,可以让老师在教研路上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慈利县零阳镇一完小)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修常态培训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