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讲中”视角下的《京华烟云》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王 菲

影视文学

“对外讲中”视角下的《京华烟云》

王 菲

由于众多因素,林语堂的文化视角是比较复杂的,不能够一概而论。他其实并不是单纯站在东方看西方或者站在西方看东方,他的视角是两者混合的产物。《京华烟云》在某种程度上是正是迎合了西方读者对未曾探寻的东方以及难以接近的中国人的好奇心。

对外讲中 京华烟云 文化身份 林语堂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直以来深受中外研究者们的青睐。这不仅因为它是以英语作为叙事语言的小说,更因为它是一部以独特视角向外国读者讲述中国文化的巨著。作者用细腻又真实的笔触清晰完整地描绘了1900年至1938年间的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旧文化的激烈冲撞、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和谐共处、上流社会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为渴望了解中国的西方读者展开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集的画卷。

在西方文化的研究体系中,身份与身份认同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它指的是个人和某种文化的认同。在研究林语堂“对外讲中”的活动中,除了应该关注他的社会身份之外,更要关注他的文化身份。

林语堂特殊的文化身份在他的写作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让他肩负起文化使者的特殊使命。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在东西方文化冲撞之中,在家国之恋的回首之中,在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过程中,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值得我们去厘清和探寻。所谓丰富的人生阅历造就传奇的文学作品,本书的写作不仅仅来源于林语堂在巴黎时想象中和回忆里的故国,更是他经历过的千山万水所成就的。他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回归传统文化”,“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以西方视角来选择文化”。

严格说来,林语堂的文化视角是比较复杂的,不能够一概而论。他其实并不是单纯站在中国(东方)看西方或者站在西方看古老祖国(东方),他的视角是两者混合的产物。后殖民理论学者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能够较为清楚地解释林语堂的视角问题。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之所以能将“中国形象”公正、客观而全面地描述出来,与他在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语境中建构的独特文化身份有关。

“对外讲中”,通俗地解释就是,对外国人(主要指欧美西方人)来言说中国。相对而言,“对中讲外”是以中文为讲述语言,向中国人介绍外国文化为特色的翻译或者写作活动。从洋务运动兴起,改革派的领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之后,学习西方正式拉开了序幕。在文学领域,自严复的《天演论》伊始,“对中讲外”的活动络绎不绝,从文章著述到开办学堂传道授业,无须赘述。在讲述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近现代中国始终以一个“东亚病夫”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人(欧美西方人)面前,与辉煌古国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庄敬自强,如何救亡图存是横贯在有良知的中国学人心中的结。知识分子们往往采用向国人译介理论知识等方式来进行“对中讲外”的活动,在文本的传递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传达西方的文化或者价值。

作为一名自由主义作家,那个时代赋予林语堂最大的两项任务就是“对外讲中”和“对中讲外”。在进行后者活动的过程中,他是优秀的文化传入者;在进行前者的过程中,他是低眉细语的文化输出者,虽然自信但是思想仍旧偏向保守。他通过《京华烟云》向西方介绍了一个保守低调又美丽哀婉的中华古国。

从内容上来看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故事。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中国从“闭关锁国”的神秘东方到为西方世界所关注的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西方对中国的好奇心(或者是猎奇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林语堂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就充当起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天赋加上勤奋,林语堂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京华烟云》的引言中就提及:该小说并非是在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做辩解,也并非如同黑幕小说一般,是为了揭露其弱点而存在。它并非是对旧传统的批判,也并非是对新模式的称赞,它只是一个故事,讲述当代的男女如何成长、如何接受教育、如何相互依赖,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恨情仇、宽恕和原谅,某种生活和思想理念的成因,特别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适应生活的方式。

这段序文也隐隐约约又真真切切地透露了林语堂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他想通过自己笔下这些在古老中国发生的故事,塑造姚木兰、姚莫愁等异国人物形象,给西方读者树立起对中国的初步印象。通过传播中国古典的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来展示“中国形象”。不可否认的是,《京华烟云》在欧美取得相当不俗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正是迎合了西方读者对未曾探寻的东方以及难以接近的中国人的好奇心。即使当时尚未有接受美学的概念出现,作者已经能意识到读者在文学活动中起到的巨大的作用,愿意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读者做出适当的“妥协”。在此之前,西方读者对中华大地只有感性的想象,大多数人的想象内容还停留在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对中国遍地是黄金的描述林语堂作为一位文化传教士,用娴熟优美又便于理解的英文如同画卷一般把旧时京华,展现给西方人看。小说的叙述结构也与西方近代小说的要求相适应,故事结构清晰,情节连贯,让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对于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更易理解。在中国文化的传播与输出方面,Moment in Peking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是其现实价值之所在。

[1]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3).

[2]施萍.回归,审视,选择——论林语堂德的文化观[J].江苏社会科学,2001(2).

[3]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卷京华烟云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系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3162015015)。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京华烟云
红色京华
“雅集京华·诗会百家”全国第二届百家诗会征稿启事
烟云几许著苍山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京华清明记忆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茶山烟云
烟云